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可穿戴设备商业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20 12:52:32

宠物可穿戴设备商业模式研究

摘要:可穿戴设备飞速发展引发出同质化竞争,此时垂直领域的宠物可穿戴设备市场受到广泛关注。作为新兴技术在宠物细分领域的应用,普通消费者对于宠物可穿戴设备的评价不一,认可程度变化较大。目前尚无针对宠物可穿戴设备商业模式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宠物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研究结果对宠物可穿戴设备产品定位及推广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宠物可穿戴设备;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TN8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引言

2013被誉为可穿戴设备的元年[1]。这期间Google推出智能眼镜Google Glass,Google智能眼镜的预示着可穿戴设备的黄金时代终于到来[2]。2014年上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超600万部,并将以78%的复合年增长率激增[3]。虽然在数量上还无法比拟智能手机,但可穿戴设备俨然已经引发科技公司、和设备制造商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在可穿戴设备受到业界追捧的同时,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依然没有完全打开。很多消费者出于新鲜感而购买可穿戴设备,设备本身的功能没有真正抓住用户的刚需[4]。在这种投资者热情高涨市场反应冷淡的情况下,宠物可穿戴设备垂直市场显示出巨大的商机。根据易观智库的《中国互联网宠物服务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在2014年,中国宠物市场的规模达到1058亿人民币,十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59.5%,2014年全国宠物数量超过1.5亿只[5]。学术方面,专门针对宠物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研究少,难以找到权威、全面的研究论文或报告。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宠物可穿戴设备为研究对象,探究宠物可穿戴设备商业模式,研究成果对宠物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定位和推广有指导意义。

一、可穿戴设备及宠物可穿戴设备定义

可穿戴设备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发展结合的产物。可穿戴设备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6],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发展1994年Steve Mann研制出一个可以无线上网的头戴式摄像机,有点类似与今天的Google Glass。因此Steve Mann也被称作可穿戴设备的鼻祖[7]。他在1998年发表的《可穿戴计算机的定义》(definition of“wearable computer”)的著作中对可穿戴设备下了如下定义:“A wearable computer is a computer that is subsumed into the personal space of the user, controlled by the user, and has both operational and interactional constancy, i.e. is always on and always accessible.” [8]

“可穿戴设备是由用户个人身体穿戴的计算机设备,它受用户控制,运作和交互是持续运行并且可以持续获取信息。” [9]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接入移动互联网后新增了云端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显示等功能,可穿戴设备也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宠物可穿戴设备是可穿戴设备在垂直市场的新应用。由此可以总结宠物可穿戴设备的定义:宠物可穿戴设备是可穿戴设备的一种,它是给宠物使用的一种便携式设备,不仅包括硬件设备,更包括了通过软件数据的计算、存储、交互、输出等各项功能。

二、宠物可穿戴设备分类及特点

宠物可穿戴设备作为可穿戴设备在宠物垂直领域的应用,是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同质化困境中做出的差异化的竞争选择。一方面,在技术和设计上可穿戴设备都在人的领域e累了经验,为宠物领域的应用提供可行的借鉴。比如:GPS定位技术、计步、卡路里消耗等技术在人类使用的设备上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设计上的可穿戴设备在给人使用的领域产生了眼镜、手表、手环、服饰等多种应用形式[10]。另一方面,宠物领域不受资本寒冬影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宠物行业的规模已经接近300亿元,2015年规模已达到500亿元,同时保持着30%以上的高速增长。据估算,未来的宠物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广阔的市场前景,催生了宠物可穿戴设备的诞生。

目前宠物领域的可穿戴设备主要通过把移动互联网、专家系统、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结合起来给宠物和主人提供服务。

三、宠物可穿戴设备商业模式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宠物可穿戴设备企业开始将设备接入移动互联网,使收集到的数据得到更好的利用。一般来说宠物可穿戴设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用于收集基础数据的硬件。第二部分是与之相配套的手机APP,用户可以在APP上随时查看数据和使用一些附加功能如:商城、社区、百科等。第三部分是数据云存储平台。有了这三部分可穿戴设备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形成一个使用闭环,其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可以演化出以下五种模式:低成本硬件销售模式、O2O平台佣金模式、宠物商城模式、大数据服务模式、宠物社交加精准广告模式。而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进入期到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宠物可穿戴设备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一种或者几种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浩.可穿戴计算机信息捕获及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8.

[2]何源.Google Glass引爆可穿戴设备时代[J].南方企业家,2013(8):81-81.

[3]李颖.面向可穿戴设备的软件开发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4,(11):131-131.

[4]宋博林.可穿戴设备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概述[J].硅谷,2014(8):9-9.

[5]易观智库.中国互联网宠物服务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R].北京:易观智库,2015.

[6]张红.穿戴式产品的概念开发及提案[D].上海:东华大学,2007.

[7]王玉洁,姚允聪,王怀威等.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及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J].北京农学报,2005,20(3):77-78.

[8]徐迎阳.可穿戴设备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现代电信科技,2014,8(4):74-75.

[9]杨泽,杨旭.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2014-12-23.

[10]孙梦露.宠物生活也智慧[J].上海信息化,2014(3):67-68.

上一篇:浅谈“80后”班主任如何管理 “90后”学生 下一篇:浅析“营改增”的影响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