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探索

时间:2022-10-12 04:19:52

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探索

摘要:企业中,存货甚至要占到流动资产的30%以上。如何加强存货的管理,一直是一些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流程管理、实物管理和账务处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存货的管理。

关键词:小企业 存货 管理

在企业中,存货永远都是一项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事实上大部分生产型的存货接近或超过流动资产的一半。然而,在我调查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几家小企业对存货有明确的管理流程。大部分企业没有原材料的收发流程,一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完工入库的手续。这些企业在计算成本时一般通过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每月的盘点倒推出存货的当月耗用数量;另一种是以每月生产的产量乘上单位成品消耗率就得出了本月耗用存货的成本。这两种方式都是建立在对存货只计收入,不计发出的基础上,既也没有合格或明确的存货(主要是原料)保管人,也不能很好地对存货的耗用进行管理,容易滋生偷拿、浪费等现象。

同时,也有很多企业在采购时,盲目采购、缺乏预见性;保管不力,致使存货短缺、霉变、无人处置。由于存货在资产中比重极大,与企业的经营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小企业对存货的管理迫在眉睫。

目前,大部分小企业没有一个专门对应存货管理的内部流程,他们的做法很简单:一是对于原料类的存货,只记录收入、不记发出。月末通过盘点存货的余量倒推其发出的数量或通过计算完工成品数量倒推出本月发出存货。二是对于产成品,也没有相关的管理,每月按产成品的销售量加上剩余量得出产出量。三是对于耗用的低值品,则是当月购入多少,按多少入账,直接计入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而没有用相关的实物卡或账册来进行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小企业应切实做好存货的管理工作,加强存货的流程管理。

一、存货的实物保管管理

在存货的实物管理中,必须严格按照仓库管理规程进行日常操作,仓库保管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类原材料的性质、用途、类型分明别类建立相应的实物卡;半成品、产成品应按照类型及规格型号设立明细账、实物卡。对当日发生的业务必须及时逐笔登记台帐,确保物料进出及结存数据的正确无误,保证帐实一致。财务部门与仓库所建账簿及顺序编号必须互相统一,相互一致。合格品、逾期品、失效品、废料、应分别建账反映。

做好各类物料和产品的日常核查工作,仓库保管员必须对各类库存物资定期进行检查盘点,并做到账、物、卡三者一致。必须定期对每种材料的单位量(长度等)进行核对并记录,如有变动及时向领导反映,以便及时调整。

生产车间必须根椐生产计划及仓库库存情况合理确定采购数量,并严格控制各类物资的库存量;仓库保管员必须定期进行各类存货的分类整理,对存放期限较长,逾期失效等不良存货,要按月编制报表,报送领导及财务人员。仓管员在月末结账前要与车间及相关部门做好物料进出的衔接工作,各相关部门的计算口径应保持一致,以保障成本核算的正确性。

同时,还应加强存货的定时、不定时的盘点。由财务部牵头,各相关部门辅助。盘点后,对于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和差错,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如属短缺及需报废处理的,必须按审批程序经领导审核批准后才可进行处理,否则一律不准自行调整。 发现物料失少或质量上的问题(如超期、受潮、生锈、或损坏等),应及时用书面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汇报。对于盘点结果发现属于实物责任人不按货品要求收发及保管财物造成损失,则要求实物责任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二、存货的账务流程管理

对于存货的核算方法有很多,相对于规模较小、生产品种不多的小企业,我认为可以通过定额成本法来加强对产成品的价值控制。定额成本法是通过年初预定的单位定额来确定原料发出价格和产成品生产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将原料支出限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保证企业达到降低成本和控制浪费的目标,同果更好地了解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与预算中成本的差异,从而可以更方便地找到差异产生的原因,预防差异的产生,使成本按原先的预计被合理地执行。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产生节约差,说明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耗用可以比原先的预计更低,这可能是由于新的生产工艺的产生或新设备的使用而造成的,但如果是消耗差则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很可能存在着偷拿、浪费等现象。这时,应该分析原因,并追查生产部门的责任。

在通过定额成本的方式对存货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将定额和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生产车间、班组和个人,使各级都有明确的控制标准和责任;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其中包括限额领等;最后,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产生消耗差不一定都是人员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企业的预算标准过高等其他原因,我们需要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措施,切实降低成本。

存货在企业资产中的毕生一般都比较大,而且直接影响到成本的高低。存货生成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不仅仅影响到资产的价值是否较准确,更影响到时损益的确定是否正确、可靠。因此,只有通过加强对存货的控制,实行存货业务的职责分工、预算、审批,正确对存货业务的业务核算,建立健全存货的收发制度,并定期盘点存货资产以保护其安全、完整,才能保证存货信息的真性和完整性,以及在会计报表上的正确反映。

参考文献:

[1]陈锡坤.企业内控制度探析[J]. “中国石油企业”杂志, 2007

[2]杨松令.中小企业会计管理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李凤鸣.会计制度设计[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王化成,佟岩,李勇.全面预算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及完善措施 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