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琵琶记》中封建伦理关系的矛盾与消解

时间:2022-04-12 12:25:58

浅析《琵琶记》中封建伦理关系的矛盾与消解

摘 要: 本文意在探讨《琵琶记》中封建伦理关系的矛盾与消解,并由此形成对作品意义的深入探究,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讨论封建伦理关系的发展概况,其次探究矛盾与消解在作品中的体现,主要包括“孝”的内在矛盾,封建家庭中的女性矛盾,忠孝的矛盾及礼教与人性的矛盾,最后形成对作品意义的现代思考,主要从封建文化的角度分析矛盾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作品中矛盾与消解的统一。

关键词: 《琵琶记》 封建伦理关系 矛盾 消解

元代南戏《琵琶记》在戏曲史上具有“划时代”①的意义,在于其艺术上的全面成熟,而高则诚对元代社会的深切体验,更使得这部作品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明嘉靖《宁波府志·流寓·高明传》载:“……太祖御极,闻其名,召之,以疾辞。使者以《琵琶记》上,上览毕,曰:‘五经、四书在民间,譬之五谷不可无;此记乃珍馐之属,俎豆间亦不可少也’。”②由此足见《琵琶记》在明代的影响,虽然明代人多对元本有改动,某种程度上对其原意有所扭曲,全然将歌颂孝道伦理作为琵琶记的主旨,宣扬封建礼教,以求迎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但是考之元本,封建伦理似乎仍是《琵琶记》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以此为基点,探求《琵琶记》中封建伦理关系的矛盾及其消解。

一、 封建社会伦理关系的概况

封建伦理内部纷繁的各项准则,以巩固封建统治为内核,形成了一个错综交织的网状结构,其间确是有矛盾因素存在的,这种矛盾自南宋以后就尤为明显。“南宋以后的三纲之说,要求臣必须绝对服从君,子必须绝对服从父,妻必须绝对服从夫。这也就是否认了臣、子、妻的独立人格,也就是要求除最高统治者以外,一切人都应甘受奴役”③,《琵琶记》正是脱胎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从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情节逻辑中,我们看到其中对于封建伦理关系内在矛盾因素的有力展现。但是,这种矛盾的存在与消解却始终无法改变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悲剧意味,这正是《琵琶记》思想内蕴深刻的体现。

二、矛盾与消解在作品中的体现

(一)人与家庭的关系

1.父子:“孝”这一元素的内在矛盾

对于“小节”与“大孝”的问题,蔡伯喈所认为的“孝”是侍奉双亲,省昏定省的古之“孝”,这更多地符合先秦儒家所崇尚的“孝”观念。《论语·为政》篇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而在蔡伯喈这里,除却奉养的要义之外,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人生追求,与其不愿为官的主观意愿是相契合的。但是在蔡公看来,这种孝仅是小节,入仕为官、立身行道才是大孝,显而易见,这是一套封建道德的理论。离家做官,所行之道,无不合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目标,在封建道德体系内部,奉养之小节必然当是服从于行道之大孝的,从统治阶级的角度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然而事实上,从宏观看,对于普通家庭关系中的父子而言,父子二者,身处“孝”之两端,父亲要求儿子做官扬名的愿望与儿子奉养双亲的目标是相矛盾的,这是由“孝”内部存在的矛盾因素所致。蔡伯喈是孝子,他渴望终养父母的意愿是依传统的孝道伦常而行的,“孝”作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念之一,是从人伦角度对人的行为起道德上的约束作用,然而最终却要服从于“父为子纲”。尽管剧本最末蔡伯喈得以庐墓守孝,并获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似使小节、大孝皆得以保全,但对“孝”的内在矛盾却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消解,子欲养而亲不在,圆满背后却止不住满纸的悲凉。

2.婆媳:封建家庭中的女性矛盾

男性主流话语背景下的家庭关系本来就是男尊女卑,而女性地位低下的事实使得整体上女性群体有着共同的命运,这是封建礼教之下女性之间天然的共性,而与此同时,正是在这种礼教纲常的内部,女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异化”,形成了复杂紧张的婆媳关系。比如蔡婆对赵五娘吃糠的误解,怀疑她背着公婆偷吃好食一出的一番说辞。相比蔡公“休错埋冤了人”的劝解,蔡婆的言语尤显婆媳关系的紧张。在猜忌误解之中,赵五娘无从申诉,“便埋冤杀了,也不敢分说。苦!”(第二十出)这是中国传统社会普遍女性的共同遭际,然而当处于同一家庭体系中,本应有着天然共性的女性却形成了排斥异化的局面,排斥的中心在于一个与她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男性,由此展现了矛盾与冲突。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忠孝的矛盾

忠与孝是组成封建伦理纲常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也是社会成员超出普通家庭之外而涉及在社会中的位置。《琵琶记》中,忠与孝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蔡伯喈的身上,忠孝二者的封建背景赋予了它们复杂的意义。忠孝的矛盾正是伦理纲常自身的内在冲突,长期存在却难以调和。作为伦理观念的“孝”,本是建立在家庭血缘之上的,一旦与世俗社会的功利教化沾染,本体性的“孝”就在现实之中被曲解,服从于皇权的绝对权威,正如皇帝以“王事多艰”、“眷兹警动之风,未遂雍熙之化”、“孝道虽大,终于事君”之由对蔡伯喈辞官之举进行驳斥,以尽忠之名约束蔡伯喈行孝之念。“这种孝也就是忠的变相……统治阶级所提倡的孝,不论大小,实质上都是为忠服务的,用来巩固他们的统治”④,孝更多地成了“‘忠’的附属品”⑤。

(三)宏观矛盾:礼教与人性的矛盾

一切伦常所约束的是社会成员,“人”在封建伦理纲常体系中应当是处于中心地位的,但是在“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封建礼教的附属,人性受到封建理性的压抑,“人”的因素无条件地服从于无情残酷的礼教,礼教对血缘亲情的牵绊也贯穿作品的始终。为了实现所谓的“大孝”,蔡伯喈不得不牺牲父子间天然的亲情,新婚夫妻适才两月便要硬生别离;为事君,就定将守孝之愿悉数斩断,从中展现的是冷酷森严的礼教对于人性的扭曲与戕害,因而其中不乏礼教与人性的矛盾。

三、作品意义的现代思考

通过对作品中封建伦理关系的矛盾的分析,对种种矛盾的展现与消解的揣摩,我们更能体会到作品所具有的悲剧意义。然而,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作品最后所体现的悲剧意味,正是人物性格、环境等种种因素相作用之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显得无可厚非。

此外,作品中的种种矛盾因素及其各自的消解,正是统一于特定的价值体系内部的,在封建伦理纲常中,大孝与小节的矛盾、忠孝的矛盾、礼教与人性的矛盾都是封建礼教自身难以消除的内在矛盾,然而,在《琵琶记》中,这些矛盾却以某种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正是这种艺术化的“消解”与本体性的“矛盾”才使得作品的思想意义得到了升华。因此,只有通过对封建伦理纲常内在矛盾的理性思考,对作品中矛盾与消解的深入探究,才能够对作品的意义形成多维度的认知。

注释:

①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41.

②侯百朋.琵琶记资料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39.

③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52.

④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46.

⑤徐蓓蓓.“全忠”未必忠,“全孝”不能孝——从《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看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VOL31(4).

上一篇:“愿意学”与“学得好” 下一篇:着眼“世界城市”北京的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