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时间:2022-09-04 03:47:54

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 课外活动;学生素质;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9(B)―0059―0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了突出学生素质的培养,近年来,笔者组织开展了“以学一个物理原理、做一件小制作、写一篇小论文”为内容的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简称三个“一”活动)。下面谈谈开展三个“一”活动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三个“一”活动是以班为单位,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是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己选择一个物理原理,通过对原理的理解,设计完成一件小制作,写一篇小论文,使学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再由实践上升为更深层次的理论,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加强应用、联系实际提升能力、发挥特长激发兴趣”的目的。三个“一”活动,以原理是核心,实验为基础,制作为关键,论文为升华。

一、三个“一”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三个“一”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它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教师只对活动给予点拨和指导,包括活动初期提供一些小论文题目,辅导小论文的写作;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小论文、小制作的作业;举办小制作成果展览;开展小论文的交流活动;对个人活动成果作出评价记录。活动要根据学生实际,注意循序渐进。在内容上紧密联系教材,服务课堂教学,突出一个“小”字。我们提出小制作每人每学期4~6件,小论文3~5篇,有兴趣、特长的学生可以多做一些。小论文、小制作都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的,学生完成小制作、小论文的过程是其课外查阅资料、独立思考钻研、独立动手、自主创新的过程,它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探索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三个“一”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个“一”活动的开展,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它促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向基本能力的转化。在完成一件小制作、一篇小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一些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写出了一些应用型小论文,如“如何用物理方法判定黄金器件的真伪”、“打捞海底沉船的方案”、“轻便救生式游泳衣的原理”、“运用简单机械将一块重物搬上卡车的几种方法”、“白炽灯为何多在开灯的瞬间被烧坏”、“农村沼气池的结构及原理”等;还有的学生采用拟人手法写了一些科幻型的文章。很多学生学以致用,制作楼梯电灯开关,自制橡皮筋测力计、简易液体比重计、火箭模型、潜水艇模型、直升飞机模型等。有的由小制作到小发明,如用高枝

剪改装成了农村果园摘果器,还有的学生在弄懂连通器原理的基础上发明了建筑用的简易近距离高度差计。

三、三个“一”活动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首先,三个“一”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三个“一”活动中学生亲身体会到物理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条文和公式,它不但有趣实用,而且就在我们身边。一篇小论文、一件小制作往往能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对他们的学习乃至一生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一个学生,晚上钻入家里的柜子中玩,无意中透过小孔惊奇地看到房中的人是倒立的。他通过钻研思考,请教老师,写了一篇题为“ 小孔成像”的论文,并制作了针孔照相机。从无意的观察到思考钻研并最终弄懂原理的过程,点燃了兴趣的火花,演变成了他爱好物理、追求知识的动力。

其次,在三个“一”活动中,学生逐渐明确了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和自觉性。活动唤起了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知识的好奇心,提出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三个“一”活动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小制作、小论文要求每个学生自觉地获取新知识,反复探索实验,刻苦钻研创新,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而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每获得一次成功,意志、毅力就得到一次锻炼。在反复的磨炼下,学生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上一篇:猜·试·想·议·做 下一篇:利用语音攻克单词记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