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后进生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

时间:2022-10-14 05:53:20

英语后进生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谈及英语后进生的普遍原因,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其次是各种心理障碍,以及教学因素及家庭、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了解后进生,消除他们的种种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建立自信心,努力改进教育方法,让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转化后进生。

关键词:后进生 心理因素 教育因素 社会家庭因素 教育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成绩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几乎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一部分成绩差,道德行为也差的双后进生或后进生(1essadvancedstudents),这表明后进生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学生成绩下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什么方法给这些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防止他们落伍?本人认为这是个应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重要话题。

一、后进生形成的具体原因

从总体来看,两极分化现象始于初一后半学期,初二上半学期开始加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明显,大部分学生开始接触英语时的新奇感,促使他们上课精力集中,能认真完成作业,随着这种新奇感的消失及词汇量、语法知识的增加,部分学生的兴趣减弱,开始掉队。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使得这部分学生成绩下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自己。他们对英语这门学科是否有兴趣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能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可一部分学生不一定对所学的每门学科都感兴趣,特别是英语这门记忆性很强的学科,更谈不上什么兴趣,故越学越乏味。处在初一、二时期的学生,年龄还不大,心理较幼稚,易受兴趣的役使,因此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是教师搞好教学的重要一环。同时还兼有主观和客观因素,主要归纳如下:

1、 心理因素

后进生因功课不好,或曾犯过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经常处在“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他们在班里感到抬不起头来,活泼向上的心理失去平衡,对需要付出一定劳动能完成的事情缺乏热情和兴趣。就说英语这门学科吧,他们不知道到底学了有什么用,也根本不想花精力去学。我曾与班上一位后进生进行个别谈话,他自以为是地说:“我是中国人,干嘛学英文?反正什么功课都学不好,现在学了英文也白搭。”这位后进生心中根本没有学习的目标,自暴自弃,心理很不健康。在课堂上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神情僵滞,J心不在焉,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

2、 教育因素

学生从初一到初三是一段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重要。教师应对学生永远充满信心,其次是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的示范表现以及为人师表。有几位学生坦率地说,如果某老师的性格,人品,学识皆佳,并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并理解学生,那么,该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高,学生就对他的功课感兴趣。有的教师忽略了这一心理,对学生缺乏了解和关心,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感,厌恶感并在心理和行为上采取对立态度,这样无论教师的教法如何先进,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育人,教文化带动英语教学,这是中学英语教学路子的一个根本方面。

3、 家庭社会因素

由于学生思想幼稚,易受社会上不良思想和家庭的消极影响,不少后进生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或者认为只要有关系,照样可谋得一份如愿的职业,他们认为毕业后能找到工作,能赚钱就行,而是否有知识却无关紧要,不少家长也有同感,很少管教孩子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顺其自然。而他们根本没想到,现在是知识经济,没文化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二、转化后进生对策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性,他们渴望进步,渴望得到尊重,所有这一切都是潜藏在他们心底的内存动力,让后进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成功,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加他们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可以使他们通过各位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激起对更大的成功的追求,从而形成新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给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1、 了解后进生,消除心理障碍。

后进生可能是调皮生,也可能是集体的“嫌弃儿”,尽管这样,他们不一定就不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初中时期的后进生正处于少年一青年的过渡期,他们的神经系统尚脆弱,兴趣不稳,学习能力增长较慢,对自己估计很高,对成人则持批判态度,往往认为教师有成见。所以老师要了解后进生的这一弱点,真诚地爱护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学习轨道,让他们胸怀远大的理想,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还要鼓励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同时教师也应消除自己的心理障碍,千万别把后进生看成包袱或是亟待拯救的堕落灵魂。

2、 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改进教育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ArouseinterestsinStudy)。古今中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阐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深有体会地说:“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这一段话恰如其分地总结了我们教师的职业特点。作为教师,时刻希望学生有所收获,希望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故培养或激发学生兴趣,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选择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比如曾有一次,我在教JEFCBOOK2 U.10L.39时,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Whydoesn'tJohnusetheliftforthelastthreefloor?”有的同学的思维就活跃起来,这时要让后进生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的说:Hewantstotake some exercise或Maybehe'stooshorttoreachthebuttonfor the 15thfoot或Helikesclimbing。而有位后进生却说“Heisfoolish ”。尽管回答不够全面,而且引起哄堂大笑,但他毕竟是经过一番思考,这是他所表现出来的知识的“闪光点”,教师要予以肯定表扬,这样可进一步激发后进生成功的动机。记住“数子十罪,不如奖子一长”的古训,帮助后进生发现自己的进步而奖励之这一点尤其重要。

(2)建立自信心(Establish self-confidence)。鼓励后进生多开口说话,让他们建立自信心,在学习中获得一些成就感。后进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因此在提问时,尽可能让后进生优生机会相等,为了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一般要提问他们能回答出来的问题,自己先示范。然后让他们模仿,在练习过程中,只要能积极参与,就要给予表扬,诸如:“Yes”“Right”“ Good”之类的词在后进生面前不吝使用。比如我在教There be这一句型时,用猜谜的形式教学,我手握一件小物品,把手放在背后,问“What’sinmyhand?Guess! ”并自言自语地说“There's:……”或“Isthata……?”对猜谜之类的游戏有的后进生特别喜欢,这时多指名让后进生参与。这样,他们往往因为得到肯定表扬而兴奋不已,当然错了也要加以纠正,不要横加指责和挖苦,而要加以启发和引导,因为无论哪种学生对鼓励都相当重视,这样持之以恒,后进生参与意识及自信心就大大增加。

(3)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解决后进生学习中的具体困难。 (Try to improve the way of teaching,solve particular difficulties in study)。后进生的问题,不是单靠“开小灶”所能解决的,必须针对其实际困难逐一解决,每个后进生的实际困难不尽相同,教师应分别研究,有计划地对待。此外,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精心设计巧妙策划每节课生活背景,多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平时多开展课外活动,让后进生从侧面发挥自己的智力。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是相互促进的。“课外”是个广阔的领域,它比“课内”更丰富多彩。由于人的智力表现领域和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后进生在课外显露智力之光是很寻常的。根据这些情况,应组织他们开展课外活动,如唱英文歌,讲故事,书法比赛等,给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并通过表扬,肯定,倡导,使之彻底巩固发展,然后将这种成功迁移到英语学习上来。

3、社会,学校、家庭协力共同转化后进生。(Society、schoolsandfamiliesmakeconcertedeffortstotransformless advancedstudents in common)。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良好的家庭能培养出一个有健康情感,高尚情操的孩子,故家长应与学校配合搞好子女的教学工作,而学校应尊重,信任,理解后进生,采取疏导原则对他们进行教育,目前外部社会环境整体虽好,但无可否认存在着一些影响学生健康的不利因素,所以家庭学校要及时教育孩子,防止他们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不要因为无知、懦弱再去做“东亚病夫”。不但要把英语学好,而且各门功课都要齐头并进,各方面都要全面发展,用渊博的文化,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为后进生多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对不同后进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及时培优补差,转化后进生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外语教育学》张正东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

2、《心理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志社编 时事出版社 1999年

3、English Pedagogics 胡春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2000年

4、《全国中学教育教研文章基萃》刘解军编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5、《个性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志社编1999年

6、《外语教学心理学》章兼中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4

7、《英语教学法》 胡春洞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8、《教与学的心理学》 邵瑞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谈英语教学技巧的多样性》 卓奇份 2006

10、《中学生心理学》 林崇德2004

上一篇:浅谈作文的实质与方法 下一篇:业余皮划艇训练专项力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