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勤工俭学 培养学生素质

时间:2022-10-14 06:38:36

开展勤工俭学 培养学生素质

【摘 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精神要求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活动是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它既是推进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过程,又是有效增加教育投入,推动教育发展的便捷途径。

【关键词】勤工俭学 素质教育 作用

1983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总则指出: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勤工俭学的开展,对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作用。

勤工俭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智能和技能,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乐观向上的态度,助人为乐的精神。学生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接触社会,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而且还可以学习一些书上学不到的知识,体验教室里不能切身感受的东西。因此,广泛深入的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可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不要造成未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普通中学生,只是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了农村和城市。由于所学的这些一般的基础知识还不足以使他们在农村和城镇的生产活动中进行新的创业,不少人就加入了四处流动的求职大军,以至带来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手可以作出几十亿种动作,它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可见,让学生运用双手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要从新的人才观出发,重新确定什么是好学生,什么是好学校的标准,彻底抛弃单纯以升学率高低来衡量学校好坏的陈腐的、弊端丛生的旧观念和做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的智慧产生质的飞跃。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加强和改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意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由此可见搞好勤工俭学工作、发展校办产业,对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学校开展勤工俭学,不要搞纯商业经营.职业班和职业学校,可结合专业试办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各项修理等行业,为国家培养劳动技术后备力量提供生产实习场地。

学校为开展勤工俭学举办工厂或经营其它项目,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按规定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核发营业执照.有关部门要积极予以支持和指导。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使教育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学校坚持勤工俭学,近年来,毕业生中有的参加了农业生产,成为农村农业技术员;有的学生由于带头进行科学种田试验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誉为种田“状元”;有的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技术骨干和部门技术负责人。我们认为勤工俭学开展的好,学校风气较好,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参加工作和劳动以后,普遍得到群众欢迎。所以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进一步开发了学生智力,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有效途径,并且在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还学到了某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第二、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利于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勤工俭学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积累了资金,获得育人、生财双丰收。对勤工俭学收益,一部分用于校舍简单维修、添置教学设备、图书,对改善办学条件,弥补教育经费不足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一部分用于教师、学生福利待遇,改善师生的生活。此外,对贫困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救助作用。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平时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量不要使他们产生特殊感。要舍得让学生吃一点苦。因为,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着娇气。娇气十足的学生将来是难有所作为的,要克服这种娇气,老师、家长光在口头上教育孩子“要艰苦朴素”,“要吃苦耐劳”,往往成效不大。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吃一点苦,因为吃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娇气”。因此,在培养学生这一方面,开展“勤俭节约”的活动,组织学生每月进行一社会活动。(如:“保护环境”、“爱我家乡”、“母亲河”等活动)由学生专人负责,各班送回收废品,进行评比表扬。其活动目的是:1、让学生养成不乱扔纸屑、保护洁净的环境习惯;2、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3、让学生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习惯。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体验劳动的艰辛,金钱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纯洁的心灵,使学生从小受到健康思想的教育。

第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不仅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高低和办学成败的客观标准,而且关系到学生毕业后能否顶用、能否受欢迎、是否有出路的问题。开展勤工俭学后,学生就有了较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了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能力。

第五、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可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充分体验现实劳作的苦与乐,感受收获的来之不易,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对学生而言,既可锻炼身体,又可进行思想教育,充实了思想教育内容,既磨炼了学生的思想意志,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更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物、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

总之,勤工俭学在培育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要开扩思路、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充分利用当地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把勤工俭学活动开展下去,持之以恒,并将它推向新的阶段,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例谈小学英语课堂的口语训练 下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