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时间:2022-10-13 07:17:50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数学是观察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个方面,是职业学校许多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促进学生提高能力和掌握技能等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数学难学、难教的“两难”现象,数学的工具性和基础性难以发挥出来。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到了无人喝彩的地步,如何清除这一制约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绊脚石,本文就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中职校学生层面数学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笔者曾对本校2011级200多名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情况做过一份问卷调查:其中5%的同学喜欢数学,39%的同学畏惧数学,56%的同学讨厌数学。探其原因,其中30%的同学认为自己基础差没有提高的空间,35%的同学对数学没有兴趣,35%的同学认为数学与就业找工作无关,学与不学一个样。此外,由于中职学生在初中时的数学基础差底子薄,许多学生对所学新知识难以掌握,上课时有听不懂的情况,加上中职数学教学速度快、内容广、课时少,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很难适用这一转变。

2.中职校学校层面数学教学状况分析。①教学目标不规范,教学评价不完善。数学如何教,学生能力达到何种层次,数学如何配合专业课的学习都是困扰广大职校数学老师的问题。②课程设置与教材处理存在诸多问题。很多职业学校没有考虑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而是按数学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导致了数学课与部分专业课授课内容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对数学教材的处理也存在很多误区,不少职业学校没有考虑职校各个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同而采用统一的数学教材,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需求补充相应的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二、对策与措施

1.激发兴趣、重塑信心。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和解决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困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采用分析引导、启发式教学、案例等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中职数学课堂焕发兴趣活力,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2.调整大纲,灵活设计。数学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所在。而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是学生能否在人才市场中立足的关键所在,数学基础课与专业课能否协调发展也是学生能否发展和提高的关键。笔者认为应采用与专业课相配套的数学教材,压缩数学在理论知识上的授课时间,提高数学在专业课和实践课中的应用效率,是解决基础课与专业课协调发展的一种有效尝试。①调整教学大纲。结合各专业特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统编教材提供的是学生就业应具备的最低限度的数学知识、方法及能力。但职业学校专业的多样性对数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增加与专业相关、与当前社会生活和生产密切联系的富于启发性和应用性的内容,要求编写适合各专业特点的数学新教材。②开设数学第二课堂。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地开设数学课外选修课。中职校数学授课时间短、任务重,学生能力层次很难在课堂上实现。而职业学校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又很充沛,因此数学课外选修课的开设对于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分层教学,模块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提倡老师讲课讲透,力求面面俱到,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前职业学校的发展实际,必须进行改革。分层次教学和模块化教学便是一种较好的选择:①分层次教学:“大分层”和“小分层”。所谓“大分层”即在职校生入学时,根据入校时的中考考试成绩将各专业的学生分层次成A、B、C等多个班级,分层教学;“小分层”即在原有专业班级的基础上将班内学生按数学学习成绩分成优、中、差三层,优等生、中等生坐在教室的两侧,差生坐在教室的中央,这样易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气氛和消除自卑感。②模块化教学:采用一自学,二引导,三讲解,四练习,五强化,六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四位一体”和模块化的教学思路,即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集编、导、演、主持于一身。教师根据专业要求分模块的为各层学生量体裁衣编制教学内容,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4.多元评价,和谐关怀。①自我考评:主要由学生来完成。学期结束,学生根据学期的学习,写出学结和体会,自我总结掌握知识情况、能力提高情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情况,学生根据学习目的、情感目标、能力层次等对自己作出自我评价。②情感考评:主要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几方面进行考察,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打出相应分数,力求反映出学生的数学学习面貌。③知识考评:主要从课堂提高、作业的质量与数量、期中测试、期末测试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着重考察学生对基本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能力的提高情况。④实践考评:主要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上考察,可通过考察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活动:如课堂发言、课外社会调查、制作模型、参与数学第二课堂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出评价。

上述几种考评方法,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设定比例系数,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对职校生的数学学习作出考核和评价。

上一篇:问题意识是学习数学的源泉和动力 下一篇:扬中实小快乐教育的理性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