广东煤系地层公路边坡病害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

时间:2022-10-15 12:59:18

广东煤系地层公路边坡病害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

摘要: 本文以京珠北高速K18+170~+275边坡为例,通过位移监测、理论分析、工程类比等方法对广东煤系地层的特点及病害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煤系地层高边坡病害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经验。

关键词: 路堑高边坡;煤系地层;病害机理;防治对策;动态监测

中图分类号:TU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070-03

0 引言

煤系地层包括炭质泥岩、炭质页岩、含炭质粉砂岩等。煤系地层的岩性较为复杂,其公路边坡需要对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设计与施工相互补充,根据现场开挖及工程地质调查及时对设计内容进行调整。我国在煤系地层边坡的研究较少,但仍有了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京港澳高速是我国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其粤境北段(京珠北)分布较多煤系地层,运营期间出现了煤系地层边坡的严重滑坡事故。本文结合京珠北高速K18+170~+275边坡,利用位移测量、理论分析、工程类比等方法分析研究其病害机理及防治对策,以期对广东省煤系地层公路边坡防治提供参考。

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1.1 地形地貌 该路堑位于管埠高架桥与双桥大桥之间,属低山丘陵区,地面较为平缓,自然坡度15~25°,地面高程225.0~259.0m,顺坡向小冲沟发育,路堑区坡面植被发育。路堑开挖区基岩。线路以直线形式通过,该左侧路堑为四级坡,线路走向176°,坡向266°,坡高约20m(见图1)。

1.2 地层岩性 本区位于碳酸盐岩与碎屑岩过渡地带。根据检查井开挖揭露,表层0~5.2m为坡残积粉质粘土(Q4dl+el):褐黄色,硬塑,粘性较强。5.2~14.2m为石炭系(C)炭质灰岩夹炭质页岩:炭质灰岩为强~弱风化,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见钙质充填,岩质硬、脆,岩芯呈碎块状;炭质页岩由泥质、炭质组成,岩石极软,浸水易软化,岩石呈碎屑状。14.2~18.0m为泥质细砂岩:强风化,裂隙发育,泥质充填。

1.3 地质构造 本区位于新华夏系北东向罗家渡断裂带附近,分布地层为石炭系(C)炭质灰岩、页岩、砂岩,岩层呈单斜状,分布较有规律,变化较小,产状280~300°∠ 25~40°,在炭质灰岩中发育120°∠60°、180°∠80°、240°∠ 80°三组节理,间距0.5~1.0m,裂隙中粘土和石英岩脉充填,在页岩、砂岩互层区发育50°∠70°、120°∠70°二组节理,间距0.1~0.3m,岩体破碎,全~强风化。

1.4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经地质勘探揭示,均无地下水。但是随着土体及岩体全强风化层深度增加,含水量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土体与炭质灰岩接触带和炭质灰岩与砂、页岩过渡带,土体及风化层均为软塑状土,对边坡工程稳定不利。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雨,雨季地表水均沿坡面排泄,边坡土体有一定的渗透能力。2009年8月雨季调查时,在一级挡墙多处泄水孔见地下水出露,部分泄水孔水量较大。

2 病害机理分析

2.1 边坡原设计情况(见图2、3) K18+170~+225段第1级坡率1:0.25,采用C15片石砼挡土墙,高6.5m;第2级1:1.25,采用浆砌片石护面,高5.5m;第3级1:1.5,采用浆砌片石护面,高8m。K18+177~+225段一级平台设9根抗滑桩,桩径1.5×2.0m,水平方向间距6.0m,桩长12m;K18+194~+220段堑顶设6根抗滑桩,桩径2.0×3.0m,桩长28.0m,水平方向间距6.5m,与线路方向夹角23°。2006年4月和2007年10月,由于边坡变形严重,在K18+180~+210段二级以上坡面或平台采用钢花管注浆,坡面重新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在2007年10月注浆后,边坡位移较小。

K18+225~+275段边坡一级坡为C15片石砼挡土墙,高6.5m,二级坡采用护面墙,高5.5m,三级坡采用边坡渗沟+骨架植草防护(后期)。

2.2 边坡病害情况

2.2.1 深孔位移监测 该边坡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了一个监测断面K18+194(见图2中1-1断面),其走向为281°,与线路走向夹角为105°。运营期间此边坡曾发生多次滑坍,2006年3月中旬和2007年11月采用钢花管注浆进行加固。至2010年10月,三级坡(K3钻孔)1m深度位置最大累计位移为107.9mm,较2009年11月(97.1mm)增加了10.8mm。二级坡(K2深孔)累计位移观测值为215.99mm,2009年7月0~4m深度位置累计位移观测值为195.97mm,较2009年7月份增加了20.02mm。

通过位移监测得知(见图4、5),该边坡三级坡的滑动面深度分别在7.5m和13.5m附近;二级坡滑动面深度在4m和10m附近。

位于高速公路路基右侧(检查站山侧挡墙顶)的K1测斜孔在2010年度整个监测时间内总累计位移增加了2.0mm,其中2010年暴雨影响期间增加为1.5mm,位移量较小(见图6)。位于坡顶的K4钻孔在2010年1月18日现场监测时已被泥沙堵塞,无法进行监测,但K4的整移量较小。

2.2.2 地表位移监测 在边坡设置坡面位移观测点,C1、C2布置于三级坡面,B2、B3布置于二级坡面。由已测得数据(见图7)可知,2006年度施工阶段坡面滑移量增长较快;2006年底至2007年3月,坡面滑移量较小基本稳定;2007年3月至10月坡面变形增长较快,采取钢花管注浆,坡面重新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后,坡面基本稳定(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而2010年4月后降雨影响使坡面再度发生滑移,速率较快。

2.2.3 监测数据分析 根据地表位移和深孔位移监测资料,在2010年雨季后,上排桩以下部位出现滑动变形迹象,三级坡(K3钻孔)累计位移较2009年11月增加了10.8mm。二级坡(K2深孔)累计位移较2009年11月份增加了20.02mm。三级坡(C1、C2)地表累计位移较2009年11月分别增加44mm、32mm,二级坡(B2、B3)地表累计位移较2009年11月增加77mm、46mm。四级坡(K4)和路基靠河侧(K1)位移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监测资料表明由于受2010年雨季的强降雨影响,上排桩以下的一~三级边坡仍在继续滑动。边坡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2.3 变形原因分析 ①边坡岩层呈顺坡向,产状为230~242°∠15~23°(坡向266°)结构面控制主滑面,产状为245~285°∠59~66°(坡向266°)结构面控制滑坡后缘;②坡体粘土层较厚,含水量55%以上,下伏地层为“劣煤层”泥炭质页岩与灰岩互层,劣煤层岩性软弱,多见滑动镜面,遇水易软化并降低其强度;③地下水位较高,砂岩、灰岩(破碎)透水,页岩隔水,且有多个含水层,孔隙水压力较大。

下排桩嵌岩段较短,且位于炭质页岩夹砂岩地层中,岩性差,锚固力不足,随着地质条件的不断恶化,形成沿炭质页岩与细砂岩、炭质页岩与灰岩交界面的多层滑动。这在深孔位移监测资料得到验证。

根据以上病害调查和稳定性分析,该边坡的岩体结构类型为顺坡层状边坡,其滑动破坏模式为完全平面式顺层多层滑动。

3 防治对策(见图2、3)

3.1 坡形坡率 维持原坡形坡率。

3.2 支挡工程 ①在K18+185.8~+267段二级坡中部设一排抗滑桩,桩编号分别为B1~B8、C1~C6,共设14根抗滑桩。B1~B8桩径为2.5×2.2m,桩中心间距6.0m,其中B1~B5桩长25.0m,B6~B8桩长23.0m;C1~C6桩径为2.2×1.8m,桩中心间距6.0m,C1~C3桩长21.0m,C4~C6桩长19.0m。桩的嵌岩深度应根据实际开挖地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②修复开挖抗滑桩时所破坏的护面墙。

3.3 排水措施 ①在K18+218附近三级平台新设一个集水井,集水井直径4.0m,深20m,集水井与正在施工的检查井和排水盲洞采用4根DN125PVC管(倾斜度5%)相接,长度分别为18.0m、19.5m;集水井四周放射性设3排Φ110斜向集水孔(仰角5~10°),靠山侧设5根深20.0m集水孔,靠河侧设5根深15.0m排水孔,共设30根;集水井底部设9根Φ130竖向集水孔,每孔深10.0m。②在一级挡墙渗水严重地带,动态设置Φ110仰斜排水孔(仰角5~10°)(内插Φ80软式透水管)20孔,每孔深25.0m,沿线路方向间距3.0m。

4 结论

①广东煤系地层干燥时处于较坚硬状态,强度较高;遇水后极易软化,强度大幅降低,极易发生边坡病害。②针对广东煤系地层,主要以支挡为主,并辅以坡面防护,防止地表水下渗;而地下排水工程的目的是截断地下水对煤系地层的补给,防止地层软化,是煤系地层边坡病害的根治措施。

参考文献:

[1]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2]杨航宇,颜志平,等.公路边坡防护与治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李敏,秦小林.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病害防治措施设计[J],路基工程,2005,118(1):72-74.

[4]刘伟.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加固处理[J].公路交通技术,2004,(5):15-18.

[5]姜静,江晓霞.广清高速公路煤系土路堑边坡设计[J].中外公路,2005,25(5):27-29.

上一篇:建构视阀下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石化分析 下一篇:关于广州电子化招投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