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材料保鲜“两法”

时间:2022-08-30 07:39:25

论据材料保鲜“两法”

高考作文,既要有吻合题目材料的审题立意、新颖的能吸引人眼球的标题、鲜明的文体特征,更要有别出心裁的论据材料;因为新颖的论据材料,既能显现鲜明的发展等级,也能更好地论证文章的中心意旨。

但是在学生的实际作文的写作中,新颖的材料非常少,那些能更好地吻合文章主旨的材料就更少。所以,如何能让学生的作文更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是我们考究的重点所在。

材料丰富、新颖,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核心内容就是材料的“新鲜”,也即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搜集新材料、挖掘出材料的新意。因而,材料的“新鲜”是高考作文的一大亮点,也是学生得高分的重要砝码。材料保鲜要做到“两突破”。

一、突破之一 ――内涵保鲜法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这句诗道出了作文的一个真谛:作文材料要新鲜,不能过于陈旧。我们平时积累的材料,从古至今,纵横中外,有很多经典材料为我们同学们所用,渐渐地也就成了“不新鲜”的材料了,如果我们在高考作文中继续运用的话,那就不免落入窠臼。这里不是说陈旧的经典不能用,而是要对旧材料进行翻新,让其充满“创新”的味道,让其为我们的作文增辉。下面我们介绍内涵保鲜法。

内涵保鲜法,是指对于那些陈旧的材料,我们不是直接运用,而是通过借用这些陈旧材料的句式、或构造,来填充具有时代的词词;或者是直接赋予陈旧的材料以新时代的精神,使得这些材料内涵新鲜,让人耳目一新!

1.借用经典之体,换用时代之词。在我们的课本上有很多经典的材料,如名句、名段,如果我们直接运用,把它们搬到作文里面,不免陷入俗套,所以我们要对其“改头换面”,让它体现时代精神。如王勃的《腾王阁序》里有这么一句经典之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而有一位考生在写考场作文的时候将其改装成“萍水相逢,尽是创业之人”,这样一来,不仅吻合时下打工的热潮,而且也吻合了作文的艰苦创业之主旨,读来让人清新。

2.赋予经典材料以时代内涵。日常生活中有经典材料可谓内涵丰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材料即便不是新的,但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来点化、引申,用来表现新的主题,也能出奇制胜,化经典为神奇,让我们的作文充满创新的思维,同样达到材料保鲜的目的。如曹操的《短歌行》中的一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本是曹操用来写当时择主的人才在当时三足鼎立的大背景下,难以做出选择,也难以找准定位。而有一考生却别出心裁地以此经典之句来诠释“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这一主题,寓时代之“就业”主题于经典材料之中,令人备感亲切,耳目一新。

二、突破之二――角度保鲜法

材料保鲜同时还要做到“避同求异,独特出众”,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角度保鲜法”。当我们就同一个材料作文时,不要着急下手,要考虑到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的材料都是没有新意的,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千人一面、缺少新意的文章。即使要运用大众化的材料,也要有不同的切入角度,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具有创新的味道。

“角度保鲜法”要求我们改变画地为牢的思维方式,勇于突破思维定式,对作文命题进行独到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挖掘出命题的最新、最有特色、最有现实意义的内涵。这样一来,哪怕是陈旧的命题也能焕发出耀人的光芒。

譬如以“救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很多同学肯定会马上想到诸如丛飞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并将这样的材料在作文中加以运用,而这正是最常见的思维,如果这样写的话,选取的材料就落入俗套了。而作者张莉却独辟蹊径,选取同样的材料内涵却不一样――精神救助,她这篇文章最为出彩的地方莫过于对材料的创新性思考:接受物质救助的山村女孩,却在精神上救助了“我”,读来让人掩面而泣,感慨万分。经过作者对材料的重新审视,材料新颖无比,大大地增强了文章主旨的表现力。

上面的分析是从两个角度对议论文材料的保鲜做出的分析,一个是对旧材料而言,我们可以对旧材料赋予全新的内涵,这既可以是历史的全新解读,也可以是时代的全新内涵,还可以从作文的审题方向,对材料进行全新含义的解读。

另外一个,就是角度的保鲜,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材料的思维习惯。试想,如果一个题目,在作文时大家却“千人一面”,那分数的高低是可想而知。同样的道理,对于材料而言,如果大家都是采用同一则材料,应用的角度也是一样的,那这篇文章是毫无可读价值的。所以,对材料而言,学生作文时,同样要求其选择新鲜的材料;即便是旧材料,也要做到角度的“保鲜”,唯其如此,文章才能在发展等级上拿到可人的分数。

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能时常保持一股“新鲜”之气,教师必须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增加一个环节,即要求学生作文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一材料的保鲜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发现美,发现旧材料背后所蕴藏的美的习惯。而且还要把这两种材料的保鲜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使之成为学生作文时的一种惯性思维。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开展定额管理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