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风格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14 10:07:43

认知风格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海量增加,关于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研究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行为研究者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者不断探索网络用户的交互搜索行为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信息搜索,而认知风格作为用户个体差异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成为众多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方向。本文在纵览国内外基于认知风格视角下的信息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认知风格;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上世纪70年代,多位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讨了场依存-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影响,对信息系统交互设计的影响等(Grochow J., 1973, Bariff M. L, 1977, Benbasat I., 1978, Zmud R. W., 1979)。认知风格理论的提出为信息科学研究个体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撑,以认知风格作为个体差异变量的信息行为研究正成为信息科学领域中重要方向。

一、国外基于认知风格的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学者在认知风格与在线学习、网络搜索、导航模式、超媒体学习系统、数字图书馆使用、网页浏览模式、主题目录组织等方面的研究深入且持久、科学且严谨。

Harrison A .W.(1992)研究了计算机终端用户熟练度的个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革新者认知风格类型的用户会具有更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水平。Ford N(1994)等发现认知风格和在线搜索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场依存者,场独立者会根据搜索的结果调整搜索策略。Ford N 和他的研究团队并没有就此停止认知风格在信息科学领域研究的步伐,随后的十多年他们陆续探究了不同认知风格的用户在访问数据库、超文本导航、在线学习等环境下的信息搜索行为的一系列表现。Leader L.F(1996)等调查了在超媒体数据库搜索中,搜索工具和认知风格对搜索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查找和图形搜索方面,场独立者明显比场依存者的表现好。Moss N(1999)等基于定量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认知风格对网络搜索策略的影响。Wang P与同事(1998;2000)对认知风格以及网络检索者的情感状态发生了兴趣。该研究基于库尔梭(Kuhlthau)提出的许多检索者形成了一种综合心智模型,以适用于所有网络检索系统。Kim K.S(2000)以48名本科学生为被试,研究了认知风格和搜索经验(新手和有经验)对搜索能力的影响。Graff M(2005)等探讨了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者在网页浏览策略时所表现的差异,研究发现,表象型用户访问网页习惯于按网页之间的关系结构线索访问,而言语型用户则习惯于按层次结果线索访问。Chen S. Y(2008)利用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图书馆目录研究了不同认知风格(场独立-场依存、言语-表象型)的用户的信息行为。Chen S. Y(2011)等利用数据挖掘特别是聚类技术探究了不同认知风格的用户的信息行为,研究发现,场独立认知风格用户习惯于使用字母索引,而场依存用户习惯使用分层的图形导航模式,这样的学习模式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场依存者。Yuan X.J.(2011)利用知识领域的信息可视化系统来研究用户的认知风格对信息搜寻任务绩效的影响,该实证中十六个研究生参加了用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认知风格是研究信息科学和人机交互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方面的研究对信息系统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评价指标。Salarian M(2012)研究了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信息系统专业的50名研究生的认知风格和信息搜索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认知风格与信息搜寻行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Kinley K(2012,2014)等招募了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的学生、学者和工作人员共5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整体-分析型和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者在完成不同类型任务时的信息搜索特征,并探讨了认知风格对网络搜索行为过程的影响。Ledziska M (2014)等研究了冲动-思虑型认知风格对在线搜索任务的影响,结果显示,冲动-思虑型认知风格这个变量对搜索任务的解释率达到82%。

综上所述,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且形成了大量的研究团队,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研究部的Nigel Ford & Amanda Spink研究团队、英国布鲁内尔大学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学院的Sherry Y. Chen研究团队等,这些研究团队尤其是英国的两个团队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认知风格与信息行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基于认知风格的信息行为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国内基于认知风格的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国内认知风格与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知风格与导航绩效、导航迷失、超文本阅读、搜索绩效、Web目录检索界面、数据库检索策略、搜索时间、查询次数、网络页面复杂度、标题链接、信息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毕强等(2003)对超文本信息环境用户认知活动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他归纳了场依存和场独立认知风格用户在超文本信息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周荣刚(2003)考察了背景信息导航帮助和认知风格对超文本使用中导航绩效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张智君(2004)在通过实验研究了三种导航情境下,用户的搜索绩效的差异。江程铭(2004)以中文阅读内容为实验材料,考察文本结构和个体认知风格对网上信息搜索绩效的影响。李晶(2007)讨论了三组认知风格(自我中心和环境中心、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言语序列优势和视空间优势)对导航的影响。张艳(2007)由认知风格实验结果得到不同风格类型的用户对不同信息呈现方式的反应,提出分别针对四种认知风格用户的手机信息架构设计准则。盖敏慧(2008)、甘利人(2008)以旅游网站为例,通过实验验证了用户迷失受到导航设计优劣和认知风格两方面的影响,且这两方面对用户迷失均有显著影响。柯青(2009,2011)认为不同认知风格用户对检索记录的排序方式、检索结果的内容安排、目录结构、屏幕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偏好。邓小昭(2010)提出影响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中用户个体因素包括认知风格,但未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冯颖(2011)以大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从检索策略得分看,场独立型的人学习效果更好;从学会者的数量来看,场依存型的人学会的比例更高,而场独立型的人更善于从自身过去的经验总结分析;从选择的界面来看,场独立型的人更加理性化。孙在全(2011)认为影响检索行为的认知因素主要有用户的认知风格、认知能力、知识和经验、情感等,未进行相关实证研究。许红敏(2011)主要考察场独立-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和空间能力这两类相关的个体差异对网络搜索行为的影响效应。蒋玮(2012)、叶俊杰(2012)构建了消费者的认知风格与页面驮佣绕好间的关系模型,以典型网站的商品展示页面为研究环境,结果发现,不同认知风格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页面复杂度偏好,而页面风格、网络熟悉程度和购物经验会影响认知风格的效应。陈伟(2012)提出场依存性这种认知方式的差异会影响信息搜寻效果,两种认知风格划分对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直接产生影响。任晓远(2013)通过实验发现,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对标题链接的使用情况不同,不同认知风格被试在超文本阅读加工过程中存在学科偏好的现象。

综上所述,国内基于认知风格的信息行为研究开展时间比较晚,与国外相比,晚了近30年,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认知风格理论的产生主要在美国和英国。国内对个体认知风格的分类还仅仅局限在场独立-场依存型,而场独立-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测量有其局限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比起国外基于认知风格的信息行为研究,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似乎才刚刚起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研究的历史来看,国外早在上世纪70年代还未有互联网普及时就开始研究认知风格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人机交互关系,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始于21世纪,落后了30年。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说,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学者在认知风格与在线学习、网络搜索、导航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深入且持久。从研究的主导团队来说,国外长期的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团队,这些研究团队尤其是英国的两个团队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认知风格与信息行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基于认知风格的信息行为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来自心理学领域,极少量的来自信息科学领域。

参考文献:

[1]Grochow J. Cognitive style as a factor in the design of interactive decision-support systems [D]. Massachusetts :MIT, 1973.

[2]Riding R, Cheema I. Cognitive styles―an overview and integration [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1, 11(3-4):193-215.

[3]李力红,著.认知风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3.

[4]柯青,王秀峰.认知风格与信息搜寻行为整合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 34(4): 35-39.

[5]谢虹著,夏立新,黄科舫,等,译.数字化环境下交互式信息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43.

上一篇:关于《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初探 下一篇: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与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