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时间:2022-10-14 02:09:17

提高农村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培根的这句话诠释了读书的作用。事实也表明:学生的语文能力高,与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关。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当下,不少农村初中生由于课余时间受网络游戏、影视的挤占,课外自主阅读受到严重冲击。不少农村初中生在课余时间表现出不阅读、不愿阅读、不会阅读等特点,制约了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本文从农村中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现状出发,探讨改变农村初中生自主阅读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外自主阅读中。 如学期伊始,开展“名著阅读百题知识竞赛”活动,以检验学生假期读书的收获。在学期中,可开展“读书经验分享会”、“名著阅读征文比赛”、“名著阅读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有平台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级、校园的读书氛围,会对每个学生形成强烈的感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回归阅读。

二、科学合理推荐书目,使学生读好书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为了让学生能在茫茫书海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教师要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除语文课程标准指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外,教师可将与教材有关的中外名著及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在中学生中影响较大,深受学生好评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学生,如《十六岁的花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草房子》等。此外,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精彩的时文和自然科学类书籍,拓宽学生的视野。当然,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认知水平和兴趣。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1.制作阅读卡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知识的大门对每个人都是敞开的,但由读书得到的收获会因人而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条在于读书时是否善于积累资料。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制作阅读卡片是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它可以让学生尝到从阅读中收获的喜悦。在阅读卡片上,学生可以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欣赏的语句,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这样既提高了课外阅读的质量,也解决了读完就忘的难题。读书是基础,做笔记是延伸,学会了积累资料,每一次课外阅读,都会成为学生们的一次学习经历,会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反之,读过的书就会成为过眼云烟。

2.把书先“读薄”后“读厚”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读书的方法。“读薄”与“读厚”虽然都是读,但取向不同,所用方法也不同。 “读薄”需要挖掘、“蒸馏”,目的在于扩展读书的广度;“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目的在于增加深度。笔者认为初中生在进行自主阅读时,可用先“读薄”后“读厚”的方法。

所谓“读薄”,就是粗读文本,读后能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情节、人物、情感、表现方法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并能将这些具体内容加以概括、梳理和归纳,从而“提纲挈领”“去粗取精”。如学生在阅读《骆驼祥子》时,要能通过粗读概括出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情节,分析祥子、虎妞的人物形象,归纳出作品的主题。这样把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浓缩成几百字,就把书“读薄”了。学生就在不断过滤、不断浓缩、不断“蒸馏”的过程中达到了解作品的目的。这般读书,每读一本,都能获得“雁过留声”、“水过留迹”的效果。因为只是略读,学生费时不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扩大阅读面,长此以往,学生的阅历会更加丰富,见识也会得以增加。

所谓“读厚”,就是精读文本,对精彩的语句或感悟较深的地方反复吟咏,含英咀华,选取角度进行批注。就是这方面的能手。一本十来万字的《伦理学原理》,在书的空白处,却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边读边思考,使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如此读书法,值得学生仿效。但初中生的阅读水平毕竟有限,阅历较浅,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像一样,整本书都做批注,但可以教学生选择精彩片段,用批注的方法,把书读厚。

批注的方法有符号批注法和文字批注法。批注符号有: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这种符号简单,但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规范统一地使用。如:生字生词用圆圈;重点词语用着重号或三角号;运用了修辞格的语句或优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疑难词句用直线加问号;能使人产生共鸣的词句用直线加叹号。除用符号批注外,阅读时还可以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见解、质疑和感悟等写在书中的空白处,这就是文字批注法。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领会语言内在的精细微妙,细细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感悟其内在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借此提高自己的理解及表达能力。

把书先“读薄”后“读厚”,只局限于阅历尚浅,语言运用一般的初中生,为的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水平提高后,也可用“先读厚,再读薄”的方法。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时,能先“薄”而“厚”,再“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上一篇:一种去除图像运动模糊的算法 下一篇:浅析测绘行业的规划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