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审判前准备制度的启迪

时间:2022-10-12 01:49:40

日本审判前准备制度的启迪

摘 要:审判前准备制度,是指法院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之前为开庭准备和解决纠纷而进行的系列活动。在我国,有相关的具体制度的尝试,但都不是很理想。新民诉法对其进行了相关修改,但效果暂时还难以预计,故在此对邻国日本的相关制度进行分析,以起到对我国的启迪。

关键词:程序法;民事诉讼;准备制度

一、我国审判前准备制度的尝试

在我国,早在建国前就有相关的具体制度的相关尝试,但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才确立我国审前准备的基本立法框架。到2002年《证据规定》出台,才对审判前准备制度进行实质性的推动,从而对证据交换和举证时限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实际运行中,由于争点和证据的一个个提出和相应规范的不配套,使大量诉讼资源被浪费,诉讼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保障也难以实现。最终2012年8月31日通过表决修改的表决民诉法在审判准备程序中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对不存在当事人争议,符合相关程序条件规定的,可以直接转入督促程序;开庭前采取调解方式可以及时解决纠纷的可以进入调解程序。根据具体情况,对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进行具体分类,仍然需要开庭的,可以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以便对争议焦点的进行相应的确定。但审判前的准备程序依然没有成为独立的司法程序而被重视。各种实际操作中问题依然突出,当事人对程序的选择与应用的权利往往被法律工作者所主导。

二、日本审判前准备制度的立法

日本的法治进程和中国很相近。早期因西方侵略而放弃中华法系的法制传统,取而代之的是对大量西方法律和制度甚至是法律观念的移植,特别是以德国为蓝本的法律构建对日本民事诉讼的建设影响深远。二战后,又受美国影响而对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制度进行大量修改。直到1996年才对民事诉讼法进行全面修订,从而本土化的诉讼模式的得以体现。也正是通过这次修订审判前准备制度得到实质意义上的变革,在此前一直不被肯定的民事诉讼审判前准备制度被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推动,并结合其独有的辩论和解程序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审判前准备制度。

由于以前日本实施一步到庭的诉讼模式,大量争点和证据是在庭上被一点点出示并确认的,正是这种非集中的审理方式使准备程序变得没有必要,但也正是这种审判方式造成大量诉讼资源被浪费诉讼效率被大大降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无法真正简化程序,便于诉讼的目的也难以发挥应该有的作用。虽然在辩论中寻求和解的尝试得到相当成熟度的普及。但并未解决当事人对案件快速解决,降低诉讼成本的渴求,所以新民事诉讼法对准备程序予以高度重视,以希望达到对原有制度的重构。

三、日本审判前准备制度的实践

根据该种制度的设计,一个民事案件提讼后要先进入答辩程序,在该阶段,当事人应在一定期限内将写着诉讼请求和具体诉讼方法特别是攻击和防御方法的文书送达给对方或交给法院。当事人还可以为了得到相应案件情况和有关证据不经法院直接照会对方当事人,当事人则要对其问题进行回答。但在实际中也会不回答相关问题,因为这种回答没有规定为必须,也未设计不回答的相应制裁方法。当防御和攻击方法却得到特别的限制,该限制是在所提交的文书中确定的,只要文书中没有提及便不能被使用。

接下来便进入准备性言词辩论阶段,通过该阶段争点得到有效整理,相应证据得到收集。从而确立了证据提出的具体时间要求,但对于规定时间内没有提交相应证据和诉讼策略的则要求当事人附加说明,并由法官判断其理由的可信度以及采纳程度,这中附加说明的方式明显不同于西方各国关于逾期失效的规定。

但如果当事人规避这一程序不出庭或不提交相应文书和相应证据申请则会及时结束这一程序而进入到辩论准备阶段,辩论准备阶段是对美国审前会议的借鉴,并结合本地司法特色而设计的,在进入这一程序后,双方当事人会在相对平和并且半封闭的环境下交换己方对案情的认识以及证据掌握情况。法官则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应总结性文书,并对相应证据进行裁定。此程序的最终结果将被在言词辩论阶段得到确认,从而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当事人还可以用书面准备的程序代替辩论准备程序,从而通过书面形式使争点得以明确,相关证据得以整理列出,这就为更好的实现审判前准备制度对诉讼便利的要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当事人更好的获得相关信息和有关证据提供可能,从而促进当事人更好的使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四、日本审判前准备制度对我国的启迪

对于中国的审前制度改革,日本关于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结合是一种很好的启迪。在日本,由于长期对自身制度的不断完善,已基本发展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审判前准备制度,而这种审判前准备制度不是单纯引进美国的审前会议的具体制度而建立,也不是仅仅将原有引进的德国式的加以改进,而是在综合考虑本国现实诉讼实际后,通过在自己原有辩论和解制度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实质内容而建立,并通过对当事人向对方收集证据的权利的肯定和制度保障,一步一步稳定的推进自身审判前准备制度的完善,从而实现让普通民众参加诉讼更加便利的目标。也正是在其稳定推进其改革使新制度更加符合民众需要。而在一些专业化强的案件中主动引进来专家参与诉讼的相关制度,从而实现案件能更加专业合理的解决。在不断进行的日本审前制度正在不断成为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平衡的主战场。

参考文献:

[1]熊跃敏.《审前准备程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3]史栋梁.《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研究》,载于《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4]陈爱武.《论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载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宋新宇.《审前准备程序探究》载于《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上一篇:浅析优先权制度的一些问题 下一篇:从法学角度试论不可抗辩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