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14 04:14:48

广东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现状分析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广东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现状,进一步对其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多方面发现广东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优势虽然明显,但其融资现状堪忧,主要表现为严重依赖内源性融资、直接融资成本太高、民间信贷盛行等方面。

【关键词】 广东 中小型 民营企业 融资难

政策环境的局限和民营企业的自身弱点阻碍了多数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各种制约因素中,尤为突出的是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融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广东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现状

广东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位置,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7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单位347.5万户,同比增长13.6%,其中私营企业62.3万户,同比增长12.9%,个体工商户280.7万户,同比增长14.2%;从业人数1926.9万人,同比增长7.8%。2007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实现增加值13216.2亿元,同比增长14.3%;上缴税金1775.7亿元,同比增长25.6%;完成出口总额667.1亿美元,同比增长36.1%,进口总额324.8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在广东省某些地区,民营经济已占当地经济总量的70%以上,纳税额已占当地税收的近一半。

近几年来,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民营经济单位大幅增加,规模增大。到2007年底,全省有个体私营企业347.5万户,比2002年末增加了73.9%,其中个体工商户280.7万户,比2002年末增加了59.5%,私营企业62.3万户,比2002年末增加了138%。民营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在广东省历年公布的工业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50户企业中,华为、美的、格兰仕、科龙等著名民营企业连续多年榜上有名。

二是民营经济生产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完成增加值13216.2亿元,增长14.3%;出口总额667.1亿美元,增长36.1%;进口总额324.8亿美元,增长27.1%;均略高于同期全省的相应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发展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私营企业出口增速维持高位,作用不断增大。到2004年底,广东省申领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达27337家,占全省内资进出口企业总数的83.5%,占全国民营进出口企业的28.7%。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额从1999年的3.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992亿美元,五年增长近300倍,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0.2%提高到10.0%以上。广东省民营企业出口呈现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主,以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为主和以珠三角地区出口为主的“四个为主”发展趋势。

四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区域经济凸现。目前,在广东省1500多个建制镇中,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300多个,其中超过20亿元的有120多个;产业集群特点比较明显的区域有130多个,其中大企业近2000家,年交易额近200亿元。不少产业集群在国内已具有相当市场控制力,如佛山大沥的铝材产量占全国的40%,中山古镇的灯饰占全国销量的60%以上,江门恩平的麦克风占全国销量的70%以上。

二、广东中小型民营企业内源性融资现状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内源融资渠道。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高端访谈,开展了一次针对广东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调查活动(见表1)。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民营企业从创立到发展,其资金需求主要依靠创业者的熟人关系等民间融资渠道得以满足,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比例很小。

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格局在客观上有效降低了企业本身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使产权更加明确,奠定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然而,过分依赖内源融资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阻碍了民营中小企业更进一步地发展。内源融资需靠比较漫长的积累,而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变化莫测,交易机会稍纵即逝,中小企业往往受制于资金限制,在面临机遇时不能迅猛发展,不利于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外源融资的缺乏使产权分散难以实现,不便于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快速建立。

在创立初期,由于中小企业面临较小的市场需求,有限的生产规模,故而内源融资成为这些企业避免过度负债经营的主要方式。市场的不断变化使这些企业无论是在时间还是数量上对资金的需求都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就要求企业自身的积累很强。可是,那些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面对着日益降低的资本利润率,在资金成本和各种税赋被支付后,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量远远高于它们可利用的资金量。

显然,在目前内源融资成为最主要融资方式的情形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必须依靠自我积累来发展企业,然而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利润很少用作日后经营发展之用。在企业中,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是随着它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加的,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提高自我积累的长远发展意识。

三、广东中小型民营企业外源性融资现状

外源融资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融资方式。前者是指直接从投资者手中获取资金,通常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来实现,后者是指企业向银行借款。

1、直接融资难度太大,成本高

直接融资不仅难度很大而且成本较高,以股票与债券融资、吸收风险投资等为主。凭借直接融资这一手段,中小企业拓展了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自身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在西方国家,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比重已低于直接融资比重,但目前在中国尚未建立能够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资本市场。由于资金不足、规模较小,中小企业难以达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抑或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所要求的基本条件。

除了股权融资,企业可以发行债券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在大部分发达国家里,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得的资金总额通常是其通过发行股票获得资金数量的2―5倍。债券市场融资是美国企业直接获取资金的最重要方式,企业债券市场的发行结构和发展规模是一国证券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衡量标志。图1显示了2004年美国企业直接融资结构,其中企业债券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以及值得信赖的债券评级机构,我国的债券信用评级质量一直不高。而且,中小型民营企业通常不能得到国家对债券还本付息的隐性担保,因此,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发行一些内部债券来缓解紧张的资金压力,但这类债券通常期限较短,利息反而更高,实际上进一步加剧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根据相关金融法律法规,目前广东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融通成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借款所必须支付的利息费用,即资金成本。这是企业从外部获得资金所必须支付的基本费用,通常被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二是贷款抵押物品的登记及评估费用,企业向银行提供抵押物品,银行需要委托相关技术人员对抵押物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这部分费用实际上由企业承担,构成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担保费用,即企业支付给担保部门的费用。四是风险保证金利息。和全国大部分地区类似,广东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扣除大约20%的贷款本金作为预留,而企业实际能够得到的资金只占贷款金额的80%。以一年期贷款为例,位于广东地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每年实际支付的利息大约为其贷款金额的8%左右,有时甚至高达14%。

2、民间信贷盛行

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对应,民间借贷是通过非金融机构的社会个人、民间组织、企业等,按照双方协商确定的利率水平相互出借货币资金,并需要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形式。当前经济发展条件下,我国金融管制比较严格、金融结构相对单一、金融服务水平有限,民间借贷的存在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民间借贷行为内生于民营经济,与民营经济有天然的联系,很好地适应并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较之实业经济领域的改革远远滞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在落后的金融体制下实现的。由于通过传统的银行贷款难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即使利率水平降低,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民间信贷活动依旧十分活跃。

民营企业通过民间借贷形式筹集到的资金,在区域内实现了合理、有效地配置,满足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以及城乡居民节余资金的投资需要。然而,民间借贷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出现了很多问题。根据包括广东在内的不少地区情况显示,民间借贷活动是金融市场发展中的自发变量,是一种盲目行为。这种行为的存在不能顺应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了社会有限资金的不合理配置。因此,国家坚决取缔民间借贷活动。

在当前资金融通渠道不通畅的情形下,民间借贷行为虽然存在着很多负面效应,但面对那些“求金若渴”,却又融资无门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通过民间借贷所获得的资金是企业资金需求的有益补充。鉴于此,国家应该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对融资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从而实现中小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洪隽:对美国中小企业融资和社区发展情况的考察[J].中国经贸导刊,2000(9).

[2] 程学童: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 李扬:发展小企业融资需要有新思维[J].新金融,2008(1).

[4] 马光远:民间信贷合法化正当其时[EB/OL]..

上一篇:企业家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民航客票销售渠道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