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民经济不同阶段下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特点

时间:2022-10-08 07:56:51

浅析国民经济不同阶段下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特点

摘要:交通运输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本文运用工业阶段划分以及运输化理论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国民经济所处不同阶段,分析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关键词:国民经济 交通运输业 发展特点

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物质生产部门,通过专门从事货物和旅客的运输服务相关业务,使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得以正常运行,支持各行各业的区际交往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着各经济主体对于交通运输产品需求的层次以及品质。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GDP水平越高,而人们对交通运输产品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其提供的数量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服务质量方面,进而对交通运输整个系统的要求也就越高。由此可见,国民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首先,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数据显示,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特别地,2004年我国人均GDP水平为12336元,如果按照当年的汇率折算约为1490美元;同理,2005年我国人均GDP水平为14185元,折算约为1757美元;2007年我国人均GDP水平为20169元,折算约为2730美元。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即2007年人均GDP变动范围在797-1593美元为准工业化阶段;在1593-3196美元为工业化实现阶段中的初级化阶段。因此,可以将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4年之前为准工业化阶段,2005年-2007年为工业化初级阶段。

同时,根据荣朝和(2001)提出的运输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即运输化作为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前工业化阶段伴随着前运输化阶段、工业化阶段伴随着运输化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伴随着后运输化阶段。因此,我国经济发展2004年之前为前运输化阶段,2005年-2007年为运输化阶段的初步运输化阶段。

其次,我国交通运输业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下的特点,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总体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线路里程数迅速增长。截至2007年,全国除内河航道以外的各种运输线路里程数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增长最为迅速的是民航线路里程数,总增长率为1474%,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1%。可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大了对于各种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得到大力发展。

从运输产品需求方面来讲,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使得人们对于交通运输产品的总需求数量越来越高。

对于旅客运输服务需求,我国在准工业化阶段主要以铁路和公路两种运输方式为主,而民航和水运两种运输方式所提供的服务数量少;而自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公路客运量大幅增长,超越铁路客运量,并且两者的发展有扩大差距的趋势,其原因在于全国公路总里程数持续增长,促进了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的提高。水运对客运服务方面的贡献经过短暂的增长之后便逐渐下降,而航空运输业则迅速发展,对客运服务的贡献不断上升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航空货运量将会更进一步发展。

对于货物运输服务需求,我国在准工业化阶段主要以水运、铁路、公路三种运输方式为主,而管道和民航两种运输方式所提供的服务数量少;而自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水运货运量增长较为明显,成为提供货物运输服务的最主要的方式。其次是铁路与公路运输方式,并且近年来公路货运量呈现超过铁路货运量的发展趋势。而管道和民航运输方式对货运量的贡献逐年增长,但其发展趋势较为缓慢。

综上所述,在我国准工业化阶段,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交通运输服务的数量方面,铁路与公路两种运输方式发展较为突出。随工业的蓬勃发展提出对于大规模提高运输能力以及运输效率的要求,同时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也使得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不断建设、发展与完善。而当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后,提出的不仅仅是运输服务数量方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于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人性化的运输服务需求,也就是突出表现在运输服务质量方面。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石宝林.中国交通革命跨域式发展之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11

[2]吴群琪,陈文强.交通运输系统演化机理与发展趋势[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3-17

[3]荣朝和.运输发展理论的近期进展[J].中国铁道科学,2001,22(3):2-3

上一篇:浅谈高科技企业并购战略的实施 下一篇:民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