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之比较教学法浅析

时间:2022-10-13 11:21:02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之比较教学法浅析

会计上,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共分两大类: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如果存货收发比较频繁的企业,用实际成本法过于繁琐,可以改用计划成本法。对于学生而言,这两种计价方法无论是应试,还是将来的实际会计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这两个方法都是难点,学生经常很难理解,或者是会用公式算出数据来,却不知道如何应用算出来的数据;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材也只是将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分开来讲,没有结合起来,造成两个方法两张皮,所以学生很难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存货发出计价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我总结出了比较教学法,应用到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上,经过教学实践,学生们反响很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种方法总结如下:

一、引入案例,介绍实际成本法。

教学刚开始时,我并没有先介绍几种实际成本下的方法,二是先引入案例,让学生们自己分析,如果不用特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期末发出存货的成本是很难计算出来的,这样学生一开始就理解了为什么要有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是如何应用的。案例如下表所示:

通过该表,让学生计算期末发出存货的成本,而且是期末一次结转成本,并写出会计分录。学生经过思考后,我才引入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运用几种方法,把期末发出存货的成本数计算出来。把数据计算出来并没有结束,方法是为结果服务的,数据的结果就是写出会计分录,即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数据是不同的。下一步就是介绍每一种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按照这样的思路,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实际成本法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大概需要4-6课时。

二、在实际成本法的基础上,引入计划成本法

学生经过思考、练习,已经掌握了实际成本法,下一步就是引入先前的案例,假设该公司本月的收发存货非常频繁,收发次数要远远多于本案例中的次数,那么该用实际成本法中的哪种呢?学生经过讨论、分析,总结出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最简单的方法。可是越是简单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就越不接近实际情况,也就是信息越失真,所以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不可取的,可是用其他方法,比如先进先出法,工作量太大了,所以此时引入计划成本法。这样运用比较教学法,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计划成本法大概需要课时4课时。

三、总结两种存货发出计价方法

经过学习和实训,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最后一步就是回到海华公司的案例,让同学们自己体会如果材料收发频繁,用计划成本法是不是可以简化工作量,并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因为教学的每一步学生都参与了讨论、计算,最后学生对两种方法是深有体会的。经过以上的过程,学生能够较深入的理解两种方法并知道该如何应用存货计价方法。

通过比较教学法,把存货发出的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结合起来,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运用这种方法。

上一篇:“教学经营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督导体系构建 下一篇:浅谈医学专业中护理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