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12 02:37:47

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其学业长进,还将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但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差,就连口语交际课堂也经常出现“冷场”、“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不断的摸索、实践、总结,找到了以下四种教学策略,效果良好。

一、激发口语交际兴趣,引导学生迈出敢说的第一步

调查结果显示,七年级学生上课不愿说话(不回答或不参与讨论或发言的)占64.5%;八年级占73.7%;九年级占89.2%。以上数据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沉默”。主要是害怕说错,怕同学笑话。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动机,引导学生迈出敢说的第一步。有效办法是:

1、模拟实践法。教师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观察、说明,是增强学生体验、激发思维和口头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泉。在农村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模拟实践法不失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应多做课前准备,多花费一些心思,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朗读背诵法。朗读与背诵是把教材的书面语转换成口头口语交际的一种方式,它既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其内容,又可丰富学生的词汇,增强其语感,习得多种句式,还可使学生写话时的遣词造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3、实物展示法。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容易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有效的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本人在教学口语交际《介绍一个物体》时,看见很多学生桌面上摆有纸菠萝、纸玫瑰、千纸鹤等,我顺手拿着一个小制作称赞道,真漂亮啊!学生们见我喜欢,纷纷对我说:“你那么喜欢,我把它送给你吧!”我说:“好啊!谁愿意把自己的小制作送给老师?”同学们都把他们的杰作放上讲台。我左瞧右看,对学生说:“我好想学呀!有没有愿意教老师的?”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制作过程,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在教师的赞美声中,卖力的介绍,唯恐落下一个细节。我发现这一节课特别活跃,就连班上最不爱说话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而且,我在改作文时发现,全班都交了作文,而且条理清楚。

4、自我评价表。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口语交际兴趣,我打印一张考核表,把要求及学生的表现情况贴在教室的墙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肯动脑筋,大胆说话。一段时间后,大家“说”的积极性提高,“说”的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课堂气氛也渐渐地活跃起来了。

二、在复述和改写中突出互动,让学生有话说

本人发现,在农村,方言的大量使用给学生的交际带来极大的阻碍。一部分学生在交际时出现了不会说的现象,致使说话时磕磕碰碰,词不达意。而在复述和改写中突出互动,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加工、改造并表述内容。这不仅让学生有话说,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口语交际、教师口语交际的理解,丰富其词汇,矫正其语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较长时间的说话能力和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中心突出的口语交际能力。

1、师生互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

2、生生互动。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评,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3、人人互动。生活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与人交往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能说好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敢说、有话说,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说话的质量,使学生语言规范化,让学生能说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听说比赛”、“朗诵比赛”、“小小新闻会”“谈天说地”“小小评论家”“赛诗会”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尽量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表现中获得成功。经过长期的指导,学生不但积累了丰富、规范、优美的句子,还促使学生说话时能准确运用语调表情达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当然,说话训练的培养仅限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训练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话训练在课外更有着广阔的天地。教师要为学生拓展说话的渠道,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谈一谈,说一说,议一议。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训练机会。

四、充分发挥口语交际典范作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运用能力

教师优美的口语可以感染学生;教师精炼而准确的口语交际表达可以影响学生说话中的条理层次、逻辑组织;教师幽默隽永、妙趣横生的口头、身势表达可以使学生说话变得灵活、生动;精确严密的学科教材口语交际有助于学生养成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影响学生说明、推论、解释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模仿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口语交际典范作用,成为学生模仿的楷模。

事实上,学生口语交际的获得不是根本目的,它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运用,是要利用已经获得的口语交际结构和规律构造内容,向教师或他人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具体说来,学生课堂中的口语交际运用能力就是指他的说、写能力。其中,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快速编码能力、语音能力、定向表述能力和运用身势语的能力。它要求思维要有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逻辑性和批判性;要求口语交际编码丰富、正确、简洁、生动与快速;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调和停顿恰当;要求表述得体而灵活,表情、姿态和手势自然大方等。

总之,教有良方无定方。教师可以把听、读、说、写作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获得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运用的能力来培养。通过激发口语交际兴趣,引导学生迈出敢说的第一步;在复述和改写中突出互动,让学生有话说;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能说好;充分发挥口语交际典范作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运用能力等四种策略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循环往复的训练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最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上一篇:农村初中数学生本课堂中学生交流现状与对策分...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