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式

时间:2022-10-12 08:18:50

论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式

摘要:土地是民之根本,关乎到国家社稷、社会安定。从古至今,土地政策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就当今科学发展观形势下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式作简要论述。

Abstract: Land is root of the people which determines the nation and social stability.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land polic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measure a country's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he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 under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土地;管理

Key word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land;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DF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110-01

1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与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种概念和政策口号,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和现实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其现实背景则是转型中国深刻的变革及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前我国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的阶段性特征,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时期。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我国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虽然这些都是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但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这就要求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资源管理

2.1 统筹城乡发展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第一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口增加,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不断加大,土地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土地资源配置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和综合性的作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及其合理程度,则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增长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运行效率,实现土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加强土地的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城乡土地二元化结构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土地征用与使用、出让与转让、交易与抵押、价值和价格等方面。改革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的内容是: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市场,统筹城乡用地布局,搭建农村建设平台。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制度,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先行先试,循序渐进。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推进一些基础性的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使城乡土地资源、资金和资本有序流动,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土地收益权和财产权,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积累资金提供空间。这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又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

2.2 统筹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产要素。近些年来,国家各级城市不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范土地市场管理,较好地发挥了市场机制配制土地资源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土地扔需求量仍然较大,各项建设还要占用一部分耕地。然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紧缺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伴随各类用地需求的不断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约束在不断加大,政府土地管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突出,土地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在宏观调控中,政府可动用的土地管理方面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土地供应计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土地价格、土地税收等。其中,土地供应计划是最基本的、经常性使用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适时适度地调整土地供应计划,可以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土地利用规划是综合协调资源供需矛盾,统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中长期空间规划,是对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性工具,根据国家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战略,编制、修订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完善规划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国家全局性、战略性目标的实现。土地用途管制尤其是对农地转用的管制,是以规划为基础对重大用地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城镇化进程、区域分工等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土地价格和土地税收,是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引导产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重政策工具。

2.3 统筹人与土地的协调发展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大的全球性问题,随着人口的骤增,由此而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等问题益发受到注目,我国人口、土地、粮食长期以来处于紧张状态。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坚持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分析了我国人口形势与土地资源之间矛盾和我国人口与土地资源协调发展的潜力后,应该着重注意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的对策。在土地管理中统筹人与土地资源的和谐发展就要全面实现土地资源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重新建立起土地资源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首先进入竞争机制,推动土地整理运作的市场化。打破过去单纯政府操作的行为,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重新建立估价体系,使占用土地者付出代价,才能使土地管理工作达到公平和效率。综上所述,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管理对创建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易丽琦.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管理观察,2009(3).

[2]王娜,许传刚.论土地资源管理[J].辽宁经济,2009(1).

[3]刘欣.土地资源管理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

[4]李水童,司静波.浅析面向科学发展观的土地资源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7).

上一篇:统计数据失实问题探讨 下一篇:论信息管理在工程招标中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