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提问的学问

时间:2022-10-13 01:52:01

数学课堂提问的学问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恰当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从教十余年来,感受到提问可以说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近年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定位,我们作为课堂上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更突显出提问的重要性,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与大家进行以下交流: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课堂提问不是心血来潮、任意妄为,也不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而是根据教学的要点,学生的难点,以及学生的兴趣来提问的。这主要是体现在备课环节当中,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某一教学环节提问的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确定该提问哪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仅能达到预期效果,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授新课时,要求学生看图提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我会让几个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先来提问题,由他们来带动全班,接着会的学生越来越多,以点带面,最后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达到预期效果。

二、提问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爱玩、爱动、好奇、好胜。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与学生产生不了共鸣,―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富有情趣和吸引力,让学生在愉悦中学到知识。

三、提问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这是不值得称道的”。也就是说,提问要有思考的价值,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对教学是毫无作用的。比如,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讲完一个知识点后,随口就问学生们“是不是呀?对不对呀?”紧跟学生们不假思索的“是”“对”,这对教学内容毫无意义。不如这样问:“对老师刚才讲的内容哪位同学有其他发现?”、“这个知识点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或者“刚才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提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教师发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教学的思路和学生的认识顺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如果乱七八糟的瞎问一通,学生就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对教学是很不利的。

五、提问要合理分配,人人参与

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关注一切孩子。对老师来说,课堂上不应该出现“被遗忘的角落”,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尽可能少一点指名回答,让学生举手回答,认真听完学生的回答,尊重回答问题的学生,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更应该优先照顾,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全班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会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即使某个学生回答的是重复过的答案,也要给予肯定并激励他有没有不同的发现,这样,你会,惊喜的发现,这个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从大胆的举起手回答问题,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成绩也有所提高。看来,课堂教学中的“问”,很有面向全班之必要。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提问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力求提问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心中有数,循序渐进,学生才能对答如流,达到我们提问的意图,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掌握新知识。

上一篇: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探究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浅谈生本下的前置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