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愚民政策的受害者

时间:2022-10-14 01:58:26

封建愚民政策的受害者

摘 要:夏三爷是鲁迅小说《药》中一个着墨不多的人物。然而,正是由于他的告官,夏瑜被推上刑场。因此,夏三爷也被冠上见钱眼开、出卖侄子、冷血无情等恶称。但是,透过告官这一行为,分析夏三爷的心理,我们不难看出他也是一个封建愚民政策受害者。文章从心理、人性、思想、性格四个角度对夏三爷告官这一行为作了分析,并对造成这些思想性格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揭示了其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实质。

关键词:夏三爷;《药》;愚民政策

夏三爷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个角色。作者对他没有进行正面的、详细的描写,只是通过康大叔的话做了介绍。从康大叔的话中,我们知道,正是因为他的告官,使夏瑜被捕,进而被杀。下面,让我们透过告官这一行为,从夏三爷的心理、人性、性格、思想及其形成的原因入手,分析夏三爷其实也是封建愚民政策的受害者的实质。

一、畏官心理

夏三爷是夏瑜的伯伯,而且,他应该知道,他告的不是别的罪,是造反,在封建社会里那可是要杀头的。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告官,难道他与侄子有仇,非要置他于死地吗?还是像康大叔所说的那样,是为了赏银?从国人及《药》中其他人的表现,我们不难推断出原因:夏三爷对官府的畏惧。

鲁迅在《阿Q正传》中曾写过这样一个细节:阿Q被抓到大堂,面对上面坐着的那个满头剃得精光的人,猜想到这人一定有些来历时,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阿Q为什么要跪?而且是主动下跪?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老百姓的畏官心理。百姓天生对官有一种畏惧,所以,百姓见官得下跪,以示恭敬。

我们再来看看《药》中其他人对官的态度。康大叔说话时,“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华老栓还是众茶客,对康大叔都是毕恭毕敬的。大家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康大叔是官府的人(刽子手)。对官府的人,百姓自是十分敬畏的。

夏三爷同样对官府充满畏惧。既然已经知道自己的侄子要造反,他怎敢窝藏包庇。他当然也清楚一旦告官,夏瑜必死无疑,但对官府的恐惧战胜了一切。所以,他选择了“大义灭亲”,坚决地站在统治者一起,状告侄子。

二、卑微的人性

对夏三爷的告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是见钱眼开,是为了领赏银。他如此做,也是被逼无奈的。

众所周知,秦朝以来实行连坐制,到明清时变为族诛,即凡是亲族内有人犯重罪,整个亲族都要被杀死,有的甚至被株连九族。这种严苛的制度使人人自危,户户自保。为了不受牵连,大家都睁大眼睛替统治者盯着别人,邻人或亲族一旦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常常会有人跑去告官。

对夏瑜的所作所为,夏三爷也可以选择假装不知,假装不知道夏瑜是革命党,他可以不去告官。但是那样做之后呢?康大叔说了:“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告官这种自私的行为折射出的恰恰是夏三爷自我保护这一卑微的要求。虽然夏三爷的做法是自私、偏狭、冷酷、没有同情心的,但这种卑微的人性也是长期以来受封建统治者毒害的结果。

三、顺民性格

“夏三爷真是个乖角儿。”康大叔是这么说的。的确,为了响应统治者的号召,夏三爷可以“大义灭亲”,不分黑白曲直,将侄儿推上断头台,用侄儿的鲜血换来自己的安稳。对统治者来说,夏三爷这样的人正是他们想要的良民:驯服、顺从、忠诚。这也是几千年来历代封建统治者想要老百姓达到的境界。

在专制制度的长期统治下,百姓无论什么时候,都会选择顺从,而不是反抗。夏三爷也是如此。

四、麻木愚昧的思想

小说中那些在刑场看砍头的“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子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民众,在茶馆里听康大叔讲夏瑜在狱中的表现的花白胡子等人,还有用夏瑜的鲜血(人血馒头)治病的华老栓夫妇。对夏瑜的所作所为,他们不理解,夏三爷也一样不理解,就连夏瑜的母亲对儿子也同样缺乏理解和认识,在他们眼中,夏瑜就是统治者所说的乱党、叛贼,这样的人被杀是活该,是罪有应得。所以夏三爷才去告官。既然认为夏瑜是在造反,那告官,就是为国除害,领赏也是理所应当的。这种不辨善恶,不分黑白,难道不是一种麻木愚昧吗?这种精神状态正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实行的各式各样的愚民政策的结果。

总之,《药》中的夏三爷是一个既可恨又可怜的人。我们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们虽然不齿他的告官举动,但他的懦弱、自私、愚忠、麻木却是在封建统治者高压统治、愚民政策的影响下形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夏三爷也是一个封建愚民政策的受害者。

参考文献:

[1]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2]王 晖.鲁迅文集[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巧用任务驱动法,提高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水平 下一篇:这个黑科技让你不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