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采茶歌舞中舞蹈语汇的艺术特征

时间:2022-08-04 10:42:46

【前言】广东采茶歌舞中舞蹈语汇的艺术特征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粤东梅州采茶舞 广东粤东地区包括梅州,汕尾,潮汕等地区,它融合了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梅州作为粤东地区客家的聚集地向我们展现了独特的客家采茶舞。民间至今有一种说法,梅州采茶舞相传最初是清朝乾隆年间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歌舞《采茶灯》为基础发展而...

广东采茶歌舞中舞蹈语汇的艺术特征

广东茶文化是中国四大茶文化之一,据《广东新语》记载:“西樵号称茶山,自唐曹松移植顾渚茶其上,今山中人率种茶”。可见,早在唐代,广东就隆重拉开了茶文化的序幕。广东采茶舞在广东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舞蹈风格多元化的地域特点。今天,面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广东采茶舞这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形式也面临巨大的冲击。所以,了解广东采茶舞的文化,提炼其动作舞蹈元素,对于采茶舞蹈的语汇保存、发展和舞蹈的创作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 广东采茶舞的地区特色

(一)粤北采茶舞

广东粤北地区,泛指韶关、清远地区。粤北采茶戏在粤北地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已有两百多年,它是在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吸取赣南和湖南民间艺术精华创作而成的地方民间歌舞,主要流行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曲江、南雄、乳源等县。[1]作为采茶戏中重要的一部分,采茶舞在采茶戏的历史传承中自身也不断得到发展,广东采茶舞吸取了龙凤茶花灯,纸马花灯,狮子堂等本土的舞蹈形式,形成新的地方采茶舞蹈,极具特点。

广东粤北地区,紧靠江西、湖南,粤北采茶舞与江西采茶舞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传,明朝开始,盛产名茶的赣南茶区,常常接待粵商茶客,并以优美的采茶舞蹈作为节目表演,因歌舞大多表现茶农的生活,深受粵商喜爱,并带回广为流传;(康熙二年《乳源县志》)有史书记载,江西萍乡人黄启衔叙述道:“采茶戏,亦名三脚班,相传来自粤东。” [2]由此可见,粤北采茶舞蹈的起源和发展都与江西的采茶舞蹈紧密相连,二者在表现手段上及其相似,但粤北采茶舞在长期的发展中,其表演的形式,表演的内容上却融入了当地的地域元素,如舞蹈的剧目创作上除了表现劳动生产、爱情等的题材,还加了反映当地民俗、历史人物的题材;舞蹈风格优美,注重叙事,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粤北采茶舞因地域、风俗、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等的差异,它在广东众多的采茶舞蹈中别具一格,颇具影响力。

(二)粤东梅州采茶舞

广东粤东地区包括梅州,汕尾,潮汕等地区,它融合了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梅州作为粤东地区客家的聚集地向我们展现了独特的客家采茶舞。民间至今有一种说法,梅州采茶舞相传最初是清朝乾隆年间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歌舞《采茶灯》为基础发展而来,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流行于五华县。因此,也有称五华采茶舞为粤东采茶舞。

梅州采茶舞风格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客家人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梅州采茶舞在漫长的发展中,表演方法有独特的程式,舞蹈动作由最初的简单模仿采茶农作中的动作,如摘茶、晾茶、炒茶等等的生活动作演变到今天逐步加入复杂的技巧,舞蹈动作亦不断丰富成为扇花、手巾花技巧。近年来,梅州采茶舞与当地最有特色的竹马舞、山歌相结合,创作出不少优秀的采茶戏,逐步拉开了采茶歌舞创作的序幕。其中,梅州采茶舞与客家“杯花舞”的结合是较有特色的,它借鉴了“杯花舞”的道具,运用采茶舞的律动,别有一番味道。

(三)粤西高州采茶舞

高州是广东粤西茶乡,这里盛产茶叶,采茶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高州采茶舞除了从湖南,浙江流入外,部分也从广西流入,现流行于茂名、化州与广西相临的地区。清光绪年间,信宜县老艺人莫五,在“十二月采茶”前面加入了“参拜”“点茶”两段后,舞段更显完整。

高州采茶舞以钱鞭、花扇、彩巾为道具,注重舞中有唱,唱中带逗,整个舞蹈风格清新活泼,古朴优雅。高州采茶舞中的“钱鞭”较有特色,“钱鞭”俗称钱尺,打时有嚓嚓响声,舞蹈动作是敲打肩膀、手臂、腰间、大腿、小腿、脚掌面、脚跟,拍打手掌动作,它主要是采用“轮、抛、点、打”的手法来表现其技巧。舞蹈中“钱鞭”上下挥动,时高时低,高潮之处只见金光闪闪,让人不禁情绪高涨。

粤西与广西相临,高州采茶舞与“壮采茶”极其相似,更借鉴了“壮采茶”中扇花、步伐类与动律的运用,使得高州采茶舞在广东的采茶舞蹈中风格别具。

二、广东采茶舞的动作特征

广东采茶舞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和广东劳动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舞蹈的基本动作提炼也有四百多种,近年来广东省舞蹈学校把广东采茶舞作为地方特色教材加入到课堂中,随着舞蹈动作语汇日趋丰富,从表演风格看,最具有特点的技巧还是“矮步、单袖筒、扇子花”,它们是采茶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律动定位,也是采茶舞蹈动作最传统的元素。

(一) 灵活多变的“绕”

“绕”,是广东采茶舞蹈动作中最常运用的元素之一,作为采茶舞蹈动作的基本术语,它主要体现在舞蹈道具中,如扇子、手绢、袖子等等,同时步伐类的运用也是较为常见的。广东采茶舞蹈中动作的“绕”和采茶劳动中的动作是息息相关的。采茶重在手部动作,手法主要有折采、提手采和割采,不管哪种摘采,都是手腕的运用。采茶舞中“绕”的元素运用是在采茶手腕运动的基础上提炼并加以美化的肢体动作,“绕”的运用延伸了道具运用的空间,掌握好“绕”的技巧对于跳好广东采茶舞,提炼其它舞蹈动作元素,把握采茶舞蹈风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绕”是完成扇子花的重要表现方式。艺人们常提,“采茶没扇子,等于没筷子”,可见扇子在采茶舞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做好扇花的动作要求是“扇花舞起来像绣球”,这也是对“绕”的最精确概括,它主要体现在扇子花中的:摆、甩、指、击、扑、削、掌、提等连贯的运扇动作之中。大的扇子花分类主要以“单扇花”“双扇花”为主,其中“团扇”“望月扇”“八字扇花”“摇扇”“风车扇”“滚球扇”等等都是在“绕”的基础上结合其它手腕的运动发展而成的。灵活多变的“绕”构成了广东采茶舞的动律特点,因此,在表演 “单扇花”“双扇花”时,要记住口诀“五指花头朝上,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身边,二指花抱胸前,耕、按、抓抖靠肚皮”,也就是要求表演者手,腕 ,臂的灵活性要好,速度要快,力量要大,做到“扇花变化在于手,里在手腕不在肘,做甩袖筒右摆扇,十指牵着两臂走”;同时, “绕”适用于广东采茶舞所用的道具,如高州采茶舞中的“钱鞭”、“彩巾”和“单袖筒”的部分手法运用。其次,“绕”在步伐类中的体现,如常见的十字步,踩台步,队形的变化等等。灵活多变的“绕”形成了广东采茶舞动作的流畅及气“韵”,使人感到南方民族舞蹈的优美,婉约。

上一篇:相片光盘 离线看图有绝招 下一篇:如何运用色彩心理学治疗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