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发展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13 08:42:09

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研究状况,体现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是相互促进,并统一于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中。

关键词:城市化 服务业 发展

城市化发展为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服务业的发展则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由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呈现的规律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之后,往往会进入一个缓慢发展过程,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举措。所以在城市化背景下考察服务业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促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使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需求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化和服务业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虽然应用的方法和角度存在一定差别,但都一致认为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种一致性也存在着内部差别,即是城市化带动服务业发展,或是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还是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现根据这种差别展开如下分析。

(一)城市化推动服务业发展

H.钱纳里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研究了1950年-1970年间100多个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服务业劳动力份额也不断提高。Singelmann(1978)最早认为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因为城市设施为服务产品的供需双方直接面对面提供了条件。通过对七个工业化国家1920~1970年的劳动力转移情况的实证分析,他发现城市化是促进一个国家从农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要因素。此外,城市化还促进了政府服务和其他非营利服务行业的发展。Daniels等(1991)分析检验了美国大、中、小城市的区域服务业成长过程,认为城市形成的区域性市场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提升。Harris(1995)证明了城市是服务业中许多行业的核心载体。YoshimaAraki等(1997)的研究显示城市化促进了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增加。Tiffen(2003)的研究表明服务业将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而得到较快的发展。Chan等(2006)认为城市化推动了服务业的扩张,进而刺激了服务业的产出和就业的增加。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Singelmann(1978)、Daniels等(1991)、Harris(1995) 、YoshimaAraki等(1997)和Chan等(2006)强调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化

Moir(1967)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与城市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他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低级阶段,城市化与第二产业联系更为紧密,而在发达阶段城市化则与服务业的劳动力份额的联系更为紧密。这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更大。Vance(1970)认为服务业具有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门类众多、手工操作比例仍然很高等特点,这使得服务业不可能像工厂那样可以大规模地向郊区迁移,并且只有在城市中才能找到所需的大量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因此服务业在就业中占的比例越高,城市化水平就越高。Black&Henderson(1999)对城市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第二产业、服务业对城市化有不同影响,在不同的城市规模上城市的主导产业类型存在差别,服务业对城市化推动作用更强。

Vance(1970)强调的是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化水平的显示作用。而Moir(1967)和Black&Henderson(1999)则强调服务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不同的是前者考察立足于经济发展阶段,而后者强调城市规模变化。

(三)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配第研究成果基础上,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条件》一书中提出配第-克拉克定律。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这样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分布在第一产业逐渐减少,在第二、三产业将不断增加。他还认为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这种变动是由于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以及人们向高收入产业移动的倾向造成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GNP之父”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国民收入对产业结构演变作了进一步分析,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都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总体上升,但劳动力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国民收入的相对比较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这说明服务产业具有很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性。 Riddle(1986)利用1981年的截面数据对中等收入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Messina(2004)应用面板数据对OECD成员国制度与服务业就业进行分析,认为政府部门规模、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克拉克、库兹涅茨等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农业部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都呈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服务业部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则显上升或大体不变的趋势,而城市化水平通常由非农产业部门劳动力或国民收入所占比例来进行衡量。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呈上升趋势,而服务业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这进一步体现了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是一种协调共进的关系,特别是以劳动力指标进行衡量时这种关系更突出。Riddle(1986)和Messina(2004)都认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同时也要求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从以上文献分析可以看出国外有关城市化和服务业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不少,不管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都认为城市化和服务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有关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方面的论证相对较少。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有关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晚,经过分析发现所有的研究按照不同的侧重点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

(一)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实证研究也有规范分析,还有实例分析,但都一致认为城市化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江小涓等(2004)在研究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及服务业加快增长的潜力过程中,认为城市化水平是影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重要因素。李辉(2004)在分析了我国各省1998-2002年的增长数据后,发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同时发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高敏(2005)具体分析了我国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对服务业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为:(1) 较差聚集效应的农村城市化模式不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2)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发展道理抑制了生产的发展空间;(3)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间接抑制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郭文杰(2006)利用现代经济计量方法构建多变量的模型,采用中国1978-2004年度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与城市化等经济因素的综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城市化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引致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产业集聚的邻近效应节省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从业人员结构的改变最终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卿前龙(2006)析了城市化对休闲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李井奎等(2007)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其分析结果再一次应证了服务业具有较高的空间集中度,并且受城市化因素的影响较大。李勇坚等(2008)在分析户籍制度、城市化与服务业增长关系时,考虑了城市化滞后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教育在所有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投资方向―通过低成本、高速度的教育,将农民推进城市”的观点。

(二)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谢文惠(1996)认为不同的产业类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也不一样,农业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服务业是城市的后续动力。钱敏泽(2001)认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由于第二产业与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使非农就业比率不断上升造成的。李健英(2002)认为服务业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经济源泉和后续动力。俞国琴(2004)认为服务业发展会增强城市的吸纳能力,有利于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曾国平、曹群(2005)的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整体保持了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并具备了继续扩大就业的潜力。曾芬钰(2002)认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呈减少的趋势,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速度开始快于第二产业,因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直接转移到城市服务业中,加速城市化进程。另外,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整体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发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秦宪文(2004)认为社会化大生产需要配套的服务性行业,如金融保险、通讯科技、商品流通与市场营销行业、以及休闲娱乐、教育医疗等体现城市功能的行业,服务业的发展满足了这种需求,能够使城市经济聚集效益和扩散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彭荣胜(2006)通过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证明了服务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祁苑玲(2003)指出当今世界服务业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途径。都沁军(2005)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质量和增加城市化的动力。

(三)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

林汉达(1998)认为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会影响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过小的城市难以形成较强的人口聚合效应与规模效益,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有利于加速市化进程。李健英(2002)认为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基础,服务业是城市重要的经济源泉和后续动力,服务业与城市化之具有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杨宜勇(2005)认为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非农就业增长,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而城市化的发展也促进服务业的较快扩张。同时他指出从二者发展的逻辑顺序和长期进程来看,主要趋势是先有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然后有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城市化率的上升。晏维龙等(2004)对商品流通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具有纵向和横向强相关性。郑吉昌等(2004)也对服务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季斌(2007)以1985-2003年的时间序列指标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南京市城市化水平和城市服务业发展的联系,分析表明两者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即一方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城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刘维奇(2007)分析了我国服务业与城市化的相关性,认为城市化使服务业产业化成为可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促使自我服务向社会服务转移;服务业的发展直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是城市化进程中吸纳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唐德才等(2008)应用理论模型对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一方面城市化水平提升促进服务业产值增加,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赵卫明等(2008)以浙江省为例对经济快速增长、地域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域结构的演化包括两个最为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二是空间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表现为服务业比重的持续上升,空间结构的高级化表现为城市化过程。二者相互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外研究还是国内研究,都体现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系统关系。从城市化推动服务业发展来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必然会出现新的发展机遇,虽然可能会存在某些因素影响服务业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但从长远来看城市化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是必然的。因此,如果能够对这些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则可能会缩短这个曲折的过程。从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来看,当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则可以使城市化水平向更高、高深层次推进。从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来看,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相适应并不断向前发展将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如果城市化水平发展过快,就要充分发挥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如果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城市化发展过快,那么就要充分发挥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以实现城市化和服务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15.

[2] 李辉:《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财贸经济》2004年第7期,第16-19页

[3] 高敏.中国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制约作用分析[J].经济经纬, 2005(4): 51-53

[4] 郭文杰.服务业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9):91-97.

[5] 卿前龙,. 城市化与休闲服务业的发展[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

[6] 李井奎.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学刊, 2007(1): 172-177

[7] 钱敏泽.非农就业比率与城市化水平关系的比较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8):24-28.

[8] 李健英.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相关性的中外差异分析[J].南方经济, 2002(8). 37-41.

[9] 俞国琴.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4,(12):58-63.

[10] 曾国平,曹跃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2):30-33.

[11] 彭荣胜.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6(10): 54-58

[12] 李勇坚,夏杰长,. 户籍制度、城市化与服务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08,(9)

[13] 杨宜勇,顾严,魏恒.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相关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5,(4):5-12.

[14] 晏维龙.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 J].经济研究, 2004(2). 75-83

[15] 郑吉昌等.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兼论浙江城市化发展及区域竞争力的提高[J].经济学动态, 2004(12): 49-52

[16] 季斌,.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以南京为例[J]. 南京社会科学,2007,(11).

上一篇: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下一篇:浅谈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