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改革需要组织文化的支持

时间:2022-10-13 09:50:37

图书馆改革需要组织文化的支持

[摘 要]图书馆管理改革亟需文化价值观的引领,并为其提供充沛的动力。文章论述了图书馆文化的特点与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组织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功能、作用、对组织业绩的影响和以文化塑造推动管理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改革 组织文化建设 图书馆文化与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28-02

1 图书馆管理改革

技术突破走在管理突破的前头是图书馆界存在的一个重要现象。现今以数字图书馆为代表的技术环境已趋向成熟,但管理因素却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提升功效和改善服务质量的“瓶颈”,是导致“图书馆现有的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未达致理想状态”的深层次原因[1]。

图书馆的发展历史表明,技术环境的变化往往超前于管理环境的变化,迫使图书馆管理的变革必须尽快“提速”和“跟进”,以与技术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今天,面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新现实和社会公众日益增强的文化- 知识消费需求,以及其要求改进图书馆管理,推动服务质量提高的强烈呼声,进入数字图书馆发展新阶段的图书馆存在着加快推动管理变革,适应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变化,解放发展要素和生产力的迫切需要和强烈呼声。

2 图书馆管理改革的困境

然而,图书馆管理改革面临的困难相当大。从历史上看,图书馆的有效管理长期以来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管理学家分析了原因[2]:

*“从管理上看,图书馆已是非常成熟的组织,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稳定、维持现状、避免风险的‘防御性管理’成为图书馆一以贯之的管理风格和特点。

*“从价值观来看,图书馆作为非赢利性事业机构,没有类似企业那种获得更大利润或市场份额的动机和刺激因素,也没有这种绩效测试指标,因此其工作人员达到高水平工作的愿望缺乏动机因素。

*“从从业人员构成来看,图书馆管理者缺乏在竞争性强的岗位工作的历练。而雄心勃勃、追求财富和声望的学生一般也不会选择图书馆专业。创新、竞争、变革、追求业绩在图书馆始终很少提及。

*“长期的静态环境和图书馆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得图书馆超过其他任何公共服务机构,往往吸引期望过安稳日子的不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图书馆管理思想较为保守,革新者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很小。”

由于管理传统和文化影响,图书馆管理改革步履维艰。

事实证明,图书馆要想进行有效的管理改革,必须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从内部寻找变革的精神力量和原始驱动力――从文化根源上寻找问题的症结,为图书馆文化注入新的价值观和动力,提供更加强大的“引擎”。

3 组织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组织文化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影响巨大,它作为一个整体作用于组织成长,形成了文化力。

组织文化力代表一种精神力量,其价值表现于员工先进理念的塑造、共同价值观的建立、共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从而能够直接改变工作和服务的质量,提高运行效率,最终转化为现实的业绩。

组织文化与组织业绩相联系,理论逻辑有三个基本点:第一是目标一致。具有强有力文化的组织中的员工方向明确,步调一致;第二是营造出非同寻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是提供了必要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

具体来讲,组织文化主要发挥着七种功能:

凝聚功能 组织文化将员工凝聚在一起,它的感召力和聚合力使组织成员产生浓厚的归属感、荣誉感和目标服从感。使得员工在组织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沟通合作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从而产生和谐统一的行为;

激励功能 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积极投身于组织的发展中,共同创造以达成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实现自我价值;

约束功能 文化所形成的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同时组织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也会潜移默化地约束员工的行为;

导向功能 引导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当其价值观和行为取向违背了组织文化的系统标准,组织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组织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此外,组织文化也能对组织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

辐射功能 组织文化一旦形成稳定的模式,不仅对组织内部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会通过组织形象的塑造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美化功能 组织文化理论摆脱了传统管理理论的束缚,把生活与工作统

一起来。不仅把工作当作谋生手段来利用,而且尽可能发掘工作本身的意义,使之成为职工所愿意、说喜欢从事的工作。

组织文化补充了“美是工作”:是职工所愿意、所喜欢的工作,是使职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工作。

育人功能 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不仅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影响人的身体外貌、创造能力和社会积极性。

4 组织文化基本价值观

基本价值观是组织文化具有竞争力的基础,其适用于所有组织的管理[3]。

第一,确立崇高目标。管理规章制度没有“良心”,不讲人情。它们既不激励人去追求崇高的目标,又不激励个人对组织忠诚和献身。管理的这种科学主义和客观主义的传统,需要崇高的、能激发想象力的并使普通人也能忠诚和献身的价值观来平衡。“追寻意义”是最根本的人性。人人都喜欢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找意义。组织应该提供这种机会。一个组织若被视为在追求一个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并且坚持始终,人们就会相信他代表的组织所做的努力具有个人的意义。把效益和业绩当作目标,并不能激发出人们灵魂深处最尊贵的力量。组织应该确立崇高的目标,应该从产品、服务、对读者和社会有益的角度来制定目标,而且应该采用能够鼓舞和激励成员的方式来制定目标。

第二,达成共识。管理者不应该迷恋掌握指挥大权时那种“不可一世”的兴奋感。组织的成功,要看是否能聚集创意,是否能激励成员和管理这一起从事创造性思维,为此,必须从“指挥”变成“共识”,改善“干群关系”。

第三,全员一体。有竞争力的组织,总是使成员充分参与制定决策,使成员觉得自己拥有工作,自己与工作场合合二为一,与组织目标融为一体。

第四,追求卓越。“满足”与“卓越”先天就有冲突。“满足”暗指对现状之接受,贪图舒适。“不满足”是激励之源,能引发“求变”的行动。只有当组织提倡“创造性不满足”的文化时,才会出现追求卓越的行动。

第五,重视结果,论功行赏。按权力分配奖赏导致自我毁灭的种子。反之,当奖赏与成效相连时,个人和组织的生产力都会进步。

第六,培育亲密感。

第七,倡导正直和诚实。

5 组织文化对组织业绩的影响

组织文化对于一个组织的成长来说,表面看起来似乎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决策好坏、战略制定、服务优劣、产品好坏、技术高低,从根本上看,依托于组织深厚的文化底蕴。

组织文化通过塑造成员的价值观念,培育其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成员与组织的依附关系,使个人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此激发出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为达成组织目标而努力。

事实表明,一个强大的组织文化如果与组织的使命相符时,共同的信条使上下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决策的制定更加有效,共享的价值观同样有利于协作,这些都会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

6 以文化推动管理

机构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化),更离不开文化(价值观)。文化代表着一种价值追求,以文化来推动管理、作为提升和改进管理理念的强势动力,能够有效地培养一种内在的自我更新的管理机制。

机构需要管理,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够让组织成长起来,但是只有管理而没有文化,这样的管理由于缺乏价值观的引导和精神力量,没有深度和广度,容易缺失了方向,导致就事论事,陷入停滞状态。

由此,以文化来推动管理,不仅是当下组织管理的发展新方向,实际上也是管理理念发展的内在需求。

文化支持管理体现出文化的、审美的、价值的、精神的魅力。文化属于追求业绩的最核心、最高级的层次和路径[4]。

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价值观,推动文化式的管理,实质上是推动价值观管理。从价值观入手思考完善制度和促进文化与管理的融合,是最有效的改进和提升的路径和方法。

由于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因此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和机构中它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

7 图书馆文化的特点与核心竞争力

一个组织的文化必然反映该组织的行业特点,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职业特征,由此使之保持其独特性。

图书馆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和其“文化之根”深植于其“公共服务精神”之中,“读者第一”和“甘做绿叶”是图书馆文化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是其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图书馆传统的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存在于其“公共服务精神”所赢得的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由此带来的广泛的社会基础优势和政治优势。

进入信息时代,尤其是知识经济社会以来,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变化步伐加快,社会公众对文化-知识的消费需求愈益高涨,图书馆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也愈益复杂,这对图书馆一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更大的变革动力与机遇。力图振兴的图书馆界纷纷进行管理改革,以便“与时俱进”,跟上社会进步、技术发展和公众需求的潮流。

管理改革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观”的引导,否则不仅其效果有限,而且难以为继。总的来看,关注图书馆发展的有识之士认为,创造力、革新与企业家精神是图书馆对环境变化做出的根本性响应,而改造图书馆文化,为其“公共服务精神”注入创造力、革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种子”,由此加速推动图书馆改革,将会决定图书馆在信息社会的地位[5]。

参考文献

[1] 王燕.“企业家精神”是图书馆管理机制改革的“灵魂”.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8).-71-72

[2] 贺西安,李海靖译.图书馆的创造力、革新与企业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3] 劳伦斯・米勒.美国企业精神――未来企业经营的原则[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

[4] 陈少峰.文化的力量.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

[5] 刘渠华,李文芯,李宏建,贺西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管理机制改革:管理思想的抉择.科技广场,2014(2):28-31

上一篇:浅析公路养护技术分析 下一篇:新时期提高办公室政工人员工作水平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