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04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篇1

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六年级劳动教育工作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总结如下: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们还将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加强劳动课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劳动课新路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组织劳动课教师认真研究教育大纲和教材,理清劳动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思想观念目标,大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及劳动态度观念的培养,努力探索劳动课教学新路子。积极探讨课程删减整和,并结合教学实践编制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劳动课教材,以不断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和形成。贯彻兴趣贯课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兴趣是小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内部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重视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三、继续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以广阔的舞台,金色的童年为主题,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继续搞好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建设,以点带面,拓宽教育范围。

2、有劳动基地,各班主任要继续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劳动基地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3、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我做爸妈的小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成绩记录反馈到学校,学生在校的劳动情况也由此表反映给家长,以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将学校劳动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

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本学期学校开设了一块开心农场,各班有一块种植地,开展劳动竞赛。

二、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本学期学生的纸工作品有二幅被选为大运会纪念作品。

(2)、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班级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班级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们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如每天包干区清洁和保洁进行被评比。

(3)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篇2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培养学生劳动意识,锻炼学生劳动能力。本学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学工作:

一、学习《大纲》,提高认识

秋季开学初,我们组织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指出:劳动 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小 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技能,在德 、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找出差距,老师们认识到:不认真地进行劳动 课教学,学生就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也就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更没有热 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健全组织

我们成立了劳动教研组。聘请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组长,两位青年骨干教师为副组长,教研组成员有各班班主任和劳动科任教师。教研组在开学初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教研计划,和语、数主要学科一样 ,同等对待,督促教师制定并落实教学计划,使之做到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进程安排合理。在教研计划中 规定,其中要检查劳动备课和作业;每个科任教师必须执教一堂观摩课,从中评选出优质课,期未进行考试、 考核和总结。

三、落实常规

抓好劳动课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我们把住备、教、辅、改、考五个教学环节,使劳动课教学同其 它学科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

教研组严格督促科任教师先备课后上课,不备课不得进教室。按照教研计划,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各年级7人次劳动观摩课,老师们普遍重视了劳动课的实践性,如废物利用手工品制作、折纸模型、烹饪,师生共同操作,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调动了积极因素,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走出教室

除开课堂教学外,我们还重视对学生进行公益劳动教育。学校与社区、敬老院保持联系,定期上门服务,受到好评。

近几年来,由于我们加强了劳动课的教学管理,重视实践,使学生既学会了一些劳动的基本知识,掌握了 劳动的基本技能,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又美化了校园,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接手担任四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要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教学中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不敢以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

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取得成绩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

三、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8-0023-06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协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也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对社会发挥的作用以及教育作为振兴国民经济这一重要国策的实施。目前新疆区域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面上表现为技能需求方式发生了变化,更深刻的是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的这些变化对新疆高等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可以使新疆高等教育发展更好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分析

1.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人才就业状况分析

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所创造的工作岗位的数量,通常用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来表示。由表1可以看出,新疆对新增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压力较小。新疆劳动力市场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总体需求也高于全国水平。新疆和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弹性基本都大于1,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新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弹性也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新疆对大学生的需求缺口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十来年,新疆增加的人口几乎都是劳动力人口,但是,就业人口数量却远远低于劳动力人口的增加速度(如图1)。从而使得新疆劳动力市场在供求总量上是一个供过于求、存在一定就业压力的市场。

由此可见,新疆劳动力市场总体就业存在压力,但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

2.新疆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变化的关联分析

为了反映出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笔者选取了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从业人员数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一段时间内的从业人员数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而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是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反映。

表2显示的是新疆自2002年以来的相关数据统计。通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与劳动力市场(从业人员数)的相关系数为0.964,统计结果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劳动力市场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新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也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扩张,新疆高等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相适应。

3.未来新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预测

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人才的关系时,不约而同地都借鉴采用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武汉化工学院杜昭明教授提出的含独立人才因子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对新疆人才资源需求状况进行短期、中期预测。为研究经济增长与人才需求的关系,预测人才需求,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改造,增加一个变量R为投入人才量,将上式改造为:模型中L为投入劳动量,为产出量;为技术进步水平;L为投入劳动量;K为资金投入量;参数和称为弹性系数,为Y对L的弹性系数,又称劳动投入弹性系数,为Y对K的弹性系数,又称资本投入弹性系数。表4给出了1991-2009年新疆经济发展及从业人员状况的统计数据。

本文采用ADF(Augmented Dickv-Fuller)检验法,利用EViews5,0统计分析软件,

通过Eviews5.0对上述变量LNY、LNR、LNK的进行检验,存在因果关系,即LNY是LNR变化的Granger原因,LNK是LNY变化的Granger原因。

利用样本数据结合SAS软件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线性化函数线性化方程Y=ALαKβARγeμ做OLS参数估计,得到以下回归方程:1nYt-lnYt-1=0.28696(1nRt-1nRt-11)+0.27369(1nKt-1nKt-1)

2t=3.61,VIF=2.69843,R=0.939,F=100.03,DW=2.03,IOA=0.108

可以看出,变量的显著性和方程的显著性极高,拟合优度也很好。方差膨胀因子Vlf=2.69843

将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转换,得出人才需求预测模型为:

R=EXP(1nRt-1+(1nYt-1nYt-1)-0.27369(1nKt-1nKt-1)/0.28696)

运用上述系列模型对新疆2005-2015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总量进行预测(如表5)。据预测结果2005年和2010年新疆人才需求量分别为137.9万人、186.7万人,与2005年及2010年新疆从业人员人员中大中专以上学历人数126.66万人、176.48万人基本吻合,说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准确率。据预测,到2015年人才需求达247.1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0.1%,比2010年人才需求要增加60.4万,年均增长6.4%。以上预测结果的分析表明。为确保新疆经济快速增长,首先要扩大新疆人才数量,形成与经济增长需要相适应的合理人才比例,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时期,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则更加明显,就不能过于片面的追求人才数量的扩张而忽视了人才质量的提高,这样是不可能真正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的。

二、现阶段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失衡分析

近年来,虽然新疆的GDP一直保持强势的增长,但对劳动力的吸纳总量一直表现疲软,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的毕业生进入市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总量失衡进一步加剧。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完善。造成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匹配度差

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并未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真正形成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面向社会进行资源交换、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元化筹措经费的新格局,进而使高等教育形成多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各阶层需要的,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和提供各种方式服务的开放性体制。政府主导的办学主体在新疆高等教育中占极大比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和不完善,造成了高等学校办学缺少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错位,相互失衡。虽然从长远来看,新疆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在短期内却形成了区域的“教育过度”。如此一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无法应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反而还加重了就业的负担。

2.劳动力市场转型期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变化滞后,相互失衡

新疆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失衡体现在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不同处境,因为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很大,总体上表现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局部的相对的“教育过剩”问题,有的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社会需求旺盛;而有的学科和专业毕业生则供过于求,出现过剩状况。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存在较大偏差。

在“十一五”期间,新疆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二、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提高,这对新疆劳动力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新疆高等学校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供给却很有限,造成部分专业人才的紧缺。

此外,新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失衡。据新疆教育相关部门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新疆高校专科毕业生总体上不到一半的就业率,专科、高职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本科生就业率低于70%,本、专科层次的人才出现“就业困难”状况。

3.新疆高等教育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形成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

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失衡,高等院校多集中在自治区首府城市,如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市有普通高校高等学校16所,拥有学生124467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区没有一所高等学校。造成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地方接受毕业生多,出现高层次人才局部过剩,而经济不发达,人才稀缺的地区接受毕业生越少,出现人才严重短缺。地区性人才失衡的形成,从深层的原因讲,固然是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所致,但它与人才市场的二元分割以及高等教育信息不通畅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对策与建议

1.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劳动力市场所处的水平,通常是由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水平决定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就是随着第一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一方面新增劳动力主要涌向第三产业,另一方面第一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开始释放出来,逐步转移到高层次的第三产业部门就业。教育以其层次和类型实现对劳动力的甄别配置功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是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结构。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此外,高校分工不明、定位不清的现象依然严重。新疆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及院校类型应当更加多样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与特色。近年来新疆高等职业院校、民办高校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但是其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状况令人忧虑,培养出的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较弱。因此,在探索更加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现有的多种高等教育形式进行改革完善,促使其找准在劳动力市场的目标定位,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2.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由卖方向买方的转变

在中国具体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条件下,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不均衡,导致高等教育供给压力的加大及人力资源闲置,即所谓的“教育不足”和“教育过剩”。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很大,总体上表现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局部的相对“教育过剩”问题,如某些学科、某些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少,就业很不理想,这种情况说明劳动力市场正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买方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需由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而高等学校则只有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才会赢得劳动力市场的青睐。为了培养新时期新疆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各高校应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变动,准确地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现实因素对专业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以培养出适销对路、宽口径、厚基础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实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加大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实现新的发展。应大力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特色学科专业。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新疆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性特色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新疆高等院校应立足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色,合理调整和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积极开设面向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输送各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建立高等教育市场化评价与反馈机制,增强与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适应性

建立市场化的高校评价与反馈机制,增加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度。从完全市场均衡可知,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度,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因此,建立市场化的高校评价与反馈机制,可以促进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当然,在根据劳动力市场反馈信息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招生计划调整时,还应参照当前新疆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并通过预测新疆未来可能的产业结构政策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合理修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协调发展。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篇4

近几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联合国总署在人力资源的开发报告中表示,全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主要依托的是人力资源,只有一小部分是依托国土资源。事实证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源提供支撑。在21世纪经济、科技、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人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大国,更应重视其发展。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研究,目的是使我国经济在人力资源提供可靠保障的基础上得到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1经济增长下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素质、就业率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并没有跟得上时代需求。比如,人力资源素质低的情况。据调查我国人力资源总数占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居世界首位。而人力资源中文盲总数占了世界文盲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大大降低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企业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单位,其管理人员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仅为十一年。这就表明有一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其原因是我国教育投资难以维持庞大的人口总数。又由于我国生产力的限制,生产技术、工艺、使用设备以及人员管理办法等缺陷,始终拉扯着生产劳动的效率。而应该为生产技术、工艺、使用设备等缺陷做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竟然有将近一半的工作任务不处于饱满状态,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技术性浪费,使得生产力因科技发展缓慢而处于劳动效率低下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2经济增长下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21以科教兴国为意志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力资源开发必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发展特色的道路。然而这一道路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科学教育作为保证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的前提,让全体社会成员达成共识形成思维意志。其次,根据我国的经济情况,还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进行控制,使人力资源的开发道路求质不求量。作为其开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教育,要使其开发产物科技切实地应用到生产力之中,为我国经济增长下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行动的方向。

22以投身教育事业为基础

人口增长快是人力资源教育投资不足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人口众多已经不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建设。这是因为劳动力各方面素质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又因其素质不高的劳动力人口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经济发展速度。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教育内涵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开发。具体措施为增加政府从最基本的基础教育开始增加投资力度,使人力资源中占大部分的未来劳动力具有较高素质。不光政府的教育投资力度需要提升,社会各界的办学形式更是要遍地开花。集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发展教育建设,让更多的适龄儿童走入校门。从而使我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与发达国家持平。对于已经在早年教育中落下的成年劳动力,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来实现,进而全面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劳动力的素质。

23以提供就业机会为手段

劳动力大量失业不仅会拉慢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还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要解决人员失业问题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来解决。扩大劳动力的需求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空缺,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措施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像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商业等第三产业都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闲置的劳动力得到就业机会。再有就是实行就业培训制度,使培训、就业分开来实现。具体就是走从开始的待业到培训到实现就业这一路线,使闲置的劳动力“动起来”。还可以通过企业与劳动力“双向选择”的方式,增加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提升利用率。除了对劳动力就业采取提供岗位的方式外,人力资源中技术人员的利用情况不足也是导致其开发失效的原因。对那些具有较强研究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要为其提供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使其研发出具有高新技术的生产力设备以实现自身价值。这样一来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就都能投入到经济发展的建设中去,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稳态增长。

3结论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篇5

一、 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增长快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省总人口达4596.6万人,居全国 12 位、西部第 3位,其中农村人口为 2978.6 万人,占总人口的64.80%[ 1 ]。云南农村人口中 16~20 岁的占8.02%,与全国相比,农村人口中低龄劳动力比例偏大,这意味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人力资源数量的稳定上升。

2.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总体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的发展。一是文化素质较低。全省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尤其是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更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53.8%,未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 85.7%。在 6 岁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重超过 75%;二是思想素质较低。云南地处边疆,大部分农村人口居住在交通闭塞、发展缓慢的山区,农民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以维持基本生活,小农经济思想观念浓厚;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和形式单一,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创新精神。三是技术素质、管理素质较低。仅有 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不高,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 ]。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与培训,缺乏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四是身体素质较低。由于全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条件不佳、医疗卫生设施落后、住房条件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提高。

3.农村人口就业结构调整慢,就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是人力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由于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年轻有技能、有文化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仍然保持传统的就业形式。2008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省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 78%,虽比 2000 年下降 5.49 个百分点,但仍然是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的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 9%,比 2000 年上升 1.1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 13%,比 2000 年上升 1.32 个百分点[ 3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近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及其变化,一是就业结构调整缓慢,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幅度不大;二是就业结构不合理,三个产业的农村人口就业比例失调,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仍然过大,农村就业结构仍是典型的传统型。从 GDP 构成和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角度来看,2010 年全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105.81 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223.93 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890.40 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5.3∶44.7∶40.0[ 4 ]。2010年末全省城乡总就业人数 2765.9 万人,其中:第一产业 1671.3 万人,第二产业 348.6 万人,第三产业 746.0 万人,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结构比为 60.4∶12.6∶27.0。全省现有的人力资源就业结构不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利用率低

2010 年云南省 GDP 总值为 7220 亿元,仅占全国总量的 1.8%,人均 GDP 居全国倒数第三,农村人均年收入为3952 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6065 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为 4.07,而全国城乡差距指数为 3.23[ 5 ]。由此可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农村人口多,加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就业难。2010 年云南农村人口为2978.6万人,农村整半劳动力占农村常住人口的67.2%,富余劳动力达 811.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40.6%,其中,昭通市 149 万人,红河州 77.4万人,曲靖市 70.76 万人[ 6 ]。由于劳动力多、素质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开发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慢、转移难,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率低。

2.农村基础教育落后,职业教育基础薄弱

近年来,云南农村教育事业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欠账多,政府投入经费有限,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严重短缺。2010 年云南省完成教育支出374.8 亿元,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 16.4%,教育支出中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经费较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7.8 年,而云南省农村人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6.5 年。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知识更新速度慢,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较为重视,但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着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思维定势,加之农村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低,招生困难, 教育质量不高。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地方经济不发达,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偏小,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

3.农村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

云南各类优质人才 51%聚集于昆明、玉溪、曲靖等滇中地区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就业人口思想意识较为落后,科学文化素质低,掌握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少,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

4.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力资源身体素质较低

人的健康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某个地区劳动人口持续工作的状态和时限[ 7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云南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一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费逐年下降,政府投入比例偏小;二是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支出;三是农村医疗设施简陋,农村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差,影响农村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 云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挑战

(一)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云南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快速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角度来看,农民增收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90 年至 2010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 10.6 倍,而农村居民仅增长 8.1 倍;城乡收入差距由 3.09 倍扩大到 4.07 倍,城乡收入的绝对差额增长了 11.82 倍。近年来,云南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城乡差距仍然是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城乡消费支出差距也在不断拉大。1990年至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 7.15倍,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增长 5.65 倍,城乡消费支出差距由 2.58 倍扩大到了 3.25 倍,城乡消费水平绝对差额增长了 8.1 倍。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不仅在消费数量、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还在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差距。云南省不仅自身的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也相差甚远。2010年云南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5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6.8%。目前云南城乡收入差距为 4.07∶1,而全国城乡收入差距为3.23∶1。云南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3.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8.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仅存在差距,而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

1.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云南经济稳步增长,2006~2010 年全省GDP 总量由 4001.87 亿元上升到 7220.14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7817元上升到 15749 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10070 元上升到 1606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2251 元上升到 3952 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 62.3 亿美元上升到 133.68 亿美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岗位的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的加大,都将为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供坚实基础。

2. 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开发条件

云南有着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富余劳动力达 811.8 万人。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为农村亟待开发的庞大劳动力资源创造了极好的开发时机和条件。

3. 农村教育的统筹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农村教育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待开发的农村人力资源赢得较有利的开发条件。同时,随着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将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给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挑战

1.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林、牧、渔业所需的劳动力规模将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会被闲置,仅仅依靠发展传统农业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而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又不断提升,直接导致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那么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将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经济转型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城市和乡村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当前云南经济结构属于资源型结构,较为单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高,科技含量较低,技术和人才缺乏,过分依赖不可再生资源,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将加速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关键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更多地依赖劳动者素质和对新技术的掌握。如何有效地提供与之相应的人力资源,是对当前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严峻挑战。

3.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育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当前云南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失衡,导致了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虽然现在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但是由于受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占有的教育资源远远多于农村,使得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这对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三、 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背景,坚持以人为本,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为中心,强化人力资本功能,坚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开发与质量开发相结合,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科技意识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需要改变当前农村的面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更新意识,逐步普及现代文明,让广大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逐步创建学习型农村、学习型家庭,使广大农民不断吸收新思想、新知识,真正树立“知识致富”、“科技致富”的理念,掌握并运用各种现论知识来指导生产劳动,增强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农民的潜能。

(二)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云南农村教育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是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开发的重要举措。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力求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二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合理规划和配置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增强农村师资力量,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让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待遇,以体现教育公平;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级政府应重视并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县、乡、村三级农民科技和教育培训体系和基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同时,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输出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务工技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三)着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分层次、分区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分层次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梯级开发是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一层次应对各村支部、村委会及党员中表现突出的农民进行培养,着重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成为新型的现代农村基层管理人才;第二层次应培养大批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服务业等方面的带头人,把他们培养成为农村现代乡土人才和骨干;第三层次应全面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为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应根据云南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状况实施分区域开发。针对昆明、曲靖、玉溪等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意识的培训,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鼓励拥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的农民自主创业,同时结合小城镇建设需要,有效地进行就地转移培训,加快当地城镇化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针对大理、红河、楚雄、普洱等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应结合当地骨干产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专业技能培训,加速劳动力资源的就地转移,有效地支持地方经济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同时向省外发达地区开展转移培训,输出一定的富余劳动力;针对西双版纳、昭通、怒江、迪庆等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生物等资源和产业优势,集中对农民进行相关产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加快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开展转移培训,向昆明、曲靖、玉溪等地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四)坚持整体开发策略,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篇6

[关键词]新晋察冀边区;社会教育;劳动观念的重塑

抗战时期,社会教育作为中共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实施这一政策的方法是以乡村村落为单位,以冬学、识字班、小先生制、黑板报和读报组等为组织形式,其目的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动员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投身到抗日战争及社会经济建设的洪流中去。关于晋察冀边区的社会教育,以往研究过渡注重了对扫盲教育的研究,而忽视了社会教育与民众生产的互动关系。事实上,晋察冀边区的社会教育既是识字扫盲教育,同时又在与边区生产的结合过程中,对民众传统劳动观念实现了改造,推动了边区生产的发展。本文以晋东北部分县市为中心,对社会教育与抗战时期边区民众劳动观念的重塑等问题进行论述。

一、问题的提出

晋东北地区作为边区最早开辟的地区,民众多以农民为主,他们是边区生产和战时勤务的直接承担者,甚至是其子女也不得不因生活问题,而参与一定的劳动,从而也影响了民众对于边区社会教育开展的态度。费孝通先生在有关传统中国农民社会的论述中曾指出,“在一种匮乏的经济中,很少有人能有足够的闲暇来学习。务农是中国人的主要职业。农民们在土地上的劳动耗费了他们的精力,劳动时间漫长而难熬,并且只能从中得到很少的收入。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希望有长期闲暇的。”[1]抗战初期,边区物资的匮乏,军队补给的短缺;相持阶段后,日伪对边区的疯狂“扫荡”更使边区生产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抗战的一切,生活的一切,实质上都是农民所给。”[2]实行“抗战教育政策”的边区社会教育,在对广大民众进行智识启蒙的同时,如何“与生产相结合”是边区在开展社会教育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为了能够切实解决根据地军民面临的生产生活困境,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然而边区面临着另一问题即民众对生产劳动的传统认识。由于世代生活在深山大沟里,长期与外界缺乏沟通,经济文化的落后,更是加重了民众的愚昧无知和思想保守,民众头脑中仍保留着传统的劳动观念,“生产劳动是下贱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轻视劳动的观点尤为严重。[3]不少民众对于儿童进行生产教育很是不理解,认为“进行生产教育是两败俱伤,年小的孩子能生产什么还不是消费念书时间,念书也识不了字生产也学不了知识,就愿意让儿童在家帮忙做工。”[4]这些旧观念的存在,必然会成为提高民众劳动积极性的障碍,制约了边区生产教育的开展,以致影响边区生产运动的推动。更新边区广大民众的劳动观念,扫除民众对生产教育的质疑,也是社会教育在谋求与边区生产良性互动的过程中,不得不认真对待的另一深层问题。

二、社会教育与边区生产在实践中的结合

边区开展的社会教育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实际,通过设立各级社教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不脱产的教育,使民众在不耽误生产的条件下得到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谋求社教与边区生产的有机结合,以“造就一大批既有民族觉悟,又掌握一定的抗战知识技能,同时又是生产能手的人。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握锄,召之能打仗,散之能生产。”[5]

晋东北地区开展社会教育工作中,社教组织者根据农村分散聚居的环境,使各种社教组织在教学时间和组织形式上,都适合边区民众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首先,在时间设置上,掌握农村生产“四时忙闲不一”的实际规律,社教工作者对民众多是利用生产的空闲时间,灵活机动地开展教育实践,做到“大忙不学,小忙少学,农闲多学,雨天、雪天集中学,晴天利用田间休息、午间休息和夜间休息时间学。”[6]在这方面上,较为典型的是繁峙县。繁峙各村在教育与生产结合中,一般采用集体与分散两种办法:“集体教育”多半用晚饭后很短的时间,排演有关生产内容的歌剧或秧歌舞,或利用街头吃饭的习惯,举行“饭碗会议”式的教育,内容多以政治和生产问题为主,识字教育较少;“分散教育”即拨工队的田野教育,常带报纸或者宣传品或日用百字文,休息时就进行学习。[7]其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通过小先生制、巡回识字牌、地头教学等多种形式,由教师或干部等对民众实行巡回教学,多方迁就农民的生产时间,以方便边区民众学习的便利。

正如1941年的《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中所指出的:“只是给人民群众以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必须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8]社会教育与民众生产的结合,不单是通过时间和形式上的结合,解决民众学习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将生产相关知识等纳入社会教育中,实现教育与生产在实质上的结合。

在社教的教材编印上,适当增加浸种、施肥、防除病虫害等生产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农民是最讲现实的,因此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开始,一定要使他亲眼看到现实,才相信你的话,才能够接受,乐于接受,不然尽管你讲得天花乱坠,一切都等于纸上谈兵,毫无作用。”[9]边区的《生产课本》曾讲有关麦子不浸种容易生黑疸的问题。由于教员多未参与过生产,民众对其所教内容也颇为怀疑,认为“编书的人,又没种过庄家,懂得什么治黑疸!”教员为使民众接受浸种的常识,“亲自种了两片麦地,一片浸了种,一片没有,更写了牌子标出来。快收割时,村里人都来察看,没浸种的仍有很多黑疸,这样农民才真正相信浸种的好处。”[10]除了在教材内容上,社教工作者也借助社教组织对民众进行生产经验的传授。在民校里进行生产教育,“村干部将报纸上的经验向群众介绍(多利用群众报),区干部也随时进行教育调查研究并给各家做生产计划,认识更加提高了”。[11]

边区社会教育在与民众生产活动的结合中,注重学习内容、时间和教学形式安排等的实效化,不仅解决了广大民众的学习问题,同时也使社教工作深入民众生产生活中。“从前群众对生产上是老一套的办法,不组织计划。今年生产每家都有周密的计划,会挤时间(如玉茭地拉草都是利用早晨来完成,上山刨地捎着背粪)。”[12]这正是边区社教与生产在实践中密切联系,推进边区民众生产知识和技能增进的结果。

三、社会教育与民众劳动观念的重塑

为了广泛号召根据地民众开展生产,早在1939年就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旧观念改为“万般皆下品,唯有劳动高”。[13]1943年的《解放日报》更是发表了《建立新的劳动观念》社论,强调清除广泛存在于民众中的旧的劳动观念,如“劳动是苦事,劳动者是没有快乐和幸福的”,注重新的正确的劳动观念的树立。[14]在中共中央及陕甘宁边区的影响下,为切实推进大生产运动的开展,扭转边区抗战的困境,晋察冀边区在生产中依托社会教育注重对民众劳动观念的革新,借此提高民众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晋东北地区各县通过表彰劳动英雄,改造“二流子”等,改变边区民众对于劳动的旧有认识,重塑民众的劳动观念。1943年11月25日到12月1日,五台县召开县级劳动英雄模范工作大会,对生产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各类英模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具体有劳动英雄董五、模范教员刘贵和等,并着重借助各种社教组织宣扬劳动模范事迹和加强民众观念的教育。边区通过劳动模范大会,对各个领域的劳动英雄进行表彰,肯定劳动英雄的地位,其动机就是在民众间营造出“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幸福的,也可以成为英雄”的社会风尚,教育和引导民众转变对体力劳动的认识,树立新的劳动价值观念。对于文化素质低下,对政治任务将信将疑的群众,典型的力量可以起到树立信息和鼓舞勇气的作用。[15]通过劳动模范大会,对劳动典型的树立,在边区乡村中广泛地进行着思想改造,使民众意识到“在这里,劳动就不是苦事,劳动的结果,对于自己,是丰衣足食,过好光景,对于民族,对于全国人民,是争取抗战的胜利与民族的解放,劳动应该被看作是愉快的,以至于光荣的。”[16]受到劳模大会的影响,民众纷纷反映“咱们明年也得向人家学习”,“英雄模范真光荣”。[17]

鉴于民众对儿童进行生产教育的质疑,晋东北各县社教工作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民众认识的转变。五台县模范教员刘贵和实行了学校生产与帮助家庭生产的方法,“早晨上课,白天利用地里生产的间隙进行温习,并由大学生教小学生”。就农业生产来说,“23个学生只有13个勉强拿动?子,开下了六亩半的荒,打下莜麦7斗多。”[18]繁峙县通过座谈会的方式由民校教员对民众说服教育,并指定个别民校示范吸取经验,从而推广至其他区,各区依据自身特点形成了“割草打柴”、“拾粪搬蘑菇”、“养鸭喂羊”等不同生产教育的中心。[19]各地儿童生产教育的推广,通过学校的集体劳作,培养儿童劳动的习惯和技能,不仅儿童入学可以念书,在学校中得到的生产收获还供给家中一大部分,减轻了群众对于儿童念书文具方面的负担,改变了民众先前对边区推行生产教育的误解,调动了民众生产和输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如“学生不是拾粪就是割草,学校里还集体种了一块菜园,今年上学用的笔呀、纸呀、本儿呀……什么也不用家掏钱了,他们自己都解决了,眼下的学堂真不错啊!”[20]

“二流子”又称懒汉,在晋东北地区普遍存在,他们“懒惰、欺骗、说谎、、盗窃,是败坏社会风气的罪魁祸首”。[21]边区主要是以群众式的说服教育来进行“二流子”的改造。通过在各地黑板报上登载劳动模范和懒婆懒汉的消息,群众往来间就熟悉这些消息,以此羞辱和说服教育“二流子”。对于那些经劝说还不生产的懒汉,社教工作者就编排相关曲子,各村到处传唱唱着:“懒汉懒婆,光吃不做。”懒汉在这样的浪潮里是没有存身的余地的,很多懒汉听到人们笑他,歌唱他,便哀求地说道:“不要唱了,让咱们也积极起来吧。”22仅五台高洪口一村,改造了杨三忙、刘仁义等四个懒汉,还有一个孟大女懒婆,使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并参与到生产实际中。[23]边区对“二流子”的改造,“不但增加了劳动力,而且消灭了坏人坏事,取得了人民的拥护,巩固社会的安定。”[24]

边区通过表扬先进、改造落后的方式,来教育和影响民众树立新的劳动观念,向乡村社会传递了新的社会风尚,激发民众生产的热情和积极性,为边区抗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结语

晋察冀边区社会教育的基本诉求是扫除文盲,推广农业生产和卫生保健的科学知识,改造旧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而给乡村民众以民族革命意识,动员民众参加以至坚持抗战。通过上述介绍,笔者认为,抗战时期边区的社会教育在寻求与边区民众生产有机结合上是很成功的,即通过社会教育使根据地民众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劳动热情以及对中共所倡导新的劳动观念的认同有了很大的提高。

首先,社会教育实现了与边区生产活动的良性互动。社会教育以进行“不脱产的教育”为依归,多方迁就乡村民众的生产实际,并与乡村各种生产组织有效地结合;在社会教育内容上传授乡村切实需要的生产知识,以提高民众的生产知识与技能,改善边区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以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灵活机动的方针策略,社会教育在生产与扫盲之间寻找到一种互利机制,实现了教育机会和受教群体的大规模增加、基本生产知识的普及,推动了边区生产的发展,加速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其次,社会教育的开展重塑乡村民众新的劳动观念和认同感。对于劳模一类的积极分子,曾指出,劳动模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三个方面。[25]在开展生产教育的过程中,社教工作者充分利用边区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借助民众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来引导民众,促使民众劳动观念的转变和行动的自觉。对于“二流子”之类的落后分子,边区借助黑板报登载劳动模范和懒婆懒汉的消息等,以此羞辱和说服教育“二流子”,使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并参与到生产实际中。对于处在落后封闭状态的边区农民而言,共产党进行的各项社会改革运动无疑于一场启蒙的过程,不仅将许多新的事物、观念和制度引入乡村社会,还清除了常年积累在他们身上的旧风气。边区政府依托社教工作的展开,通过说服教育和政策性引导,使乡村民众对其所处境地能够有个清楚的认知,并逐步向边区政府所期望或者说抗战工作所需要的方向行进。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2]《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52、653页。

[3]《实施生产教育的意义》,《晋察冀日报》1943年5月6日。

[4]《繁峙县教育工作总结》(1943年),1-7-2,繁峙县档案馆。

[5]肖效钦、钟兴锦主编:《抗日战争文化史(1937―1945)》,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

[6]山西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教育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21页。

[7]《繁峙在大生产中教育工作也活跃了》,《晋察冀日报》1944年9月9日。

[8]《解放日报》1941年9月11日。

[9]刘松涛:《农村中破除迷信开展生产卫生工作的经验》,人民教育社编:《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片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

[10]刘松涛:《农村中破除迷信开展生产卫生工作的经验》,人民教育社编:《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片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51页。

[11]《关于后坪村综合性典型总结》(1944年12月),1-8-25,五台县档案馆。

[12]《关于后坪村综合性典型总结》(1944年12月),1-8-25,五台县档案馆。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年谱》(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14]《建立新的劳动观念》,《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4月8日。

[15]刘荣刚:《中央苏区政治动员述论》,《党史文苑》1997年第1期。

[16]《建立新的劳动观念》,《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4月8日。

[17]《中共五台县委关于群英会的简洁及今后工作的决定》(1944年),1-8-3,五台县档案馆。

[18]《模范教员刘贵和》(1944年),1-8-15,五台县档案馆。

[19]《繁峙县教育工作总结》(1943年),1-7-2,繁峙县档案馆。

[20]《北岳区生产教育的活跃》,《晋察冀日报》1943年8月4日。

[21][美]哈里逊・福尔曼著,熊建华译:《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22]周而复:《晋察冀行》,阳光出版社,1946年版,第80页。

[23]《1945年宣教文联工作总结》,1-7-17,五台县档案馆。

[24]《选集》(第五卷),沈阳:东北书店1948年版,第772页。

[25]《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4页。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篇7

关键词:人力资本 教育结构 经济结构 收入分配 教育投资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从产生伊始就与人类谋求物质资料的劳动联系在一起,与人们的经济生活密不可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越发优越的物质条件,对教育的要求也越发强烈;另一方面,教育通过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及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越发显著。因此,两者在实践应用领域的关联维度不断拓展、合作向度不断强化。

一、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发展

(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决定因素。首先,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保障和所触发的教育需求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直接物质动力;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第三,经济体制决定教育体制,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都需要依据经济体制的要求而确定。

(二)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力主要在于:第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通过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来提升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第二,教育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首先,高校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直接生产科学技术。此外,教育可以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实现科技的再生产。

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经济增长的内涵

经济增长是传统经济学的关键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就业人数增加、资金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引发的经济规模和数量的扩大,主要是劳务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在实际应用中,鉴于物价变化和人口增加的影响,也将经济增长解释为在一定时期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国民产值增长率。

(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虽然具体数据有差异,但都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代表性研究主要有:(1)前苏联学者斯特鲁米林的研究。他依据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论述,提出了劳动简化率概念,借此可以计算出工人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提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最终算出因教育程度提高而产生的经济价值比率是30%;(2)美国学者舒尔茨和丹尼森的研究。舒尔茨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借助教育资本储量(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分析法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他通过对1929年与1957年教育投资总额的历时比较,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丹尼森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率的考量,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是35%。

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联

(一)教育结构的类别与属性

教育结构是指教育体系各个部分的组合方式及比例关系。在纵向上一般可分为四级,即初等、中等、高等和研究生教育,该结构与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密切相关;在横向类别上可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专业结构上可分为文、理、农、工等,教育的横向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紧密相关;在形式结构上可分为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以及公办与民办教育,形式结构与国民经济的消费与分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相关;教育的布局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区域布局、教育的区域历史沿革、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受国家政体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制约。

(二)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经济结构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国民经济系统各部分的组合比例和联系方式。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改革调整受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同时,教育结构也会影响经济结构,促使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具体表现为:第一,一定的教育结构培育出相应的劳动力结构,即教育的水平结构制约着劳动力水平结构的形成,教育的科类结构制约着劳动力工种和岗位类型结构的形成,教育的区域结构影响着劳动力区域结构的形成。这些最终作用于经济结构。第二,合理的教育结构是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发展教育事业和调整教育结构可促使劳动力结构符合经济增长对不同文化素养、技术水平和工种类别的劳动者的需求。

四、教育与收入分配的调控

(一)教育与个人的收入

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文化技术水平,改善其劳动质量,从而提高其未来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首先,教育影响个体的有形收入。个体的收入一般取决于其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而劳动的效率和效果取决于个体受教育的结果。这种收入通常以有形的货币表现出来。对此,美国学者所作的相关实证研究证明了个体收入与其所受教育年限的正相关。第二,个体受教育的结果也会改变其生活方式,改善其生活质量,使他们获得诸多无形的非货币收入。比如:消费行为的改变、理财能力的提升、工作环境的改善、家具管理方式的改进、医疗支出的节省、子女学习的收益、个人情趣习惯的转变等。

(二)教育与社会收入分配

依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能力和工作的效益,从而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因此,扩大社会各阶层受均等教育的机会,将有助于改善社会下层人士的不利处境,缩小社会贫富分化的距离。通过教育改善弱势群体的收入状况,关键是为社会各阶层的子女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具体途径是:一方面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更多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采用奖贷助学金等方式为困难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总之,发展教育事业既有利于个体提升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增加收入,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又能促进经济增长,提升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源总量,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五、教育资源的使用与分配

(一)教育投资的来源与分配

教育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系统,通过外界对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的输入,经内部运作后产出教育效益。其中教育需求反映了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对教育的要求和期待,一般会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教育资源是整个社会用于教育领域的所有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合,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就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来源于国民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占主体的国家教育投资;二是企业的教育投资;三是个人的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比例一般依据系列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来确定:常用静态指标主要是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及财政支出的比重,它们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教育投资和国民经济的绝对比例关系;为了反映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还需引入相关的弹性动态指标。教育投资的变化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伴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教育投资的超前增长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超前增长的幅度伴随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减缓至趋于稳定或接近同步增长。教育投资的分配一般依据两大标准进行:一是教育投资的使用性质,即教育事业费投资和教育基本建设费投资;二是教育结构,其基本依据是学生数量和生均经费。

(二)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

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是指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比例。采纳绩效管理手段,即减少单位产出的投入量和增加单位投入的产出量是提高使用效率的基本手段。具体措施是:第一,开展教育成本核算。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个学生平均所需耗费的全部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教职员工的费用,如工资、福利等,全部教学费用,相关办公费用,教学资源费用及固定资产折旧费等。第二,发挥学校规模效益。适度的学校规模是最佳发挥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保证,适度规模是指学校的学生、教师和物质设备之间的比例结构处于一种最佳状态,此时学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张斌贤.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开展劳动教育的总结篇8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界定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概念。在我国,学术界对人力资源概念的界定一直存在分歧。许多学者在做研究时常常混淆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人口及人力资本,把它们简单地等同于劳动力人口,却忽略了人力资源的异质性。因此,有必要重新明确这几个概念。

1.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源是相对而言的。前者侧重考察人口的量,后者既考察人口的量又考察人口的质。

2.劳动力人口主要考察劳动力的数量方面,它把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看成同质的;而劳动力资源则是劳动力量和质的统一,承认劳动力的异质性。

3.广义人力资源无年龄限制;而狭义人力资源,即劳动力资源,必须是有劳动能力且在“劳动年龄”内的人口。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看作第一资源,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可持续性原则。指标体系设计要兼顾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保持其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协调发展。

(三)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统计数据获取的可能性,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和应用的可行性。

(四)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注意行业内、行业间、地区间和国家间指标数据的可比性。

三、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内容

(一) 人力资源开发指标

1.人力资源现状指标

(1)反映现状的数量指标:人力资源总数,人力资源经济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劳动适龄人口变动统计,就业统计(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就业),失业统计(包括显性和隐性失业),就业和失业率、平均失业持续期,职工工资总额及福利水平,平均(实际)工资,工资率及基尼系数等。

(2)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指标:平均预期寿命,文化构成,成人识字率、文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各种专业职业技术人员的比重等。

(3)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的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的自然、地域和社会经济结构。自然结构包括性别和年龄结构;地域结构包括其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结构、行政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教育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及收入结构等。

2.人力资源存量核算

人力资源存量核算一般采取估算方法,通常将现有劳动力资源分类,按照各人力资本特质加权求和。由于我国劳动力认证体系不完善,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且我国统计体系在人力资源核算方面存在欠缺,一些反映人力资源特质的数据(如技术等级、职称)不能确切反映人力资本存量及其贡献。因此,采取下述估算方法:将自然人力看作基准劳动力,权数为1,把各种劳动力折算成自然人力加权求和,即:

HR=∑(Pi.Ni)

其中,HR为人力资源存量,Pi为第i种教育层次的劳动力人数,Ni为第i种教育层次劳动力折算成自然人力的折算系数,即第i种人力资本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与自然人力平均工资之比。

3.人力资源投资指标

(1)健康投资及维护指标: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数,社会保障覆盖率,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和福利设施的数目,卫生保健费,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个人医疗、保健支出总额,卫生机构、医疗设施及医务人员的数目,卫生产业占GDP的比重,恩格尔系数等。

(2)教育培训投资指标:教育事业支出总额,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或GDP)的比重,人均教育事业经费,文教娱乐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各类教育投资增长的数量及比率,科技投资占GDP比重,科技三项费,科学事业费,各类教育机构的数目、各类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及教育投资收益率,教育结构、专业设置等。

(3)迁移及信息收集指标:迁移方向及人数、迁移投资及收益、劳动力流转率。迁移投资包括宏观层面建立的针对流动人口的职业信息服务机构及相应的管理成本,流入地公共设施的改造,及为引进人才所支付的各项补贴及承担的相关费用;微观层面包括迁移者自身所支付的劳动信息咨询费、交通运输费、安置成本及离职成本等。迁移收益为由人力资源合理流动而带来的地区经济发展、企业效益提高及个人的比较利益。

(二)人力资源配置指标

人力资源配置指标:不同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劳动力资源在不同部门、所有制、行业、产业、地区、企业间及企业内部的分布、余缺状况及、其他生产资料的组合状况及对不同部门、所有制、行业、产业、地区及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各类人才供求信息等。

(三)人力资源利用指标

对人力资源利用评价,采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利用率和闲置率。

人力资源利用率=已利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总量

人力资源闲置率=未利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总量

四、实施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统计数据。利用这些统计数据,可以了解人力资源的现状和供求状况,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和动态管理。

1.以人为本,促进人力资源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一国的人力资源存量是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我国,以人为本,开发具有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实现人力资源内涵式的增长,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形成真正有竞争能力和后续潜力的可持续经济的必要条件。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会增加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减少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生态与人的协调发展。

2.对人力资源实施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根据供求状况,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使其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宏观上,对人力资源进行整体评估和预测非常重要。国家和地区必须定期给出详尽的数据信息,反映人力资源的供求,为劳动力市场主体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避免盲目开发和利用造成的人力资源闲置或低效配置。这是我国人力资源统计体系的薄弱环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极不完全,数据不准确或残缺不全,缺乏有效的统计手段和迅速及时的信息预测机制。另外,我国教育结构不合理,培养的人才结构与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不相协调,造成供需失衡。因此,国家必须完善这方面的统计,提供权威性供求预测信息并进行有力的宏观调控和调整教育结构。

3.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劳动力流动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人力资源的充分自由流动能够带来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国家必须提供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并逐步消除户籍等人力资源流动障碍,为其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上一篇:防洪防汛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下一篇:经验分享活动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