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三六九”

时间:2022-10-14 12:30:31

记叙文阅读“三六九”

〔关键词〕 记叙文;阅读方法;“三六九”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2—0082—02

记叙文是初中学生最常见、接触最多的文体,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可采取“三六九”法,即“三环六步九方面”。

第一环: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步:抓住记叙要素

一篇记叙文,一般应具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些要素交待清楚,显得内容完整,眉目清楚。

第二步:辨明记叙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即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其作用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达出来。

(2)倒叙。先写事情的结局,再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其作用设置悬念,突出中心,使行文有波澜。

(3)插叙。在记叙中有关的另一件事。其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充分,内容充实,结构紧凑。

第三步:理清行文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体现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内容联结成一个有机体。理清行文线索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1)以时间为线索。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时空、人物串联在一起。

(2)以事件为线索。以事情的发展为线索,组织材料行文。

(3)以人物为线索。以某人为线索的文章中,某人往往是文章中的贯穿线索人物,倒不一定是文中的主角。

(4)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的行踪(地点变换)为线索,把所见、所闻、所历贯穿起来行文。

(5)以感情为线索。以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行文。

第二环:掌握结构布局

第四步:划分段落层次。可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事情的发展、感情的变化、过渡划分。

(1)按时间的推移划分。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记叙文,宜抓住表示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阶段,从而划分出段落层次。

(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有的叙事文章所描述的事情不是发生在同一地点,可以从地点转换入手来划分段落层次。

(3)按事情的发展划分。有些记叙文,所述事情是曲折变化的,可按事情的发展变化划分段落层次。

(4)按感情的变化划分。有的记叙文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可抓住表示感情的词语作为划分段落的依据。

(5)按过渡划分。过渡在文章的段与段,层与层之间起着纽带作用,常见过渡有:用词过渡、用句过渡、用段过渡。可依据其连接的不同事件、不同场景及转换划分段落层次。

第五步:概括段落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有章可循,可采用以下三法:

(1)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概括段意,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

(2)概括法:有些段落没有中心句,就要抓住贯穿全段主要内容来概括。

(3)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联合概括出段意。

上述⑵⑶可采用“人+事”的格式概括,即“什么人干什么事”。

第六步:归纳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可分两步概括:“主要内容+思想意义”,即先概括主要内容,再概括思想意义。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主要内容】,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思想意义】。

第三环:深入分析探究

对记叙文的深入分析探究,可从九方面着手:

第一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1)从直接描写入手。就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入手,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2)从侧面描写入手。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3)从细节描写入手。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往往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来刻画人物。

(4)从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衬托等方法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突出人物形象。

第二方面:领悟记叙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不同,其表达作用也是不同的。第一人称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写来亲切、自然;第二人称便于抒情;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凡客观世界乃至人物内心所想的一切都能进行叙述,写来开阔而充分。三种人称各有用处,依表达的需要而定。

第三方面:分析记叙详略

记叙文的详略问题因表达的主题而定。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

第四方面:体会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可分五类:叙述、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

(1)叙述。是对记叙的事件、人物作必要的交代,以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背景等。

(2)描写。抓住描写事物的特征,辨别采用的描写方法,通过理解描写的作用来体会文章的主题。

(3)说明。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省去了许多叙述的笔墨。

(4)抒情和议论。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往往起着点明主旨、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时要善于抓住抒情和议论的句子,可在准确掌握文章的主题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方面:辨清文中照应

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周密的照应,对贯通文脉、突出中心、渲染气氛能起一定作用。有起段与题目的照应;开头与结尾照应;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

第六方面:把握关键词含义

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

(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

(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第七方面:理解悬念手法

前设悬念,后揭谜底,主题突出,情节动人。

第八方面:理解“抑扬”手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巧用扬抑可使笔底波澜陡起、摇曳生姿。

第九方面:理解衬托手法

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这种“以宾衬主”的手法运用得好,不但能使结构布局有迂回曲折之妙,而且使文章有了蓄势,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上述“三六九”法,包含着记叙文阅读和学习的各知识点,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熟练掌握此法,不仅对记叙文的阅读驾轻就熟,亦可推及到其他各类文章的阅读,供同仁们参考。

上一篇: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审视 下一篇: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