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高效课堂 放飞学生思想

时间:2022-10-12 08:09:43

建构高效课堂 放飞学生思想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有人感到学习它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建构高效课堂放飞学生思想已成为当前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多做些深入的探索。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片断

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分析结束时,按惯例我做了这样的归纳:“杜甫是儒家思想的信奉者,他的儒家思想使他为人民的疾苦声声叹息。”

“老师,”一位学生要求发言,“杜甫的思想与儒家的思想有所不同。儒家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在风破茅屋身处‘穷’境之时,却仍在想着‘济’天下。”

是呀,学生言之成理,杜甫自己不也直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吗?他的忧民思想真的是比儒家思想更强烈,更忘我。

我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独到的见解,在师生双方和谐交流中,认识有了升华,课堂上探讨的气氛也更加浓烈了,创新意识的火花频频迸发,教师的才识、气度与学生的创造力展示无余,教学的神韵得到充分释放。

二.《胡同文化》教学片断

我在讲述《胡同文化》时就采用了这一教学方式。比如探究历史成因时,我先设疑,让学生们讨论:一种文化的生成总有着它深刻的历史原因,那么胡同文化又是如何出现的呢?学生们七嘴八舌,最后明确:“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使得“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从而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我又追问:为什么北京人的方位意识如此强烈呢?学生开始有些茫然,我就启发他们:北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有何历史地位?故宫有何特点?这一次,学生有所顿悟:北京,几代王朝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按礼制: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齿排班,分列两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级森严,这一切深深植根于北京人的思想意识,使得他们对方位以及方位所蕴含的文化因子特别敏感。

但我没有停留在此,为了加深对这方面的认识,我先讲了一个故事:一人假冒钦差大臣,矫传圣旨,马上让人看出了破绽。原来,那人宣读圣旨时所站的方位不合礼制。学生听后都会心地笑了。接着又举了《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例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公子从车骑,虚左”的例子。这样一来,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明白了这一封建礼制:人们已赋予方位一定的文化内涵,讲方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讲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文化,就是讲封建礼教、封建正统。而这一切无疑会对北京人的生活及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后面的内容我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预料中的是,课堂气氛变得越来越热烈,一种和谐美在我们师生之间流动着,让我品尝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喜悦。

三.《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片断

我在讲《世间最美的坟墓》时,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美”的认识。学生情绪激昂,很踊跃。有的说:“黄山的峰陡峭、松柏参天,黄河的咆哮,这都是美的,是一种壮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也是美的,这是一种秀美。”有的说:“你走在大街上,迎面走来一位妙龄女郎,面目清秀,穿着入时,可谓美矣,当她与你擦肩而过,不经意将手伸入你的腰包,你再回头看她,还会认为她美吗?”有的说:“晨曦中,那为城市美容的环卫工人的身影,我认为是美的。”有的说:“什么是美?美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真实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顽皮天真的小孩,在他们眼里,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都那么美。血气方刚的棒小伙,有崇高的理想与抱负,在他们眼里,拼搏与创造是美的。年逾花甲的老人,身心已有了一丝疲惫,需要夕阳红时的那片宁静与安详,他们认为宁静就是美。”……

以上这些同学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谈到了什么是美,比如有自然美、行为美、心灵美,还谈到了对美的认识。在这些回答中,我们能够看出这是一群善于发现生活美的学生,而背后显然与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不无关系。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用眼观察,用心体会,捕捉美妙瞬间闪烁的火花,引发思想感情的潮水,使之奔腾不息。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我们所向往的理想教学,即和谐与创新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最为充分展示的教学模式。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只在课内实施的围着字词句篇兜圈子的语文教学,被实践证明是封闭的,是不完全的,就好比在死胡同里打转,没有方向,没有出路;冲破“胡同的封闭”,走进生活,使课内和课外紧密衔接,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

李小锋,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阳。责任编校:老 猛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文言文诵读教学 下一篇:论高中作文评改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