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时间:2022-09-06 09:58:1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产物,设计和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本文阐述了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 设计原则 控制措施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主要是企业高级管理者的的责任,而实践证明,企业的管理者是对企业财务报告可靠性影响最大的群体,因此从总体来看,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必须从外部对其设计原则、主要内容以法规或制度的形式进行强制性的规范。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要注意以下几点的原则:

(1)要必须了解到制度体系是由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和制度实施机制构成。三者有着相铺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2)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必须突破会计控制的局面,综合治理和管理两大层面去构建全面性的内部控制。

(3)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应当要有重轻之分,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应当实施高度关注。

(4)相互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5)适应性原则。系统适应环境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为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系统和包围该系统的环境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6)成本效益原则。进行控制而花费的成本与缺乏控制时所遭受的损失比较,要控制的效益大于成本时,则该项控制措施才是可行的,否则就是不可行的。

二、应当采用一套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法

(一)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工作,做到控制要有计划

建立健全一套合理的控制制度,要从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开始。调查研究的起点,首先应当是组织的控制目标。集权制企业与分权制企业在控制目标上存在着本质差别,内向型企业与外向型也有着根本不同的控制策略,因此,设计内部控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重要组织因素。预先调查、分析并研究各种组织的控制目标,然后,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制度设计工作。

(二)设计内部控制制度,要从点到面、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内部到外部进行各项设计

控制制度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总体设计是对企业控制整体及全局上进行的设计,具体设计是对企业局部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设计工作。分析问题的逻辑规律,都应当从点到面、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到具体的过程。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需要把握每一个具体环节的控制,在掌握了各个基本环节以后,然后进行综观全局的控制规划。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可利用风险导向性的设计方法

风险导向是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哪里的控制风险较大,哪里的控制措施就应当越严密、越有效。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重点应当是首先降低这些风险。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方法,还可以利用“重要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

一贯性的、不可改变的控制计划是不能满足组织目标实现要求的。因为风险本身就是针对某些不确定性活动和事项而产生的,正是因为具有不确定性,才有控制的必要。从某种意义讲,如果管理控制者越是关注灵活性及例外情况的控制,他们设计的会计控制制度就越是有效。

三、内部控制改革的建议

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企业内部控制应改善以下几点

(一)以提高自我引导能力为目标

从管理系统的系统的要求来看,要强化内部控制应当提高企业战略管理和自我引导能力为目标。一般来说管理范围越大,出于成本的考虑,管理的强度就会越弱,对于财会方面管理制度适合以立法和监管的形式来约束,对于内部控制的其他方面的惯例制度则适合以资源的形式来实施。信息制度很声誉制度非常重要,它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和有效的信息体制黄静里面可以提高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自我引导能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信息交流的发达以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我国也随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范围体制规范体系的同时,建议适当引用信息机制和声誉机制。这样得以提高企业自我引荐能力。

(二)以整合内部控制机构功能为整合内容

由什么机构来承担内部控制功能取决于企业与社会企业对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在进行设计的同时需要突出内部内部控制机构的功能作用以及实施内部控制机构功能的整合。由于企业是内部控制最终实施的主体,所以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自然会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实践效果。从企业外部来说内部控制监管要从机构向功能管理转变,实施跨行、跨机构、跨市场监管。这么多分歧管理很繁琐也很复杂,如果能够实施统一的监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整体监控,可以有效地解决内部控制的监管归属,避免出现监管错误空虚或者多重监管。

(三)以引入柔性控制为手段

柔性化管理可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正好可以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柔性管理是针对经济技术和全球化经营实际提出的新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要发扬创新制度只有创新性的制度和符合人性的管理才是所有企业共同遵循的准则,只有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良好的结合,相互的补助才可以克服创新能力的阻碍。

(四)建立内部控制创新激励机制

内部制度创新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引擎,而内部控制创新需要某种激励,激励的目的是提高运营效率、增加企业价值能力。内部控制应该改善原有的理论方法,突破传统的内部控制。一般来说,在现代企业,每个员工的行为都是由信息导向的。因此因此内部控制创新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重要一环。

四、结束语

企业在内部控制设计的过程中,注意要保证控制活动与企业控制目标的一致性,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参考文献:

[1]徐益丰,李敏.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7,(05)

[2]袁书寅.完善内控体系加强公司治理――兖州煤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经验谈[J].财务与会计,2009,(10)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探索 下一篇:规范财政医疗票据管理的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