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中的超常搭配

时间:2022-10-14 04:33:22

作文语言中的超常搭配

随手翻开一本《读者》(2013年第17期),随处可见这样的标题,“在心里点一盏小灯”“光阴的故事里,你是最刻骨的那一篇”“喜宴的江湖”,作者有意把两个不相干的词语糅合在一起,让灯“在心上点亮”,让人“成为岁月中的一篇故事”,让“江湖的是是非非进入宴请之中”,既丰富了句子的内涵,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创设了一种阅读体验,我们把这种语言现象叫做超常搭配。

超常搭配是在遵从语言运用规律的情况下,为了一定的表达需要而故意超常越格的一种变异手段,它是语言变异美的一种表现,是语言艺术化的体现。当代诗人胡玫在她的诗歌《心之帆》中写道:“篱笆深深的小院,我阅读一天星辰,不知谁来阅读我。”诗中的“阅读”的语义起了变化,前一个“阅读”似乎可以用“仰望”代替,后一个“阅读”似乎可以换上“看望”,换上去,固然成了一种符合习惯的正常搭配,然而诗味大减,缺少原文的含蓄与娟秀。原文的诗味是哪儿来的呢?就是通过超常搭配使搭配项的语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又如2009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站在老屋的门口》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阅卷老师都认为这句话虽叙平常物,却抒出了不一般的情。“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此时的“岁月”就有了特定的含义,既道出了历史的久远,又把人带入了无尽的遐想与思念。现在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占10分,《考试说明》作文发展等级中对语言有要求,那就是有文采,注重作文语言的锤炼,在写作中恰当运用超常搭配,可达到语言的艺术化的效果。

作文语言出彩的方式多样,可从内容入手,也可从形式着笔。超常搭配主要是在形式上利用语言的巧妙组合达到一种艺术效果,从而丰富文章内容。

妙用修辞是超常搭配常用的手段。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这是因为修辞是最能增加文章表达效果的表现手法之一。“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草笑了”,本身是不可能的,在这里却借助超常搭配,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那滩草”的迷人景象。2013年河南一高考满分作文《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中写道:“勇气是风,经验是帆,技术是橹,事业是船,让勇气的风吹着经验丰富的帆,让我们摇动技术的大橹,推动事业的航船,驶向理想之花绽放的那个地方。”这一考生采用比喻论证,恰当形象地说出了“风”“帆”“橹”“船”四者的关系,突出勇气的重要,又为文章增添了一份文采,这其实就是语言超常搭配的魅力。

巧用词语是超常搭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现,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青花瓷》中这样写道:“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三个“惹”字,字相同,意却相异,三个相同的字,却写出三段不同的场面,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思绪。作家迟子建《萤火一万年》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待我发现已经摆脱了背后的灯火和人语时,一片星月下的竹林接纳了我。它在经过我眼前时骤然一亮,将我眸子里的阴郁剥落了一层。”作者不说是亮光点燃心中的希望,而说眼中的阴郁被亮光剥落了,意蕴丰富又催人遐想。2013年江苏一高考满分作文《请别打扰她》中写道:“在长安,又是谁在雨打芭蕉的夜晚,在小巷深处,点着一盏油灯,在纸上勾勒出自己的心声。这心声化为一曲浅唱,化为一丝梦呓,化为小巷解不开的梦乡。”这位考生用“勾勒”引出“心声”,用“化为”修饰“浅唱”‘梦呓’“梦乡”,深情描绘出一幅独坐窗前、把着灯儿、轻弹琵琶的女子模样,而这优美景象的展现,正是运用词语的超常搭配实现的。

实际上,超常搭配在作文中的运用,不仅仅指词语的变换与组合,有时候句子与句子之间也能灵活使用,达到不一般的效果。高明的考生不会只注重一种句式的运用,单一地形成排比,而是在语句中注重长句与短句的搭配,看似超常,其实读起来却另一种气势,时而舒缓,时而紧促,时而低沉迂回,时而激越澎湃,这样,又怎能不抓住阅卷老师的心呢?云南一考生满分作文《渡人,渡人》是这样开头的:“一叶扁舟,一支桨,渡过哗哗的流水,也渡过了站在船上的人;一抹夕阳,一片彩霞,带走了炽热的阳光,也融进了深深的思念;一生慷慨,一段情,送走了无数颗心的温暖,有人回头了,有人却在回避。”这里,开头一段用三个长句,每个长句由多个短句构成,这样长短句相结合,看似整散相间,却灵活搭配,组成一组整齐的排比句,颇具个性特色。

梁启超说:“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它令它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感’里头,在若干期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正如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所说的“浓黑的悲凉”,有的看似不合理的搭配,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用颜色来修饰心情,倍添几份悲情,倍增几份愤意。

林勇,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枣阳。责任编校:老 猛

上一篇:初中作文作后指导之动因与策略 下一篇:《进学解》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