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师,要优于过去的自己

时间:2022-10-13 08:11:59

中等教师,要优于过去的自己

在任何一个圈子中,“中等”都是最大的部落。教师群体中,“中等”老师是最多的。

何为“中等”?各方面都很一般,管理水平不突出,业绩不突出,评比指标不突出,学生发展不突出,或许腰椎间盘已突出。争优评先和你绝缘,仅在提及“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时你会心头一热,可马上被罗列出的“欠妥处”击中,刚温热的心很快再度被掷入寒冰中。心中那原本就闪烁不安的炉火,会在无数次的忐忑中自我熄灭,随即堕入消沉、应付、随大流,不吃力也不讨好的庸碌之中。

班级是一艘船,学生就是乘船人,划桨的你却有心无力。或许你会用“性格使然”来安慰自己。这样的话说得多了,居然也相信了。于是,你开始认定:这就是命,是天意,是定数。

中等,难道就要自我掩埋?

当然不,其实“中等”老师大有可为!曾仕强教授的中国式管理中,“中等”就是最符合中庸之道的群体,从发展的角度看是最佳的,最有空间的,最有实力的。中等契合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中等”老师有与生俱来的教育钝感,就是“慈”与“俭”的表现。因为延时反应,学生有了更多申辩的机会,更多的表现空间,更多的天性释放。这都是在管理上有一套的“高等”老师们所不及的。管理越是到位,束缚也越大,即便再人文,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带着脚镣跳舞”。这自然也令什么都无能为力的“落后”的老师们望尘莫及。因为处于中游,决定了中等的特质就是“不敢为天下先”。可贵的“不敢”啊!它减除了老师在作出决定时的鲁莽、冒失、激进,给予教师更多的调试、把控、夯实,厚积薄发的机会,避免了因为立即反应而产生的错误。这不能不说是儿童之幸。

但“中等”不能安于现状。海明威说过,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原来,“中等”要突围,就是要超越自己。这是“中等”最擅长的。“高等”老师容易处于高原阶段,超越自己要付出缺氧般的煎熬,在优秀中寻求新突破不容易;“落后”的老师在信心、气度、方式方法上都有明显缺陷,超越自己要迈出艰难的一步。而“中等”老师,有更多的冷静思考时间,容易找到自己的缺陷,看到努力的方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小阶段进步,容易让同行看到变化,自然更容易体会到优于过去的自己的喜悦。

例如,原先班级中的合唱比赛是中流,这一次在服装和道具上花些心思,让整体看起来舒服,优于上次的集体白衬衫黑长裤就行;班级美术展的刊头换成彩色喷绘的,就比上次简单写上“班级美术展”来得抢眼;校运会的竞赛成绩暂时上不去,就在后勤保障上多用一份心,集体的凝聚力也能显露出来;集中精力在自己最擅长的一个方面做努力,如卫生、图书角布置、路队的安排等细节,争取在单项上崭露头角。一旦有所作为就很容易得到认可,也能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

中等的超越还体现在管理上“无为”中的“有为”。放低自己,不盛气凌人,不严厉苛责,不规矩森严,更多地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做学生的贴心人。

“中等”老师,你完全可以过得比谁都开心,你只要优于过去的自己,不断积跬步,直至达千里。应该说,这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 胡元华)

上一篇:鼓励“说出来”,人才方好冒出来 下一篇:那年,那事,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