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临床治疗体会

时间:2022-10-13 02:07:29

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临床治疗体会

【摘 要】目的: 探讨及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例患者,全部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出院,其中继发糖尿病者1例。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常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需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重症;非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83-0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之一,由多种因素诱发,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程演变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可累及多脏器、预后差等特点,其病死率约20%-30%⑴. 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3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29-53岁,平均39岁。13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SAP的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全部病例均有血常规、血淀粉酶、血糖、电解质结果的支持诊断。全组病例均具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诱发因素:其中胆源性5例,酒精性6例,暴饮暴食2例。

1.2 治疗方法

采取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案:主要措施有:①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②抑制胰腺分泌药物(如生长抑素)应用;③联合应用抗生素强力抗感染治疗;④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合并抗休克者积极抗休克、改善微循环;⑤解痉、营养支持药物应用、全量补液;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必要时行肠内营养;⑧防治继发器官功能衰竭。⑨根据需要复查血尿淀粉酶、电解质、血常规,了解治疗效果。⑩继发糖尿病者给予监测、控制血糖,防治酮症酸中毒。

2 结果

本组13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腹痛、发热症状缓解,白细胞、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其中继发糖尿病者1例,因血糖较高,嘱其出院后继续皮下注射胰岛素针控制血糖。全部病例出院后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急性胰腺炎的诱发原因主要有胆源性、暴饮暴食、长期大量饮酒,其次为胰管梗阻、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等多种因素。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差异悬殊,临床将其分为急性轻型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前者预后较好,但后者病情凶险、临床症状演变迅速、病死率高、预后差,多累及周围组织器官及远处器官,其生理病理特征是各种致炎因子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导致胰腺弥慢性出血和组织坏死,继而触发全身炎症反应,因此及时、合理、正确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目前对SAP的治疗临床上多数主张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仅在胰腺或胰周继发细菌感染或形成脓肿后才需要手术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原因是手术治疗不仅不能阻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发展,同时手术的创伤会加重原有病情。因此一旦SAP明确诊断后,宜先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重点是抑制胰腺分泌,减轻胰腺组织坏死,其次是强力抗感染,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胰腺坏死组织的继发感染的发生率⑵;同时预防治疗休克、改善微循环、ARDS等并发症。非手术治疗的同时,必须重视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如果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大片坏死,感染或形成胰周、腹膜后脓肿,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进一步恶化时,需及时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充分引流。手术方式以引流脓液,解除胆道梗阻、清除坏死组织、治疗并发症为原则。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其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行个体化治疗原则,采用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必要时可联合术治疗,这样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Appelros S,Lindgren S,Borgstrom A.Shoa and long termoutcome of severe acute panercatitis[J].Eur J Surg,2001,167(4):281-286.

[2] Hot Hs ,Frey CF .The role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J].Arch Surg,1997,132:487-493.

上一篇:兵团第七师131团1290名小学生肝包虫病感染率调... 下一篇:凯里市水痘流行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