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4 04:07:45

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 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新途径,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结合辅导员工作的案例,对心理咨询中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方法作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领域都正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多元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剧烈碰撞。这种社会转型,必将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相应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也因此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如何提高他们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笔者现结合担任辅导员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经验,对辅导员运用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展开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进行具体阐述。

一、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

(一)运用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可以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大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的,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品质对思想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心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情绪丰富,抽象逻辑思维高度发展,自我意识有新的发展,自我认识、主动性、自尊心增强,但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稳定、成熟,各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往往易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矛盾。主要表现在:愿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主动性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强烈的人际交往意愿与一定程度的心理闭锁的矛盾。运用心理咨询的理念,辅导员可以以新的视野去看待学生们的“问题行为”,尊重其存在的价值,设身处地地深入学生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并借助于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去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困惑与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完善的人格。

(二)运用心理咨询原则与方法可以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说教式”的灌输教育方法,学生容易感到厌烦乏味和难以接受,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原则与方法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在心理咨询中,强调尊重来访者的人格,遵循平等性、尊重性、保密性原则,坚持共情、信任、理解、积极关注的态度,以技巧性的方式会谈并注重倾听,在咨询者和求助者之间营造一种和睦、融洽、情感协调的心理气氛或条件。把这样一些原则与态度运用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再急于对学生暴露出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密切的深度,产生共鸣,使思想政治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二、心理咨询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一)尊重原则

尊重学生,意义在于可以给其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期,追求独立的需求强烈,自尊心较强,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对尊重、平等的感受更加敏感,迫切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学生的一些言行可能与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不一致,甚至会出现观点的冲突。按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我们可能会立刻批评学生的言行、反驳学生的观点,希望学生的这些观点即时得到改变。然而,这种教育方法只能增加学生的反感,认为辅导员不理解自己,导致他们只能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保持沉默或者说一些教育者希望他们说的话,结果使教育的结果大打折扣。我们可以试着暂时接受他们的观点,这样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向教育者倾诉,教育者只有对学生的内心思想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想作引导。

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其一方面指接受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仅接受学生的光明面,排斥其消极面,另一方面指接纳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学生,并与之平等交流。辅导员在工作初期对这一原则的运用可能会有困难,如一个对学生谈恋爱持反对态度的辅导员可能对荒废学业谈情说爱的学生持不接纳态度;一个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工作认真努力的辅导员很难接受一个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学生。辅导员应意识到对学生的斥责和不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确立“有问题的学生也是有价值的人”的信念,对学生要有信心,相信他们有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真诚原则

真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让学生知道可以袒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而无需顾忌,切实感到自己被接纳、被信任、被爱护。

辅导员在表达真诚时应遵循一个原则,即对学生负责,有助于学生成长,对学生说的话,辅导员要认真考虑是否应该表达或采取何种方式、何时表达适宜等。比如,对于一名因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的学生,辅导员通过与其谈心以及侧面了解得知该同学自私自利,不懂得宽容他人而受到班上同学的排斥,尽管辅导员内心的真实感受是“像你这种性格、道德品质,难怪大家都不喜欢你”,但这样讲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破坏了师生关系,可以委婉地说:“你有些言行容易引起同学的误解,引起矛盾,你不妨站在别的同学的角度想一下,看看你的做法是否有不妥的地方。”

有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辅导员很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是权威和完美的,能让学生钦佩的。然而由于过多地注意形象,维护完美,过分炫耀自己自己知识渊博或掩饰自己在某方面的欠缺,反而会让对方觉得失去了真诚,无形中拉大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沟通增加了困难。因而,辅导员应当了解自己,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不可虚假。

(三)共情原则

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认为,共情指能体验他人的世界犹如自身的世界,即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这一原则要求辅导员在解决学生问题时,要借助于学生的言行,走出自己的参照体系,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并能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如目光、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准确表达出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例如,一位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说:“我马上要去国外留学,我从未离开过父母,在国内又有很多好朋友,可现在一下子走这么远,人地生疏,真不知道出去后会怎么样。“如果辅导员回答“出国是好事呀,有什么好苦恼的”,这是忽视学生的感情,显然缺乏共情。如果辅导员回答“你学习这么好,能力又很强,你会过得很好的”,这是没能理解学生的茫然和担忧。如果辅导员回答“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要独立的,这没什么”,这是高高在上的评判,完全否认了求助者的情绪。如果辅导员回答“要独自一人外出留学是会有很多困难的,但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辅导员虽然对学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后半句有些空洞,属理解不深。上述种种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甚至使学生不愿再继续交谈下去。辅导员不妨这样说:“你以前没有独立生活过,现在一下子要出国,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是很不容易的,我能理解你的这种不踏实。”或“我能体会到你现在的不安心情,如果是别人也会有这种想法的,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分析一下究竟会遇到哪些问题。”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被理解、尊重和接纳,就愿意进一步向辅导员敞开心扉。

(四)积极关注原则

凡是教育工作,首先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即教育对象是可以改变的,他们身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长处和优点。辅导员要坚信每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成长动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一定会有所成长与发展。辅导员对学生的积极关注有助于建立师生间的关系,使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优点和对未来的希望,从而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与信心。

三、心理咨询技术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一)倾听技术

倾听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步,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基本要求。认真倾听既是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又能使对方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下诉说自己的烦恼,充分了解情况。倾听不仅要用耳,更要用心。辅导员不仅要听懂学生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能听出学生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

正确的倾听要求辅导员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学生的感受中去,细心地注意谈话对象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谈话对象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作出更完整的判断。比如,学生说到考试不及格时,他可能有以下不同的表述方法:(1)这次考试没及格。(2)这次我没复习好,不及格。(3)老师没给我及格。(4)真倒霉,考试没及格。第一句是对事件做客观的描述;第二句求助者以负责的态度做了自我批评,但这种人也可能凡事都自我归因,自责自省,自卑退缩;第三句表明是别人过错,不是自己的责任,这种人可能常推诿,容易有攻击性;第四句则含有宿命论色彩,凡事易认命。所以,谈话对象描述人和事时所用的词语或结构,有时往往会比事件本身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特点。

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又可以是非言语性的。反应的目的既是为了向学生传达倾听态度,鼓励学生叙述,又是为了深入了解问题。此外,我们在倾听时,不要带有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对学生讲的任何内容不能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

(二)面质技术

面质在心理咨询中又称对质、正视现实等,辅导员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如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矛盾时,可考虑使用面质技术。我把在工作中常见的几种矛盾归纳如下:

言行不一致。比如在与一名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进行交流时,该同学称自己在努力学习,想提高学习成绩。但是通过深入交谈,发现该生在校外做了好几份兼职,有时甚至旷课去打工,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这时可以运用面质技术向学生说:“你说你想提高学习成绩,但我发现你从未认真把精力用在学业上。”

感觉与现实不一致。对于一位与同学关系不好、敏感多疑的学生,辅导员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感觉别人总在背后议论你,难道他们没事可做吗?其实每个人最关注的是自己,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你感觉别人总在说你,这只是你的猜测和臆想。”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不一致。一个因英语成绩不理想而苦恼的同学,辅导员通过交谈发现,根据该生原有的基础和现在的努力,考试成绩是较理想的,可能是期望值太高。辅导员可以这样说:“你说你英语不好,可我发现你现在的成绩与你的水平还是比较一致的,这样的成绩反映了你真实的水平。”然后帮助他分析其优劣势、知识能力情况等,使其对自己有客观全面的认识。

辅导员使用面质技术时,虽然目的在于协助学生察觉不一致的地方,但是面质技术会迫使学生面对原本逃避的想法、情绪或行为,所以,往往会引发他们的一些负面情绪,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胁,有可能导致危机出现。因此,面质时辅导员的共情、尊重温暖和真诚是非常重要的。

(三)团体辅导技术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它主要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生活适应。高校辅导员和团体领导者、班集体和团体的性质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为辅导员工作引入团体辅导提供了可能性。

入学初,学生们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和陌生的群体,会产生很多的不适应。作为辅导员,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时可借助团体辅导活动来实现。比如“劲舞破冰”可以让新生们在音乐与舞蹈中相互熟识,“风中劲草”以游戏的形式培养新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校园情景剧”则可以让新生们以小品的形式再现《学则》中的规章制度,提前体验校园生活中将会遇到的诸如宿舍关系、学习竞争等问题。这些辅导都会使班级同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熟悉起来,初步形成班级凝聚力,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始大学生活。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和适合干什么的困惑,就业信心不足、对职业的认识不够清晰。因此,适时开展职业生涯团体辅导,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增加取得就业成功的机会。此外,还可以使学生疏泄消极的情绪,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郑涌,马建青,黄希庭.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

上一篇:关于高一化学有效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重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