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从“周末作业”开始

时间:2022-10-13 08:59:56

减负从“周末作业”开始

每到周末,老师们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周末作业。从语生英到数理化,似乎一科也不能少。老师希望学生能抓紧一分一秒,在家好好学习,希望能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然而学生的周末作业完成得怎么样呢?周末作业到底提高了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周末作业到底塑造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品质?我们老师是否有这方面的思考呢?

笔者的工作单位在广东顺德,这是一个夜生活比较多的地区。每逢周末,部分家长都在外面玩得很晚才回家,而孩子在家长回家前,也是绝对不会睡觉的,或跟朋友嬉闹,或在电脑旁玩游戏。周末,大部分学生很少关心自己还有周末作业,往往需要到周日晚上,才想起星期一还要上课。这时才开始做周末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周末作业要在一个晚上完成,对于学生而言显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作业量太大,为了应付交差,一些学生只好马马虎虎地完成作业。即使这样还要忙到深夜。从学生完成周末作业的质量来看,很多的周末作业是敷衍完成的,质量非常差。

可以说,周末作业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一种负担。家长们对于周末作业也颇有微词,甚至质疑学校的教育方式,认为作业量太大。马马虎虎的周末作业,既没有提高孩子的能力,反而养成了他们应付交差的习惯。这对于教育而言,无疑是一颗逐渐长大的毒瘤,影响了孩子的终身发展。

既然是一种负担,如何减轻这个负担呢?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当他忘记了在学校学到的东西,留下来的那些就是最真的教育。”那么教育要给孩子留下些什么?我想,留下的应该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包括正确地做事方式方法、良好的习惯等。

周末作业诱导了学生应付交差的习惯的形成。这样的毒瘤,我们的教育怎么能促其长成?能否将孩子的周末作业留到少而精呢?周末作业必须与孩子的能力相适应,这样他们才能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地完成周末作业。我甚至认为有必要取消周末作业,学生即使不做周末作业,和那些整天被周末作业折腾的孩子相比,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也少不到哪去。

周末作业不仅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负担,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也是一个累赘。一些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及时完成周末作业,习惯全程陪做。当孩子一遇到不会解的题,往往第一时间习惯向家长求助。为了促使孩子及时完成周末作业,一些家长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为孩子的周末作业多么操心。慢慢地,家长也无法摆脱周末作业的束缚了。孩子甚至会拿周末作业来勒索、利用父母。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形成了孩子依赖的性格,养成了他们不能独立思考的习惯。就因为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独立的好习惯,所以在大学开学时,当我们看到大学生的父母忙里忙外的情景,也就都见怪不怪了。

周末作业的价值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孩子做事的经历上。《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这样说:“教育的目标是要告诉孩子们,他们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他们自己要对他们的成功和失败负责。当我们允许孩子带着自发的需要和目标,独立地体验自己的人生时,他们就开始承担起了责任,要为自己的生活及生活所需负责。”

我们布置周末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还是为了考试?如果是为了教育,那么就应该给孩子的周末减负,别让海量的周末作业充斥了孩子的休息时间,从而避免让孩子们形成依赖的性格,养成马虎和敷衍的习惯。■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碧桂花城学校)

上一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下一篇:流动儿童数学学习品质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