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__导师制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构建

时间:2022-10-13 03:42:36

项目__导师制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构建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拓展思维方式为中心的学习和发展过程,学生、教师和教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关系称为“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满足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充分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展现健康精神风貌,最终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之一。项目—导师制教学紧紧围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程要意设计教学,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1.项目—导师制教学过程确立了学生主体观,为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只能由学生自己通过有目的的劳动实现,别人无法代替。以往一些教学方法太传统,太陈旧,有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没冲出传统模式的禁锢,坚持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很少动口动手,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填鸭”。一堂课下来,教师教得筋疲力尽,学生学得无精打采,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项目—导师制教学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让学生在众多的实验项目里自己选择项目,学生充分享有“问”的权利、“读”的时间、“讲”的机会、“做”的过程,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次,项目—导师制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是行之有效的主体教育发展的手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爱不爱学习主要受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影响。学习动机是个性意识倾向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兴趣是一种积极研究某些事物或进行某些活动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它取决于客观与现实学习效果同主观学习期望的吻合度,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项目—导师制教学方法能够在教学中及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在实施素质化教育的今天,项目—导师制教学改进了教学方法,转变了教师角色,确立了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项目—导师制教学过程树立了民主教育观,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但师生关系又具有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从组织关系看,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从教学关系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从心理关系看,教师是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精心架设者,学生是积极响应者。由此可见,教师是师生关系构建的主动方,其行为对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要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广泛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在讨论中学习。项目—导师制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明确“没有常规被打破就没有创新”这一观点,扩大教师接受学生不同意见的心理空间,从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无数事实证明,最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他们看同样事物的角度往往和别人不同,且能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意见、方法。其次,项目—导师制教学是一种创新教育,教师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误,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吸取知识、经验、教训。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如果能从错误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则必能“吃一堑,长一智”,更容易迈向成功。总之,项目—导师制教学建立了民主教育观,教师给学生犯错误、失误的权利并提供给学生改进的机会,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寻找正确,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最后从成功中获得满足。

3.项目—导师制教学过程实施和谐教育和情感教育,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学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方能获得良好的互动效果。教师应用至爱的情感、平等的视角、交友的心态对待学生,才能够赢得学生的理解。目前,有些教师仍坚持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时常板起面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有时动辄训人,使学生不愿和老师过多地接触;有些学生甚至害怕老师,常常避而远之。师生间缺乏平等的交流,缺乏心理上的沟通,在思想上、情感上存在着厚厚的隔膜。项目—导师制教学不仅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促进了“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项目—导师制教学要求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又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教师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探求真理,这样能促使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这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普遍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最后,项目—导师制教学增加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使教师能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情感,同时,还能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项目—导师制教学的实施,使许多教师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营造出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总之,项目—导师制教学摒弃了一些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更新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探究适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行为,在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最终教学目标的同时,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了情感纽带,筑起了交流平台,拓宽了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彩霞.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1,(5):46-47.

[2]盛颂思.推进多样化教育,适应多样化需求[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22-23.

[3]田国强.关于改善学风、教风的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6,(1):4-8.

[4]詹杰民,孙明光.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M].教学研究与实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5]顾明远.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52.

上一篇:地中海自然环境对意大利的影响 下一篇:高校师范生公民道德教育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