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的有效性学习

时间:2022-10-12 01:20:57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的有效性学习

摘要: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认真地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凸显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它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要着眼于学生实际,彻底改变过去的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式,适时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实践证明,要全面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情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有效课堂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认真地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尝试着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应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引导同学进行自主性学习。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并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加强了学生间的学习互助和合作探究,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强调,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但是,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不到真正的体现,教师上课是“满堂灌”或者是“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聆听”和无条件地全接受。所以,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佳。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呢?首先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此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立足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教师应该把语文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精心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语文课堂上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让我们的学生敢想、敢说,而且是愿意想和愿意说。

另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由于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一篇好文章需要我们进行多方位地去理解,角度不同,对人物事件的认识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同一篇文章,我们就该允许有不同见解,特别是那些独特的见解。众所周知,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和运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并不是一定要求自己的学生无条件地去接收,要让学生拥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空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自身特点关系很大。也就是说,只要所学内容符合他们自身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接受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增强了。由此可见,教师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让语文课堂自始至终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之中,它要求教师要从整节课或者是整篇文章来考虑,认真钻研教材,利用一切教学资源,精心设计出一系列有层次、有步骤的学习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讨论和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他们认真地去阅读和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理念倡导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它非常注重我们的课堂效果。它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和问题探究。对于语文课教学来说,要想发挥学生主体探究的作用,就必须开展学生的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活动。要有效地从事课堂讨论和辩论,作为语文教师,首先需要精心组织和策划有关讨论和辩论的内容,创设出一系列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活动的需要,然后把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化编排,分成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要有不同层次的同学来组成,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敏捷,这样有利于互帮互学和共同进步。让他们以学习小组活动的方式,质疑问难、共同探究,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角色永远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而不是决策者和指挥着。

四、注重课后反馈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重在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是否提高,或者是提高了多少;重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只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才是积极的学习,只有积极的学习才会使学习更加有效,这一点恰恰正是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多年来,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在学生完成课堂讨论或者是课堂辩论之后,我就要求学生就讨论和辩论的结果写成读后感或小论文,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某一个方面谈谈他们的认识。另外,我还适时让学生就课文某些内容进行改写、缩写和扩写等,进行写作训练,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留给语文教师的空间很大,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开发和利用一切资源服务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只有认真践行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才能创建语文的有效课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金霞主编,《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责编 冯立伟】

上一篇:浅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解题思路 下一篇:感悟英语自主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