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1 01:09:12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司法干警;质量管理;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培训;合格率

一、研究背景

为了增强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罪犯改造质量,确保首要标准的贯彻执行 。司法部《关于加强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建立一支专业化罪犯心理矫治工作队伍”,从事罪犯心理矫治警察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矫治的效果。《意见》中提到“每个监狱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警察人数要达到罪犯人数的1%以上”。

为了真正体现司法类警官高职教育办学为行业服务的宗旨,我院于2009年3月组织了强有力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团队,在全省监狱、强制戒毒所开展培训。迄今,从已获得国家三级咨询师的2353名监狱干警中,有1671名近71%是经我院培训获证的,这意味着我院培训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云南省监狱干警的持证比率和岗位服务能力。

为此, 笔者以“提高监狱强戒人民警察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率”为研究课题按照质量管理活动即QC(Quality Control)活动的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即准备计划----策划P(Plan),完成计划---执行D(D o),检查结果---检查C( Check),跟踪改进―处理A(Action),经过近一年的活动,积极探索优质的培训规律,建立高效的培训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培训的总体质量得到了提高。

二、相关说明

(一)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正式启动,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5月和11月。目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为中国国内最权威也是唯一认可的心理咨询师证书。

(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率

合格率 = 理论和技能两科及格人数/参考总人数

(三)培训流程

组织报名确定培训地点、时间系统知识串讲考前复习冲刺训练考试合格者颁发合格证培训效果总结评估

三、按照PDCA活动计划开展此研究

活动期为一年,即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一)分析我院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确定质量管理目标,拟定改进的措施,即P(Plan)阶段(准备计划或策划阶段)

此阶段包括五个步骤:

1. 基本情况

根据在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定改进的方向和目标。学院下达的目标是通过我院的师资团队培训后,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率达到或超过70%,笔者以我院2012年5月培训的六个点的合格率来看,分别为:景洪监狱43.3%、宜良监狱46.8%、第一女子监狱54.5%、临沧监狱72.2%、小龙潭监狱53.6%、文山监狱48%,平均合格率为50.3%低于70%的目标,因此,我们期望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后,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率达到或超过70%的目标。

现状调查1: QC活动前,我院培训的监狱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情况(见表1)

表1 2013年5月我院的培训监狱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合格人数统计表(如下表)

从统计表1中可以看出:2013年5月我院培训的监狱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合格率平均为50.3%。

2.通过现状分析, 找到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率低的症结所在----培训效果不理想

针对培训后三级心理咨询师合格率低的问题,我们随机抽取了2013年5月考试中75名不合格的警察,进行回访调查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培训效果差”占主要因素的56% ,说明影响三级心理咨询师达标率低的主要症结是:培训效果不理想

3.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历史上最好成绩:临沧监狱2013年5月份的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合格率达到72.2%,超过70%的目标值说明我们确立的目标值并非高不可攀。

(2)各受培训的监狱、强戒所领导高度重视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从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3)培训师资团队都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有副教授、讲师级助教,都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其学历层次、专业知识、培训资质和年龄结构来看都较合理,完全能满足培训需要。

(4)在其它条件不变,只要使占主要因素的56%的培训效果差解决50%,就可以使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合格率由50.3%提高到78.3%。

综上所述,我们制定的目标具有依据及挑战性,通过努力可以达到。

4.针对症结分析原因

在分析原因时,为避免遗漏,根据“5M1E”即人(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从末端原因展开分析。如下图所示(如上图)

5. 要因确认

通过现场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对照标准,从十条末端原因中,即学员心理学基础知识薄弱,年龄偏大学员;学员对心理咨询师考试重要性的认知不足;教师缺乏对罪犯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教师缺乏对考纲变化的有效应对;监狱教学设施不齐全;超强度连续培训,休息时间较少; 未脱产式培训,工学矛盾突出;缺乏帮助复习和归纳的学习材料;系统串讲和考前复习间隔时间短;教学以讲授应试为主,缺乏灵活性等,找出影响三级心理咨询师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条:

(1)学员对心理咨询师考试重要性的认知不足;

(2)教师缺乏对罪犯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

(3)未脱产式培训,工学矛盾突出。

(二 )针对产生症结的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即D(D o)执行阶段

1.加强学员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认识

具体措施有:(1)加大对干警心理咨询师考试通过的奖励力度;(2)做好干警培训前的思想动员工作;(3)完善获证警察心理咨询实务操作技能后续培训 ;(4)完善获证警察与监狱教育改造岗位的匹配性管理制度。实施过程:针对学员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认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课题组制定了四位一体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即(1)奖励方面,以“心理辅导能手”的方式鼓励干警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培训;(2)思想动员方面,通过多媒体、应用的典型案例等更为丰富和贴近实践的宣传方式和内容推进培训前的动员工作;(3)后续培训方面,继续鼓励获证警察参加省内外有关的培训并在服刑人员中开展相关的实作、研究;(4)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狱强戒教育改造岗位人才培养考核办法,提高干警的业务和水平。

2. 全面提高我院培训教师心理咨询实践工作水平及业务能力

具体措施有:(1)指派培训教师到监狱心理咨询实践工作岗位挂职锻炼学习调研;(2)鼓励培训教师赴心理咨询科研机构及心理咨询工作室交流学习;(3)加大对培训教师心理咨询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进修力度 ;(4)利用广域网与友邻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远程视频通讯设备,由学院具有心理辅导资质的直接观看监狱干警对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辅导的全过程,并根据心理疏导的具体情况同步为监狱干警制定个性化的疏导方案,提升获证干警的实际业务素质,同时该方法的有效应用,也很大程度解决了我院培训教师缺乏罪犯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的问题。

3.与监狱领导协调,并利用一切先进的技术手段从制度和培训方式上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现状

具体措施有:(1)最大限度地争取监狱领导对培训工作的支持;(2)学院加快信息化远处教育的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远程网络教育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从而有效地缓解工学矛盾突出的现状。利用我院教务处提供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开发建设了面向司法系统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网络培训课程》教学视频录像、网络课件、在线巩固联系、在线答疑等方式,以远程网络为主要教学手段,较好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

(三)根据计划的规定和要求,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措施实施的效果,即C( Check)效果检查阶段

对策实施后笔者统计2013年11月份受培训监狱干警三级心理咨询师合格率情况

笔者经过一年的活动 ,完成了课题目标,合格率从原来的50.3%提高到81.9%,达到超过了预期目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既提升了改造质量,又提高了司法干警的心理健康素质,实现了我院教学与司法行政系统的紧密结合;既节约监狱培训成本又降低了改造教育成本,起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四)根据检查的结果,将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提高,推广应用于其它教学活动中,即A(Action)处理阶段

1.制定巩固措施

(1)不定期地为获证干警提供专业实践指导,提高其临床应用能力;(2)加强与监狱、强制戒毒所的学术交流与联系,积极开展心理矫治方面的课题研究,提升培训教师的科研能力;加大对培训教师心理咨询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进修力度。

2.下一步的打算

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注入高效的远程教学模式,将把QC活动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于其它教学活动中,为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协会. 质量管理小组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9.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心理分化模型;应用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48-02

一、认知方式的相关概念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1937年提出认知风格,指个体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问题解决等过程中所偏爱的、经常使用的及习惯的思维方式和倾向。“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以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依赖身体内还是外在参照将个体划分为两种类型;以内部加工信息为参照的属于场独立者,以外部加工信息为参照的属于场依存者。”[1]

二、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理论研究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最初是为了解释知觉过程中个体差异而提出,20世纪4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威特金及其他研究者在研究知觉问题(个体空间垂直定位)时提出的;后来研究人员通常使用棒框测验(RFT)或镶嵌图形测验(EFT)来测量人的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在棒框实验中,主试在实验室里面会向被试呈现一个倾斜的框,框里有一个倾斜但是发光的棒,被试在暗室里把亮棒调垂直(与地面垂直)才算操作成功,该研究发现,场依存性个体往往把亮棒调来与亮框看齐,证明了他们主要以视野中的亮框作为参照物;而场独立者主要以自身的身体经验为线索来完成操作任务”[2]。然而,棒框实验很难考察知觉上的个体差异及这些差异与总体人格的关系。后来就出现了镶嵌图形测验,该测验要求被试在一个较大的复杂图形或场中找出隐蔽的简单图形。结果表明,场独立型个体比场依存型个体能较不受环境影响。总之,镶嵌图形测验相对较简单,又可以进行团测和个测,应用较广泛。后来陆梦菊在其研究中认为,“该测验缺乏独立的场依存测量工具,不能满足人们灵活变换风格的需要,对测量什么(认知风格、认知能力及其他)存在争议等缺陷”[3]。

威特金等人为了解释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研究方向和个体差异,根据其实验研究和现场观察得出了大量证据,1962年提出了心理分化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分化,指个体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中的表现,而个体可以通过构析式的方式进一步分化为场依存和场独立的认知方式。

在认知方面,自我与非我的分化程度主要表现为场依存和场独立的认知方式。自我与非我如果在分化程度上比较高,则属于场独立的认知方式,反之属于场依存的认知方式。“场独立者在知觉外界信息时变通能力较强,能通过对所要完成的认知方面的部分信息和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完成;场依存者变通能力相对较差,对所要加工的信息直接接受并以此作为参照物,在此基础上直接加工所要完成认知任务的信息”[4]。

心理分化的首要标志是其机能的分裂。它主要通过控制的方式和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表现出来。例如:在人生的早期阶段,个体的知、情、意、行等活动尚未分化;所以行为一般较冲动,难以控制;但随着年龄增长,其知、情、意等受各方面因素的干扰逐渐减少;场独立者分化程度较高,习惯用投射、孤立等特殊化的心理防御机制;而场依存者则习惯用压抑、否认等相对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神经生理机能的分化是心理分化的另一个指标。这是因为神经的各种生理活动体现了个体心理的各项机能。以往有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负责个体左右侧不同生理和心理活动,这些功能进一步体现了个体生理机能具有分化性的特点,因此,与场依存者相比,场独立者表现出较大的技能特殊化,并且该预测有大量的实验证据。

三、认知方式的应用研究

认知方式的理论提出以后,其应用方面也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它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认知方式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方式是否能够相匹配。很多研究发现:如果教师的认知方式能够很好地和学生的认知方式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反之,如果教师的认知方式不能很好地和学生的认知方式相结合,就不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方式能够部分的达到匹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适应处于中等水平。如柯洪霞、王惠萍在其文章中指出,“场依存和场独立者在学习材料、学习策略、教学模式、不同学科、学习语言的效果及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偏好和侧重点不同。”[5]这一结果表明,认知方式影响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多角度观察及分析学生学习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创设出有利于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教师进行因材施教提供新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调整整个教学计划和课程以适应认知方式的不匹配,也不可能按不同认知方式给学生进行分类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在遵守整体教学规则的前提下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教学效率。

2.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

威特金及后来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场依存及场独立者在面对应激事件时,会采取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所以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相应影响,场独立者一般通过运用升华、补偿、利他和孤立等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其活动在积极理智的状态下完成,以免受潜意识活动的影响;但场依存性者更倾向于使用压抑、否认等心理防御机制,并运用其较强的社会交往技能进行相关的认知活动。但不同场依存性方式的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各不相同;以往研究表明,场依存性者倾向于患抑郁症,且更易焦虑。如刘聚红在其研究中“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在考试焦虑的各个水平上(高、中、低),场依存型个体的焦虑程度要高于场独立型个体,但是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场依存个体对消极线索更敏感”[6]。

综合以往研究,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和心理健康,特别是与心理治疗及治疗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个体,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而言,具有场依存型认知方式的个体一旦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一般很少主动寻求专门的心理咨询门诊或心理治疗机构,而倾向于自身去解决问题或坚决否认自身有心理问题或疾病;具有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个体一旦遇到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他们依据自身的优势,能很好地在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治疗,并能接受其建议,同时由于他们自身的独立性及焦虑性的特点,希望治疗师能够适当延长咨询或治疗的时间,以便自身的问题及疾病能更好地得到治疗。

第二,“不同认知方式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病医生针对不同的患者会采用不同的咨询或治疗方式。场依存型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由于善于人际交往的特点,所以在治疗病人时首先会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了解病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场独立型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在其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倾向于采用直接对其进行指导或者通过观察的方式找到问题及疾病的根源,最终解决问题或找到合适的治疗方式”[7]。

第三,不同认知方式的患者与心理咨询师或医生是否能够很好地配合也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在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时,如果两者的认知方式能够很好地结合,则更容易交流,最终也能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反之,在较短时间内,来访者或患者更倾向于结束心理咨询或治疗。但这并不能说明认知方式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要求医生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一因素的话,治疗效果会更佳。

3.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很多研究者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发展影响非常大,“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父母采用偏爱型及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形成场独立型认知风格;而父母采用管制严厉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则更有利于孩子向场依存型方向发展”[8]。刘辉在其研究中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表明:“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的初中生在镶嵌图形测验上的得分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教养方式的得分;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儿童更容易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认知和行为习惯,也更易形成场独立型认知方式;而在专制型、溺爱型及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缺少自主性、灵活性,容易对环境产生依赖及不信任感,对外界怀有敌意,甚至逃避;也就更易形成场依存型认知方式”[9]。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个体认知方式的形成,除此之外,父母的文化程度、所从事的职业、家庭成员数都有可能是影响个体将来认知方式的因素,这些都有待于后来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

无论在学校、家庭或其他领域,针对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才能使个体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认知风格对个体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情绪、行为等各方面。对于认知风格的研究,如,认知风格和人际交往、职业适应、创造力等,只有少数研究者在考虑这些问题,这也需要后续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寿欣.关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理论及其理论模型修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美]珀文.人格科学[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3]陆梦菊.论场独立-场依存测量工具镶嵌图形的局限性[J].社会科学家,2006,(S2).

[4]陈彦垒.信息呈现环境和方式对不同场认知风格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5]柯洪霞,曹惠萍.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及其对学生信息加工的影响[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3).

[6]刘聚红.中学生认知风格、人际交往与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7]李寿欣,宋广文.场依存――独立性认知方式:理论演进及其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教育科学版,1999,(2).

[8]李寿欣,李波.父母教养方式对学生认知方式发展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2).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意义学习;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64-03

一、变态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困境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亦称为心理病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障碍与异常行为的科学。大学本科教育中,变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四部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标准;心理学各理论流派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与观点;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心理的原因、机制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的分类和表现特点。[1]

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变态心理学是我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核心课程,是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的重点内容。可见,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虽然多数学生对各类心理障碍案例较感兴趣,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形成原因仍需进一步探讨,导致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都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变态心理学中绝大多数心理障碍患者都不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对象,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要推动变态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教学思维,将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有效的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有意义的、内发的和经验的学习。罗杰斯的意义学习观为这种教改的尝试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罗杰斯的意义学习观简介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C.R.Rogers)指出,意义学习(或有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是指所学的知识能够引起变化、全面渗入人格和人的行动之中的学习。[2]这样的学习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渗透到了学生个人的成长经验之中,学习的结果既是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

在罗杰斯意义学习观中,学习是以以下十个假设为基础的:第一,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第二,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第三,学习是学习者对自身状态变化的觉察;第四,外部威胁最小时,学习内容才更易被觉知、理解和同化;第五,把有意义的经验与其他部分区别开来,学习就会得以顺利进行;第六,有意义的学多是通过“实际做”获得的;第七,学习者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要比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第八,最持久的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内发的,最有效的学习是整个人的智力与情绪参与的学习;第九,自我评价比他人评价对学习更为重要;第十,学会学习的过程(learning the process of learning),使自己与变化的过程相结合,并对经验持续开放。[3]

意义学习不仅证明了有意义的、内发的、经验的学习的可能性,而且也表明了有意义的、依赖于自己的学习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可行方式。[4]这一理论为变态心理学的教学实践打开了新思路。

三、罗杰斯意义学习观视域下的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

(一)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相结合

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学习、发现、扩充知识经验的欲望能够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教师必须根据学习者的天然学习需要进行教学。此外,罗杰斯还指出,当学习者觉察到学习材料的意义与他们的目的的关系时,就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5]这就意味着教师在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

经调查,教师发现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单纯的理论授课兴趣不大,学生普遍希望有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能在课堂上讲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并希望以课程为凭借,提高处理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引入一些学生较感兴趣的教学环节,如在讲授心理评估三要素之一评估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时,教师强调了良好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并引入了“真假情侣”环节。随即播放10个小视频,视频内容是10位男生分别向10位女生表白说“我爱你”,其中有五对男女是真正的恋人,另外五对是临时的“拉郎配”,请学生猜猜哪组为真哪组为假。辨别真假的要素既包括声音和语调等言语线索,也包括眼神、面部表情、面部朝向、身体朝向、身体动作和空间距离等非言语线索,这些线索不仅是心理障碍评估的要点,其实也是心理咨询中心理学工作者须观察的要素。此外,教师还借此环节介绍了心理咨询时来访者言语线索和非言语线索不一致时的应对方法。类似的活动环节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颇受学生欢迎。

在讲授焦虑症中日常焦虑的应对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简化版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和想象音乐放松训练。简化版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即由教师采用“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的顺序,现场指导学生依次放松双手、前臂、上臂、前额、嘴唇、颈背、肩膀和下颈部、胸部、腹部等身体部位;想象音乐放松训练即以音乐为背景,学生在老师的指示下想象特定的情境,达到放松的目的。此外,教师还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放松训练应对失眠。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罗杰斯认为,最持久的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内发的,最有效的学习是整个人的智力与情绪参与的学习。学习者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要比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6]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课堂试讲环节、小组讨论环节和情景剧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抽取出“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这一章交由学生讲授,把全班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节内容。在多个年级试验后发现,学生对课堂试讲的积极性很高,大多数小组备课很充分,并积极查阅参考资料给其他小组的学生拓展视野,有部分小组还播放了相应的心理视频,如讲授“抽动障碍”的小组播放了心理电影《叫我第一名》片段、讲授“学习障碍”的小组播放了心理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片段,讲授“注意缺陷与多动症障碍”的小组播放了心理访谈视频《我家有个多动症》,这些素材极大程度的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最后的补充总结前先由本小组成员评价本小组的讲授,之所以强调自我评价,是由于意义学习观认为自我评价比他人评价对学习更为重要,当学习者比较多的注意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而不是靠别人评价时,独立性、创造性、自力更生等因素都会对有意义的学习起促进作用。[7]

罗杰斯特别针对大学教学提出了“学习自由模式”,他坚信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自主性,强调讨论式学习比讲座式教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8]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开展小组讨论,首先采用随机的方式划分小组,然后提出讨论主题,如运用心理学各理论流派分析青少年吸烟成瘾现象、躯体化障碍与疑病症的异同点、强迫冲动障碍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区别等,引导学生组内充分讨论,最后组间交流。

情景剧的开展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才有可能把知识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授完“癔症”这一章后,把全班学生分成3个小组,然后把“癔症”中的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和分离性身份障碍作为3个主题随机分派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主题用30分钟时间准备8分钟的情景剧,用剧情充分展示出相应的临床表现、产生原因和治疗方式。该环节深受历届学生欢迎,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三)“实际做”――帮助学生获取“行动中的知识”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多是通过“实际做”获得的。“实际做”是改进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如要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在教室里学习和在手术室里学习是不一样的。[9]这种“实际做”的理念与美国学者舍恩提出的“行动中的知识”有异曲同工之处。所谓“行动中的知识”,是指专业工作中那些书本知识无法发挥效用,而只能凭借实践者通过体悟、反思而形成的知识。[10]通常这种知识需要通过长期的专业实践慢慢积累,但也可以从大量模拟性实践训练中获得。

变态心理学的实践教学通常会安排学生到精神病院进行短期实践或临床观摩,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直接观察和接触心理障碍患者的机会不多,而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又复杂多样,容易混淆,要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实属不易。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沙盘游戏疗法(sandplay therapy),该疗法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师多拉・卡尔夫(Dora Kalff)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其特点是在治疗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11]

在讲授“抑郁症”时,教师引入了荣格心理分析师茹思・安曼(Ruth Ammann)的案例,她曾经治愈了40岁的重度抑郁女性伊娃,共经历了16次沙盘,她在著作中清晰地呈现了这16幅沙盘图。[12]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这16幅沙盘图呈现给学生,并请学生动手在沙箱中模拟出这些沙盘图,然后由教师结合系列沙盘讲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成因和治疗方式。再如讲授“焦虑障碍”时,教师介绍了学者陈顺森的案例,他曾经治愈了一位重度考试焦虑学生,历经20次沙盘。教师也请学生亲手在沙箱中模拟出这些沙盘图,然后给学生介绍该患者的沙盘图如何从最初的贫瘠、凌乱、静态发展到丰富、有序、动态,并最终实现自我整合。[13]通过“实际做”,把患者的心路历程清晰的重现在沙盘上,赋予无形的心理以可见的表现和转化形式,给教学带来了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极大改善了授课效果。

在讲授人本主义理论中的“共情”时,教师开展了一场团体心理辅导:“漂流瓶”。活动步骤大致如下:请学生把自己的小困惑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不记名),然后塞进漂流瓶里扔入“大海”漂流;教师着重讲解共情的含义、意义及共情的五个水平;漂流瓶漂到每一位学生手中(每位学生拿到的都是他人漂流瓶),要求学生对漂流瓶中的小烦恼做出共情,并要求写在小纸条上;各学生依次宣读纸条上的小困惑及自己的共情内容;分享活动感悟;教师总结。通过这样的“实际做”,一则让学生宣泄了压力,二则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人本主义的重要知识点共情,三则学生体会到共情不但可以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可用于日常生活。

在讲授“自杀的预防”时,教师在教室现场设立了危机热线电话,由教师提供危机事件,学生现场模拟热线干预。通过这样的“实际做”,学生掌握了电话咨询的策略。

综上所述,以罗杰斯意义学习观指导下的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主要采用的是把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以及“实际做”――帮助学生获取“行动中的知识”这三种措施,由此而带来的学习效果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 注 释 ]

[1] 刘毅,路红.变态心理学(第二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2.

[2][3][4][5][6][7][8][9]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4,442-443,442,442,443,443,

451,443.

[10] 唐纳德・A・舍恩著,郝彩虹等译.培养反映的实践者――专业领域中关于教与学的一项全新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

[11] 高岚,申荷永.沙盘游戏疗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5.

[12] 茹思・安曼著,张敏等译.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中的呈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9-79.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在生理上成长迅速,无论形体、机能还是身体素质都有了急剧的变化,出现了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上也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变化,容易形成心理压力。

高中生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长期课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甚至因成绩未如预期好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

学习倦怠产生的可能原因

1 心理方面: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活动过于紧张,学习材料过于复杂,学习内容单调乏味。

2 生理方面:与大脑皮层内抵制有关,长时间紧张学习,皮层能量消耗过程逐渐超过恢复过程,学习能力下降,兴奋性降低并出现保护性抑制。

3 社会原因:社会竞争激烈,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长时间陷入学习苦役中,缺乏合理娱乐和休息时间,缺少睡眠。

4 家庭环境因素: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家庭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负担重,压力大,逆反心理,厌恶学习。

学习倦怠的两大误区

现在,有的高中生以逃避的方法来缓解学习倦怠,主要有两种现象:一种是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是想听听不进去,长此下去,知识失去连续性,给学习带来更大困难,当醒悟过来时,也难回到以前的良好状态。另一种是,学生迷上课堂以外的东西,比如打电子游戏、上网。刚开始,还会因耽误学业而自责,但一想到听课有难度时,就想逃避。如此一来,会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产生失眠、焦虑、厌食等状况,最终失去学习兴趣。

化解学习倦怠的方法

(一)外在引导

1 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教师不仅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做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其实后者更为重要。只有做到从行为上细察学生心理,从心底理解学生,精神上关怀学生,才能真正有效采取进一步行动,缓解学生的压力。

2 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只有明确认识到学习的个人及社会意义,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持久的动力。教师要注意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起各种短期目标,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具备应有的社会理想,帮助学生将目光放远。

3 要把“正确应对学习倦怠”作为经常性的教育和训练的内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心理、人格得以正常发展。

4 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及其家长的想法,帮助家长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纠正可能存在的不当家教方式,指导和协同家长共同努力减轻学生的各种压力。

5 指导学生学会缓解压力的方法。例如,指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考试。考试并不是对个人价值、成功能力或者未来幸福的测量,仅仅是一定学习阶段状况的考查,引导学生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考试,看待自己;建立自信和积极有效的学习行为;制订有一定灵活性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但计划弹性不可过大;避免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学习累了要学会放松,等等。

(二)内在调节

面对种种心理上的问题,可借助以下方法自我调解。

1 正视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也是人生理、心理正常的反应。

2 积极行动,主动改变认知,当一个人昂首挺胸时,内心深处也会更幸福愉快,更有有价值感,更自信。

3 重新评价,相对于情绪压制,认知重评才能真正改变情绪性质。根据情绪的ABC理论,找到自己不合理信念,并对自己的信念重新评估。

4 适当抒发宣泄。人的心灵好像人的呼吸一样,不吐纳,就会窒息。当一种情绪袭来时,不要过分压抑,要找到合适的渠道,适当宣泄。

5 寻求社会支持网支持。所谓社会支持网络,就是能对个人许多方面,尤其是精神方面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的人际关系网络,该网络主要由亲人、同伴及其他能够提供帮助的人员(老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

压力缓解小妙招

六秒钟健康法。这种方法是因其所需时间极短,只有6秒钟而得名。其方法是:在能够抓住的所有的一点点空余时间里,什么也不要想,赶紧收紧自己的腹部,收拢下巴,扭动自己的身子,打个哈欠。只要你能把这几个动作连贯起来做,就能收到自我放松的效果。若能天天坚持,把它当成每日的必修课,养成习惯,还能收到增进健康的效果。

自我意识调节放松法。这种自我的放松形式是重复说一些自己编排的指令(例如“我手臂开始放松”),这样,你感觉到该指令所描述的效果便会在身上出现。其具体步骤是:首先采取一个舒适的放松姿势,如卧姿或马车工作姿势(坐在椅子上,腿伸直,眼轻闭,两手放在膝盖上);然后松开紧身的衣服,摘下眼镜、手表等;接着闭上双眼,平稳地深呼吸,排除杂念,集中精神地慢慢背诵以下的自我放松指令,同时留神地倾听并服从它:我的双手、双臂沉重而发热(5遍),我的双腿、双脚沉重而发热(5遍),我的腹部暖和、舒服(5遍),我的呼吸深沉而平稳(5遍),我的心中平稳而有规则(10遍),我的额头冰凉(5遍),当我睁眼时,我会保持松弛、精力恢复的良好状态(5遍);最后,可做以下身体动作:活动头部、双肩双臂――活动脚、腿肌肉――转动头――睁眼――猛然起立。

视觉放松法。所谓视觉放松,即用画面创造松弛的心境。其具体步骤是:闭上双眼,在脑海里想象一个使你真正感觉放松、恬静、愉快的姿势,描绘出一幅舒适的图画――漫步在海滩上,听着海浪温柔拍岸声,让清爽的微风任意从你脸上、头发上吹过;或是漫步在公园浓密的树阴里,鸟儿在枝头啾啾鸣叫,想象你自己感觉松弛的经历。平稳地深呼吸,让自己沉浸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之中――回想那情形、声音、气味、感觉和心境,让自己重新体会那些幸福的时刻,这样,你就能使紧张的情绪慢慢松弛下来。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一、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的确立可以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方向,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分别阐述如下,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各年龄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能够分析和理解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和理解,明确任务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招生海报,并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表达、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和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前自学部分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思想,课前应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包括任务书、学习内容说明、微课、自学页、工作页以及教科书,这是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性文件和基本学习内容。任务书的设计来源于幼儿园招生海报的设计,该具体而真实的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内容说明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引,包括要求的具体材料、建议的学习条件与时间、可以借助的资源和支持性措施等。微课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清楚了解课程内容的思路及脉络。自学页以填空题和理解性的提问来设计,学生将其用于自学过程中的检核和反馈性测试,由其个人进行自我测试使用,一是可以起到学习内容检测的作用,提醒学生所学内容的完整性,二是学生可以从自我测试中得到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便于查缺补漏。自学页提前发给每一位学生,在其自学完成后,课堂教学之前提交。

【自W页】

1.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及课程目标

(2)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

2.自学本课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实行( )和( )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 )、( )、( )、( )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 )和谐发展。

(2)幼儿园的课程主要有( )、( )、( )、( )、( )五个领域。

(3)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幼儿发展是一个( )、( )的运转过程。

(4)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和( )。

3.案例分析:幼儿园的远近距离、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已成为家长们为孩子择校考虑的问题。王女士的女儿姗姗已到入园年龄,可是家人对姗姗进入哪所幼儿园意见不一。王女士想让姗姗进入一所双语幼儿园,她看中了这所幼儿园的硬软件设施,而且考虑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想从小就给女儿接受系统的外语教学。姗姗的父亲考虑接送是否方便,因为平时工作忙,如果幼儿园太远,接送女儿很不方便。姗姗的奶奶则觉得选择幼儿园关键看伙食,“孙女还小,营养最重要。”不少家长和王女士家一样,不知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家长基本上持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要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开销大点没关系,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孩子。“孩子的教育是一环套一环的,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就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发展。所以,幼儿园一定要找最好的。”“收费高低且不说,我很在意幼儿园有没有办学经验,有没有很好的幼师队伍,有没有成套的幼儿学习娱乐用具。”

案例1中,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家长对幼儿园有哪些要求?幼儿园的任务有什么特点?

【任务书】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幸福快乐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身体健康、全面发展,幼儿园就是他们的成长的摇篮。新的学期开始之前,为了使幼儿园的生源源源不断,让家长选择启蒙教育最好的幼儿园,招生海报的设计尤为重要。请设计一份某幼儿园的招生海报。说明:海报中应体现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各年龄阶段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幼儿园的任务;幼儿园的整体环境、规章制度、教师的素质、联系电话及报名地点;海报中可以有自己的独特设计、精美的图案。

三、课堂教学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主要依据工作页进行学习和交流。工作页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性材料,它指引学生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展开行动,在行动中获得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精神。课堂教学的最后,学生依靠自评表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促进其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工作页】

1.明确工作任务

(1)分析任务书,你对幼儿园招生海报的理解是?

(2)通过小组交流,并与教师讨论后,对本任务有何进一步的理解?

2.设计幼儿园的招生海报。

3.检查设计是否符合学习任务的要求。

【自评表】

自评表是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以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提高及职业素质的培养。自评表的主要评价项目为:能否独立完成自学内容、本课的四点内容掌握几点、根据任务要求是否设计出合理的海报、主动参与讨论、能为小组提供新的思路、能促进其他同学的理解等,要求学生按照五级等次对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判断。学生还要根据以下问题进行自我反思:你在完成任务时遇到了哪些困惑,是如何解决的?本次任务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课内和课外都可以?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通过此次课堂教学,使学生顺利建构起知识结构。

【作者简介】

贺宇杰,研究生,学前教育专业教研组组长,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李刚,本科,教学副校长,市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红岩志愿者。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案例;合作式案例教学;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运用财务报表资料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并能进行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由于本课程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教学难度比较大,学生往往在学习结束之后也不能将所学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去。因此,笔者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式案例教学的方法,使理论教学更贴近实际工作,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合作式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案例教学法首创于哈佛法学院,成名于工商管理学院。1870年时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兰德尔(ChristopherC.Landell),针对当时法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法律教育中的课程应该主要由案例组成,构成学生学习材料的案例应主要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各级法庭的判决。1908年,经济学家盖伊(Edwin F.Gay)担任企业管理研究院院长,认为企业管理教学应尽可能仿效法学院的教学法,并称这种方法为“问题方法”。1921年研究院出版奥兰德(Malvin T.C.Opeland)教授开发的第一本案例集,开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1]。此后,案例教学广泛应用于大学里的法律教育、工商管理教育、教师教育等领域。到21世纪初,诸多高校又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式案例教学,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合作式案例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提升学生交流与合作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2]。它是指教师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精心设计或挑选案例;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教师在课上进行启发诱导,活跃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进行辩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学生成绩,强化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3]。合作式案例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角,教师成为课堂的配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

合作式案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同各大银行面试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相似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轻结果,重讨论。不注重结果的一致性,主要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对话,强调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注重形成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第二,轻个人,重集体。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在讨论过程中,应注重团队的组织协调能力,要求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每个学生也要融入进去,避免出现搭便车的现象。第三,轻结论,重反思。强调在案例研讨过程中,通过倾听其他人的意见、观点、评论,进一步反观、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认识。[4]

二、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合作式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一)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专科特别是联合办学的学生,极大部分是基础差、理解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要理解《财务报表分析》中的这些概念、方法以及一些指标的计算分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第一次课听不懂,课后也没有及时的复习,那么在第二次课以及后面的课堂学习中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二是教学过程组织过于简单,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这门课平时使用的成绩测定方式普遍是:考试成绩=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30%,我们大多数的老师把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堂考勤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平时作业也都是复制粘贴的形式,所以我们大多数老师就把课堂考勤作为了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最终的结果是上课点点名,然后就开始进行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解,达不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要求。三是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停留在项目讲解和比率分析的介绍上,使培养出的学生难以对企业整体财务质量做出全面、客观地分析与评价,企业财务报表系统化分析能力欠缺。因此我们提出可以运用合作式案例教学的方法,来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从学习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知识的发现者。

(二)合作式案例教学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应用的意义

第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记笔记,不少学生特别是联合办学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不喜欢记笔记,考试前再突击花时间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学生对于学习没有激情,更没有信心。合作式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及典型上市公司案例的选择,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架起了理论与现实互通的桥梁,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比如通过准备案例讨论资料,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积极合作,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调能力;通过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互相评点,锻炼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7篇

那是1980年,中美正式建交第二年。

异想天开的内容、惩恶扬善的主题,尤其是每集结尾处“且听下回分解”的形式,让这部制作本不算精良的剧集,成为了美剧在中国的第一个现象级剧集――因为它本就是第一,无可比拟。

5个半小时――是人人字幕组的中文字幕版美剧《越狱》在中国首播与它在美国首映相差的时间。

那是2006年,整个80年代长大成人。

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儿时回忆里对着电视的观众,变成了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都整日对着电脑的“网民”;他们中的有的人,开始去做传播流程中的“上游”部分,这便成就了《越狱》――遥远的狐狸河监狱里,血肉分明的匪徒们逃出升天的故事,成了又一个现象级剧集――因为它让中美之间在民间的万千屏幕上,悄然实现了同步。

世界是平的,或许是各种文化打破壁垒交流要实现的目的,而字幕组的出现和存在证明了,这可以是真的。

拆毁“巴别塔”

字幕组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2000年后,随着网络宽带的普及,各国网友开始在网络上自己录制的电视节目,跨语言的字幕分享也随之开始了。这种由粉丝群体翻译,并给海外作品加上字幕的组织几乎存在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内,只要他们中有人愿意去越过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搜寻一个只有语言是唯一障碍的文化主地。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将“新世纪草根字幕组自发组织的对海量影视和网络学习材料的翻译”认为是第四次翻译运动,继古代以玄奘、鸠摩罗什等为代表的佛经翻译,近代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对西方文化的翻译,后以三联、上海译文等出版社为代表的对西方现代人文社科著作的系统翻译之后,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翻译活动之一。

与玄奘、鸠摩罗什的宗教背景和近乎神性的形象不同,字幕组完全来自草根,“伊甸园”字幕组前任组长“考拉小巫”是临床心理咨询师,“破烂熊”字幕组的创办人之一“酒囊饭袋”是一名警察……他们中最著名的人应该是FRM字幕组带头人“泰的”,《越狱》在2006年爆火网络之时,《纽约时报》曾将中国字幕组引入国际视野的江湖,彼时他们被称为“打破文化屏蔽的人。”

“把美国民谚翻译成中文有其特别的难处。《都市》有一集里面,‘我想你们两个将会很适合’(I thought you two would hit it off)被翻成‘想你们两个会来电’。《越狱》里面的名句‘准备的作用是有限的’(Preparation can only take you so far)则被改成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管故事的背景完全在美国,经过了这样的翻译,或多或少会带上一点中国特色。”

从玄奘到字幕组,翻译从被神选定的人,变成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些“野生”的字幕组在国与国的界限空隙里穿梭,用一个在片头标注“仅供学习观看”的视频打开了真实存在的墙外世界,那里不仅有《老友记》、《威尔和格雷斯》的欧美式欢笑,也有库布里克和索科洛夫的艺术表达。 “文化屏蔽”说到底还是视线的盲区,十年前,美丽的Gabrielle在《绝望的主妇》里对佣人小梅发火时总说:“我要送你回上海种田!”十年后,《纸牌屋》里的冯山德可以悠闲地坐在中式花园里,不失礼节招待美国副总统的幕僚长。

要知道,在美国,字幕组今年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甄传》的在美翻译后播出。此后,当你讲起中国人的为权之道、君臣之道和厚黑之术,有了最直观的表达共通体。当然,不用担心“真真是极好的”会变成“very very so good”,美国字幕组对莎士比亚时期古英语的运用,赶得上中国字幕组创造的Goodness gracious 和 Oh my god 之于“我的亲娘七舅姥爷”之运用。

“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在《圣经》中,巴比伦想造高塔通天,被上帝知道后,就变乱人们的口音,使人们的语言彼此不再相通。这样,这座通天塔就未能建成,人们也分散到世界各地。

《来自大西洋底的人》到来时,几乎还是新时期的“西洋镜”,主人公麦克戴的墨镜被称为“麦克镜”,出现在中国大街小巷的时髦青年脸上。

现在,当我们打开电脑,与英国人一起追大表哥和《唐顿庄园》,与日本人一起看大河时代剧,或者是跟美国人一起随着“罐头笑声”看四个科学死宅男耍宝斗嘴,这都像电灯的发明之于光,电话的发明之于声,是与世界的一种对话和同步。

“盗火者”的断舍离

2014年11月22日晚,北京“后APEC”时代中的平常一天,第五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因某部“触线”参赛片而被不允许官方报道,就在微博被影评人们放出的最新进展刷屏时,一条消息迅速发酵爆炸:国内最大字幕网站人人影视、射手网相继宣告关闭。

它们被英美剧爱好者们称为翻译神器、精神家园,如今,以前打开就能通向万千字幕的门上挂着三个字,断舍离。

射手网没有公布具体关闭原因,其创始人沈晟在这篇名为《断・舍・离》的公告中说:“射手网陪着我度过15年了。我希望射手网所具有的价值,就是能令更多人跨越国家的樊篱,了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如果这个网站有帮到人,我就已经很满足了。但是,需要射手网的时代已经走开了。因此,今天,射手网正式关闭。”

同一天,成立13年之久的老牌字幕组TLF也在微博上表示暂停更新。TLF是The Last Fantasy的缩写,意为“最后的白日梦”。

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TLF字幕组史记――TLF字幕组回忆录》中,字幕组成员@不再年轻-曾回答这几年来不停有人在问的问题:你们这群人不求报酬,到底求的是什么呢?如此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

@不再年轻-给出的回答是:因为世上总是需要有圣诞老人的,不然谁给可爱天真的孩子们送去礼物呢?环境很重要,可是现实却很残酷,所以在虚拟网络中保留一点童真与无私吧。

可是显然,他们不被所有人归类为圣诞老人。古希腊罗马的典籍被翻译成欧洲各国语言后曾掀起过文艺复兴,而字幕组自诞生之日起就游走在版权的灰色地带,这是“本字幕仅供学习交流,严禁用于商业途径”在片头片尾播放一百遍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不论受馈者如何惊诧、不满、怀念,这便是字幕组自诞生之日起就摆脱不了的“原罪”,只要忽如一夜冬风来,便不得不“断舍离”。

在西方神话中,英雄普罗米修斯也曾从天上盗取火种带到人间,因此触怒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受尽折磨,“但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以为倘能味道较好,庶几在咬嚼者那一面也得到较多的好处,我也不枉费了身躯。”鲁迅曾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里将自己称为的这个“窃火者”,似乎更适合字幕组所扮演的角色。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心理健康课;教学方法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应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应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和问题,在全体大学生中开展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途径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构建一个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改变和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来了教学上的更高挑战。现在的大学生是一群个性鲜明、追求刺激和新奇的群体,生活在一个被移动互联网和快餐文化包围着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互联网教学,能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

1.科学性、实践性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卫生学为基础理论,涉及多学科知识。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遵循个体全面发展原则,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普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的方法,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不开调查实践、讲座报告、心理社团活动等活动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要加入大学生的新变化、新动向。理解、吸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把新的理念带给学生是任课教师应尽的职责。通过互联网及时追踪,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教学需求。如大学生网络交友、网络恋爱的话题等,要求任课教师也要以非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上学生和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解决、面对自己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2.针对成长成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可否认,互联网充当了青少年成长问题的表达载体。在成长过程中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单一的学习或情感问题。可以说,大学生既面临短期现实问题,如角色转变、学习适应、挫折应对、人际沟通等,也面临着长期发展性问题,如自我完善、恋爱婚姻、职业发展等,同时还包括影响大学生终身的问题,如生命意义、感恩和诚信文明等。大学生面临的诸多成长问题中还掺杂了很多互联网时代衍生的种种问题,如手机低头族、网恋、网瘾、网络人际沟通、网络暴力等。大学生在成长成才中面临的这些主要问题,大多是发展性问题,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会衍变成障碍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单靠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完全解决学生面临的诸多心理问题,必须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多种方法并用。

3.以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为目标

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所体现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包括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中非常关键的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和核心,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以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

可以说互联网教学时代,教育者的课堂教学不再是粉笔加黑板的平面化,而是图文并茂,视频加动画、色彩为一体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很多高校也在努力打造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基于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教学场地: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互联网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功能,通过互联网即时展示功能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互联网信息量大、资源丰富,通过搜索引擎能搜索出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频,比如央视的《心理访谈》等。有些视频是很好的教学素材,但下载可能存在困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直接运用视频网络链接,或通过网页即时展示,直接在电脑上在线找到该视频进行随堂播放。现在是手机智能化时代,利用学生手机依赖这一特点,在数字化全覆盖的教学区域,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师生创建心理健康交流群,由教师在课前把任务通过群发送给学生,学生课下完成任务,课上讨论交流。聊天工具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人际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群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线解答学生困惑,增进师生感情,这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非权力影响在学生中发挥作用。教师还可借此平台,推出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微信订阅,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拓宽视野。

2.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活动过程

(1)依托社交网络的教学法。大学生们常用的虚拟社交工具有很多,如微博、微信、人人网、空间大学城等等,教师可以依托这些社交网络,组建教师和学生的聊天群体。在师生共建的群体中,教师可以随时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如视频、图片、文字等学习材料,学生们则可以随时共享这些学习资料,并在群里相互讨论、交流、学习,并把问题直接反馈给教师,由教师统一解答。教师可以在课前学习任务,课堂上重点解决集中出现的问题,课后交流作业。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学过程,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结合学生常用的聊天工具与学生无缝连接,这种互动性使学生感到亲切,与互联网的结合也让学生更有兴趣地进行学习。

(2)行为训练加角色扮演的教学法。心理素质包括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思维力等,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针对某个学生或某群学生,教师给予一定的训练任务。或由学生扮演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角色,在课下完成教师任务。也可在课堂进行过程中穿插表演,或事先在排练场地用手机拍成视频,上传群共享或在课堂上播放,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感受,互相启发、互相支持。教师也可根据某一教学难点,制作成几分钟的微视频,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针对网络热点话题,结合大学生自身心理成长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角色训练。

(3)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学生专业的不同使得他们有不同的思维、学习和生活方式。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虽然他们存在很多的共性,但也有很多的个性,他们受专业性质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不同的心理需求。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师所要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了解各专业学生最新动态,依据专业特色进行解析,比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可侧重旅游心理学;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可侧重消费心理学等。

3.教师素养:教师教学理念的开放

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巨大且持久的。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学会整合资源、勇于创新,做到教学理念的创新;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碎片化使得学生接受的信息多浮于表面,对手机依赖,却又不懂如何更好地利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及时开放,利用最多元化的技术展示专业知识,利用最新的案例剖析学生的心理问题,使教学内容有新意,让学生自觉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把不同途径的教育形式整合在一起呈现给学生,单一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多样的心理问题,只有面向大众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师之间要互相交流学习,积极参与教研教改课题,促进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能力。

三、结语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面对、正视互联网问题,寻求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平台,俯下身来多向学生学习,不断改革教学技能,才能真正跟上学生成长的步伐,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面对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2]元海全,罗鲲,焦慧彬.互联网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4(9).

[3]丰翔.互联网时代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2).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9篇

【关键词】励志实验,大学生,教育适应

To See Educational Adjustmen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of Tianjin

YANG Juan

【Abstract】Educational adjustment is a status of emotion、mind and behave or that are showed through school life by individuals with the role of college students.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ims to make a training to sloved the problem that students lack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have a weak willpower. At present, the inspiring experimen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e article discusses related problems about educational adjustment from the results and excited problem of insprising experiment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Inspiring experiment,College students,Edutional adjustment

1.天津中医院大学励志实验实施现状

1.1 天津中医药大学励志实验。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励志实验是由本校校长张伯礼于2009年针对新生发起的名为“勇博班”的实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加,参加者必须遵守“勇博班 ”的规定。必须于每天6点30分的时候进行集体锻炼和早读,还要定期参加读书会以及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过程中不能有任何一次缺席或者早退,否则开除。迟到者次数不能超过五次,违者也予以开除。出现违纪行为和诚信问题,将被勒令退出[1]。

1.2 励志实验实施基本情况。

实施初期,全校1500多名新生在校长张伯礼的号召之下有1071名新生主动报名,到2010年时候,坚持下来的有570人。2011年,还有300人,而目前仅仅只有233人。校长会为坚持到不同阶段的学生颁发不同级别的星级纪念书,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奖励。

1.3 社会反响及其评价。

励志实验自实施至今已经取得广泛好评,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也表示勇搏班明显的影响了整个校园氛围,每个学生都会从中受益。勇博班成员王琰发现体育课的测验中,勇搏班的学生明显比其他同学轻松。勇博班成员还自发组织参与了多项公益活动。此外,各路媒体也对励志实验给予高度评价,人民网教育频道也认为此实验是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试验田”。可见勇博班在中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必要性。

2.励志实验初衷与目前达到效果

2.1 励志实验的初衷和期望。

励志实验的初衷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磨炼、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身上的问题层出不穷。我国高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同学患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有的为此终止学业,甚至死亡。另外,大学生由于对环境适应不良、恋爱失意的心理障碍十分常见。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比例有所上升,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高校学生神经症患病率占在校生的30%左右[2]。由此可见,重视大学生身心健康,已是高等教育中刻不容缓的大事。勇博班不仅开展了针对躯体方面定时定量的体育锻炼,而且针对学生社会交往的读书会和各种实践活动也相继展开。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发展和提高抗病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调节人的情绪、提高人的精神面貌;另外,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作为团队的一份子,与不同专业的学生交流讨论,在互动的过程中体验着友谊和互助的乐趣。促进着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改进人际关系。

2.2 励志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励志实验在于培养学生们责任、坚韧、克己、奉献的品质。而从目前的现状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和团队意识缺乏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意志力薄弱。学生参加励志实验,中间经历一系列的考验后,由开始的1071人坚持到最后的同学只有233人。

第二,缺乏团队精神。既然参与了勇博班,就要意识到自己已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个人退出勇博班已经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对整个团队的信心和团队中的队员对会有一定的弊端。

第三,应对挫折能力缺失。部分同学在参加勇博班的过程中,只要经历一点小挫折,就放弃参与机会。而在其他生活事件中也是遇到一点小困难小挫折就被挫折打败。甚至有的同学还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应对挫折。

第四,体能有待提高。勇博班成员王琰表示自己在参与勇博班之前难于完成800米的任务,而参与之后可轻松完成。

2.3 励志实验后学生的改变。

勇博班经历各种具有压力和挑战的生活以期改变学生,从理论上说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教育适应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励志实验要求学生每天早晨进行定时定量的体育锻炼。不仅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促进社会交往的能力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辅助作用。根据校方详细的统计,无论是学业还是其他方面,勇搏班成员都明显突出。勇博班改变的不仅仅是强壮的体格和坚强的意志力。还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

2.4 励志实验取得广泛好评从理论上讲就是帮助学生更好适应大学教育。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发生了很多不良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因为其适应不良而造成的。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是从生态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讨论适应问题。这类分析确实必要,但是未免忽略了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因为教育这一活动在人一生中占据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适应问题上从教育视角切入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适应是个体以学生的角色顺利进行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上的能力。教育适应涵盖了学习、人际、身心、生活等各方面和教育有关的问题。不仅是勇博班成员存在适应问题,整个大学生群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3]。通过励志实验的推广,将能改变大学生各方面的适应差异。促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群体活动、公益事业,进而更深层次的改变人生观、价值观及其人生规划等。

4.造成大学生在教育适应状态差异的因素分析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适应是有机体想要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与环境发生调合作用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过程。因为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刺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个体需既是调节自身以适应外界,才能获得长足发展[4]。

4.1 高中、大学生活的转型导致适应状况差异。学校更替衔接不当会造成学生适应困难,大学教学模式和高中教学模式是完全不同,大学生活对于这些来自不同环境的新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一些学生却还停留在中学阶段的模式中,出现了心理问题。

4.2 交往群体的变更。族群认同理论认为具有相同文化和起源的群体交往相对容易,大学生群体构成和中学生群体构成也是完全不同的,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有一定的地域差距,造就了学生们语言差异、饮食差异和文化差异等。

4.3 内在的生理心理更加趋于成人化。大学生年龄都在18~25岁范围,生理和心理已经成熟或趋于成熟,根据艾森克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这一时期处于成年早期[5]。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人格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日趋完善,独立自主日益增强,开始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4 成长中遇到的外铄因素不同[5]。性别、专业、家庭及其父母因素都对学生的教育适应能力有影响。女性乐于群体交往和更加喜欢倾诉,文史类和理工类学生在处理问题上投入感性和理性因素不同,不同的家庭环境也导致了适应的差异,父母的教育水平和教养方式也对学生的教育适应产生直接的影响。

5.励志实验的启示

5.1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利用外界力量,促进自我实现。

5.2 推广健康向上的学校生活习惯和克服陋习。积极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人们乐观的学习态度和调节情绪,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损害人类健康,还会抑制人体功能的充分发挥,难以达到自我实现。

5.3 院校各级部门展开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不仅利于同学交往,还可提升知识面,使学生在参与文体活动的同时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5.4 展开躯体和心理健康辅导课[6]。教育机构应最大限度的帮助求助者控制、调节自我以适应外界并与其保持一致。学校作为最主要的教育机构更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通[7]。

5.5 针对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群体这一特征,选择有深度的学习材料,抵制不健康书籍和媒体内容。现当代大学生了解外界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网络和书籍,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利用信息的时候要注意筛选提取有用信息,抵制不良信息,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6 善于利用各种关系网络及时调整心理问题。遇到适应问题时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家人和朋友永远是最坚强的保护伞,向家人、朋友寻求帮助是缓解压力的重要方法。还可求助于学校或者其他机构的心理咨询师,以达到宣泄。

参考文献

[1] 邝红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

[2] 陈碧华.大学生健康教育[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2.

[3]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64.

[4] 李辉等.大学生环境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5] 吴晓青.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探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6] 杜松涛.大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范文第10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生事物纷至沓来,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良好的心理素质、阳光积极的心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地位,明确的目标和相对固定的系统内容,固定的时间和相应的研究检测手段,使之进入规范的轨道。

北京小学所在的西城区在课程整体建设中,以“探索、创新、务实”为指导思想,本着地方课程精品化的原则,在小学阶段开发了名为《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地方课程。

我校在多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始终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为目标,非常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研究。尤其针对我校寄宿制的实际特点,开发了心理健康类校本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以心理地方课程内容为基础,开设了名为“阳光儿童心理”的课程。这是对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面向北京小学全体学生(包括寄宿和走读学生)开设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课程,主要通过日间课程开设。另一部分是面向北京小学寄宿学生开设的“彩虹心桥”心理课程,主要通过晚间课程开设,其课程内容是针对寄宿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而开发的。

课程结构如下:

“阳光儿童心理”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构建了北京小学比较完整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内容是“彩虹心桥”课程内容实施的基础和思想指导,“彩虹心桥”课程内容是对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课程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课程的开发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突出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程实施目标

北京小学在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中,以西城区地方课程为基础结合本校学生实际需求,进行适度校本化改造。通过开设“阳光儿童心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阳光、积极的健康心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健康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

1.智能训练,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学习活动,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动机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等。

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尊重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如独立性、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6)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

(二)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

主要是面向少数的学生,针对他们存在的一些个别问题进行矫正和调适。

(三)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小学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所以要加强对心理潜能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三、课程实践思路及过程

(一)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1.优化课程框架

我们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年段特点,根据西城区的地方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内容,以及我校学生的特点,在一二年级开发了“阳光儿童心理”课程试点,并辐射到其他年级,制定了详尽的各年级课程指导框架。

2.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原则

(1)课程目标儿童化

在“阳光儿童心理”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中,我校首先制定了儿童化的心理课程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西城区地方课程《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指导目标中,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贴近儿童、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课程目标。(详见表格1)

(2)课程内容生活化

“阳光儿童心理”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上,我们根据区统一配发的教材《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不断扩充课程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切身需求中、生活情境中挖掘内容,创编童话、故事、心理剧、手偶剧、动画片等补充教材,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体验中,突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和自助作用。

(3)课程实施活动化

在“阳光儿童心理”课程的实施中我校突出活动为主的原则,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堂活动、团体辅导、课外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

1.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某种情境下,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模拟: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在某种模拟的情境下,进行某些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调查:为了了解学生某些方面心理想法和看法,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教学方法。

4.讨论:对事先布置的题目或有关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或作出回答,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对话过程。

5..视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视听互动材料、电脑软件训练平台,在人机互动中达成训练目标。

(4)课程指导个性化

在“阳光儿童心理”课程指导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个性特点、个体需求展开个性化指导,帮助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的学生达成课程培养目标,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素养。

(5)课程评价多元化

在“阳光儿童心理”课程评价上我校遵循多元化原则,在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形式上实现多元化。把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作为评价者;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学生作品收集、教师案例积累、教师课后反思、家长、教师、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3.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与效果分析

在既面向全体普及又针对个别需求的课程思路指导下,我校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的开放性、多元性、活动性、生成性进行了重点探索,构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通过研究我校对课程校本化的具体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活用教材,心理课“趣”味盎然

根据西城区地方课程“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教材,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组和拓展。首先我们在上课伊始,创编了一套快乐手指操。手指操可以增强学生注意力、记忆力,让学生快速入静,提高统合能力。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其次在课堂上通过歌曲、动画短片、心理剧、玩偶、游戏、模仿、绘画、舞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得成长。第三我们还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创编童谣、童话、小故事、相声、小品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正是对教材的活用,使我们的心理课趣味盎然。

附录1:“集中注意好处多”心理课光盘(一)

(2)“阳光班级”主题班会、班本课程

根据各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特点,我们进行了不同班级有针对性的班级团体辅导、主题班会。辅导形式有全班参与、部分学生参与(男生、女生)、班级小型团体。有的班级的班主任还在“阳光儿童心理”课程的总目标指导下,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研发了“阳光班级”的班本课程。

班级团体辅导内容的规划:

①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的不同训练活动等;

②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③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

④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 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⑥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自信、建立良 好的自我形象等。

附录2班级团体辅导、主题班会活动录像(光盘二、三)

附:六年级五班班本课程――《阳光足球》

“阳光足球”课程设计简案

(一)课程设计背景:

1.足球运动对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有着独特的意义。

2.班级学生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多,活泼好动的学生多。

(二)课程实施目标:

训练和比赛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引导学生各尽所长,制作标语和宣传板,为球队加油鼓劲,并做好后勤保障。增强班级凝聚力、团队协作、培养自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发挥特长,在参加足球比赛、征文、绘画、演讲和知识竞赛等各种足球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班级积极向上、阳光快乐的班风班貌,锻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课程设计方案:

学生学习编制教材(老师指导、家长辅助):统一每一篇的编写格式与模块,每篇文分为正文、相关信息、知识角和足球小故事四个部分,涉猎足球与历史、足球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融合,感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1.足球比赛制:进行“金球杯”杯班级五人微型足球赛。

规则:比赛双方各出场5名球员,设一名守门员,每队每场替补队员人数和人次不限,可轮换休息;全场比赛时间为40分钟,上、下半场各1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比赛无越位限制,角球和任意球可直接射门得分,队员被红牌罚下,5分钟后可继续参加比赛。其他规则与大场足球相同。

2.课程辅导:班主任负责课程规划。体育老师、家长助教担任顾问,指导训练和比赛。

3.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报名:比赛组、新闻报道组、后勤服务组、裁判组、粉丝团。根据不同组别进行辅导、学习、准备。

(四)课程评价:(采取活动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五人制足球赛、足球文化展、足球知识问答、足球才艺达人展示

“足球文化”课程的实践,让学生在足球活动中既锻炼体魄、磨炼意志、调节性情、学习合作,学会换位思考、学习与人交往,在课程实施中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课程学习体会节选:

“足球文化”课程带给我的思考

六年级五班 王某

足球真是一项非常有魅力的运动。在绿茵场上奋力的拼杀,尽情的挥洒汗水,面对扑面而来的对手的疯狂逼抢,运用娴熟的脚法将之化解,或利用一脚精美的弧线将球送抵队友的脚下,体现团队的合作......而这次我们班开设的“足球文化”课程,更让我感受到在进行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我们的意志力、自制力、责任感,培养我们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我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集体荣誉感、守纪律等好品质。

我踢足球 我快乐

六年级五班 陆某

踢足球是我的最爱,在那广阔的足球场上,我跟随着黑白相间的足球尽情地奔跑着。我们虽然高矮不同、胖瘦有别、技术不一,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我们踢球的乐趣。我们虽然是业余选手,但我们也配合默契,传球、射门、进球一气呵成。我们享受着带球过人、突破进攻那势如破竹的欢畅感, 享受人与人之间合作融洽气氛带来的愉悦,不断领会和感受共同进步的意义。

看!足球场上的我,曾经胆小的我不见了,曾经自私的我不见了,曾经弱不经风的我不见了,我灵活地盘过对方高大的后卫,连闯数关,直插球门区,急停,转身,飞起一脚,球若流星,向球门飞去,“进球了!”伙伴们一阵欢呼。踢足球带给我的不只是快乐,还有成长!

(3)“阳光沟通”心灵氧吧

学校知心屋、心理活动室开设阳光沟通心灵氧吧。

① 心理咨询室(知心屋)、心理活动室个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辅导。

在课程实施中,为满足学生个体的需求,我们充分利用“知心屋”,开展个体咨询、游戏、训练等,受到学生喜爱。“知心屋”每日四点到五点半开放,由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心理健康专任教师担任辅导教师。我们为学生开设了沙盘游戏、电脑训练、聊天、拼图、积木、玩偶等项目,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的需求。

我们还充分利用“阳光儿童”心理活动室,为学生、班级提供小团体辅导。每日午间,分年段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周一:低年级段 周二:中年级段 周三:高年级段 周四: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可由各班根据班级情况申请)

附录3:学生小团体辅导片段(光盘四)

(4)“阳光学长”开心姐姐社团

通过组建“开心姐姐”学长社团,由高年级心理素质好、乐观开朗的的学生组成心理志愿服务社团,经过一定培训帮助低年级小同学解决简单的心理问题。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的校园生活经验,帮助低年级学生解决简单的心理问题,更有亲和力、更有效果。

① “快乐游戏、快乐成长”:由“开心姐姐”学长社团的学生组织低年级小同学开展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帮助小同学调节身心。

② “知心屋”快乐畅谈:社团成员轮流到知心屋服务,与来访的同学谈心、做沙盘游戏、心理相干软件游戏解决小同学学校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③ “阳光活动”共发展:开心姐姐社团成员通过主题活动,有目的的设计、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帮助小同学解决简单的心理问题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附:

“开心姐姐”社团活动案例简述 :

“好伙伴” ―学会交往与合作低年级心理健康辅导志愿活动

(由“开心姐姐”学长社团的学生设计、组织)

① 创设生动的故事情景:羊村小伙伴一起去郊游。

② 帮助有缺点的懒羊羊:对待伙伴的缺点要宽容。

③ 过小桥中的互相谦让:生活中和小伙伴要谦让。

④ 小伙伴之间遇到矛盾:珍重友谊帮助互相调解。

⑤ 夸夸我身边的小伙伴:看到他人优点互相学习。

活动效果及评价:

① 活动效果;通过活动开心姐姐社团的社团有效地帮助了低年级小同学解决了很多学习、心理上的简单问题,让小同学感受到开心和快乐。

② 活动评价方式的设计

个别采访:通过对低年级同学个别采访请他们说说开心姐姐对他们的帮助。

群体调查:活动后到低年级各个班级听取评价意见。

(5)阳光心理小报

我们为学生创办的心理小报分为低、中、高年级版。每期内容都围绕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寄予学生帮助。通过开心园地、心灵故事、心灵驿站等栏目将给同学们送上心灵营养餐。同时心理小报也成为我们课程的辅助教材。

总之,在对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中,我校主要通过课程目标校本化、课程内容校本化、课程实施校本化、课程评价校本化等几方面实现了针对小学阶段儿童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但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成长,而且促进了学校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

(二) 彩虹心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阳光儿童心理”课程中,除了有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和辅导。我校还针对寄宿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全校一至六年级寄宿学生开发了“彩虹心桥”寄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红色心理健康大课堂、蓝色港湾家长课堂、橙色影音戏剧时空、美好晚间寄教指导四个部分。通过这一课程体系的建立,既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性、整体性、差异性、主体性、参与性、多样性的原则,又更好地满足了我校寄宿学生发展的需求。

“彩虹心桥”课程内容设计:

这些内容囊括在“红色心理健康大课堂”、“蓝色港湾家长课堂”、“橙色影音戏剧时空”、“美好晚间寄教指导”四个部分之中,具体来看:

1.红色心理健康课堂

我们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心理课堂。课程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心理状况的不同进行动态调整。主讲人由国家认定的心理咨询师,以及德育主任、各年级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轮流主讲,增强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丰富性。

低年段:

中年段:

高年段:

2.蓝色港湾家长课堂

寄宿制学生由于与家长接触较走读制学生少,亲子关系、亲子沟通成为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因此我们通过蓝色港湾家长课堂,与家长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为学生家长开设讲座

(2)学生心理成长阶段通报制

(3)家教沙龙亲子辅导活动

(4)家长走进班级开展“家长课堂”

3.橙色影音戏剧时空

电影、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不仅是一种放松方式,更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结合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素材,充分利用电影情境来创设相关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和体验,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收获一份间接的经验,更是让学生用身体储存和积累一份真实的直接经验,并引起学生内心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们利用学生晚间寄宿的特点,按年级段为学生安排了有益于提高学生心健康水平的影视、戏剧、演唱会等。并设计了生命教育类、情感教育类、励志长类、个人品质类四大类内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安排播放。我们还会定期邀请儿艺剧团来学校为学生进行表演,请专家指导学生心理剧的演出。

4.美好晚间寄教指导

根据我校学生寄宿的特点,我们针对孩子在晚间生活遇到的心理问题,专门开设了寄宿教育指导课,对寄宿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

寄教课内容安排:

① 晚课继教指导课每周两次

②指导内容: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人格培养、生命教育、自理能力、学习心理等。

③寄教指导日常化: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中,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相应的辅导。

六、课程实施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不同与普通的学科评价,它重在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心灵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基于学生主体的课程评价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课程评价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对课程内容的需求等课程学习内在态度的变化、对心理问题的看法等内在心理成长和外在行为的变化,是学生主体课程评价的重要项目。

(一)学生的评价

作为活动课程中学生评价,我们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评价方式,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1.前期和后期测试对比看学生变化

根据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在开展校本课程活动前后变化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测试,分析变化数据,分析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变化。

2.观察记录学生活动表现定性分析

注重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的表现,采用观察法记录学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情绪状态、活动表现、日记等),分析确定学生前后变化的情况和程度。

(二)课程的评价

1.课程评价的范围

校本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校本课程的预期目标是否有效; 校本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和学校的需要;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式;是否采用了恰当的评价方式。

2.课程评价的方法

根据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我们采用了如下的评价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面谈法;教师日记法等。

3.课程本身评价的主体。

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等。

4.课程本身评价的过程。

制定计划:主要是成立评价组,确定评价目标,拟定详细的评价计划活动内容和要求。

收集信息:根据计划内容收集相关信息。

分析报告: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或描述性的方法分析所收集的信息,然后全面总结评价的各方面资料,撰写评价报告。

七、课程实施效果与思考

(一)“阳光儿童心理”课程为学生发展助力

“阳光儿童心理”课程以西城区地方课程为指导,通过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在情感熏陶中,心灵得到成长。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解决了许多寄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交往、合作、抗挫折等方面的迷茫、困惑。它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空间,而是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的一种“动态”课程,在不断与学生心灵碰撞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它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渗透于学校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寄宿制教育的好途径。

根据统计,学校百分之百的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了课程的学习,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反馈如下:

1.学生对“阳光儿童心理”课程的内容认可度高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很喜欢上“阳光儿童心理”课。这不仅是因为这门课程能让学生学到一点心理知识,增强他们的心理调控能力。最主要是“阳光儿童心理”课程课内容新颖,切合学生实际,迎合心理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阳光儿童心理”课程课不测验、不考试、无压力,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在紧张的主课学习后能放松,一张一驰,劳逸结合,受学生欢迎。课堂上师生交流,感情融洽,笑声朗朗,气氛热烈。

2.学生喜爱“阳光儿童心理”课程多元化的参与方式

通过调查,学生对课程丰富的参与方式非常感兴趣,日间晚间不同的课程形式,知心屋、心理活动教室的丰富活动内容,有趣的心理健康活动都受到学生们由衷喜爱。

3.学生在“阳光儿童心理”课程学习中心理成长获益良多

“阳光儿童心理”课程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心理知识,感悟体验调节情绪情感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丰富了知识,让学生树立了信心,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改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使他们精神振奋,天天过得很开心,心情愉快。特别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指导,让学生积极调整的自己的心理状态,富有个性的发展。

通过实践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活动的参与率不断提升,很多学生能主动运用所学、所感、所悟,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一部分学生还能主动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同学疏解烦恼。课程建设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得到丰富,成为学生喜欢、对学生成长帮助起到推动作用的课程。

(二)“阳光儿童心理”课程是我校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的有益实践和思考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我校在课程开发上始终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为目标,“阳光儿童心理”课程成为我校课程开发的有益实践。理想的课程应该向每一个学生开放,适合他们不同的发展需求。我们要使教育适合学生,而不是使学生适合我们的教育。因此,我校的“阳光儿童心理”课程适应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出发,设置多元化的发展目标,使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处于一个开放的弹性管理的过程中,同时创造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多层次的教育需要,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阳光儿童心理”课程开发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了地方课程校本化研究的推进,同时提升了教师实施课程的研发力、领导力、执行力,切实提高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形成了学校鲜明的心理健康课程的特色。同时也有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课程开发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要做好课程知识和技能储备,提升课程开发的能力。

2.课程的实施在课时安排上如何更科学合理,给教师一定的主动权,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创造性。

3.课程如何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上一篇:二级建造师学习材料范文 下一篇: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