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时间:2022-10-15 09:13:15

项目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摘要:教师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提供的策略,改变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收获了专业发展的自信;在教师设置的“支架”上自主探索,木讷的山里娃变得敢于、善于表达,学习自主性增强;从英特尔·未来教育引入的项目教学经过沉淀,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

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创新

一、从一则教师培训中的小故事说起

2005年7月12日上午,驻操营中学微机室内人头攒动。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项目培训的学员们正在开展相互结识活动,寒暄间在对方的本子上书写着自己的兴趣专长和联系方式,而呆坐在角落里那位面容略带羞涩和稚气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女孩姓郑,大家习惯地称她小郑老师。小郑老师从教三年了,三年的从教之路磕磕绊绊。起先在一所中学任教,领导不喜欢她的教学风格,更不喜欢她玩世不恭的心态,学生也不买她的帐,于是被交流到当地一所小学任教。而带着在中学留下老印象基础的她,在小学的工作再一次陷入窘境。小郑老师怎能抗得住啊?

也许真的心灵相通,当我再一次抬起头时,与小郑老师的目光形成了对视。我从她的目光中悟出了信赖的讯号,看到了期盼的神情,读出了求助的渴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郑老师的表现令我不得不刮目相看,不仅项目的设计别具匠心,而且她在班上的每一次发言都能语惊四座……我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她熬红双眼挑灯夜战的成果。

暑假过后的一天,小郑老师兴致勃勃地邀我听课。从她那原本胖乎乎变得如今有些棱角分明的小脸上,我看到了成熟,看到了稳重,看到了自信。小郑老师说这一阶段不仅教学得心应手,而且孩子们对她的课很喜欢。她吸收着“合作探究式学习”“做中学”“基于项目的学习”“21世纪技能”等“营养”,切实领悟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开学后,她尝试在教学中运用自己在英特尔·未来教育中体验到的策略: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资料,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研究,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分享,帮助学生在成果展示中获得自信……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一年下来,郑连智所带班级的成绩跃居全镇第一,她还在Intel课例评选中获得省级三等奖,成为全镇教师中获得省级奖项的第一人。

二、更多的教师收获了自信

英特尔·未来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和“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实施策略,正是被大山“封锁”、教育观念落后的教师们最需要的,这看似遥远的培训其实最贴近需求,不能错过“国际机遇”。为推动英特尔·未来教育应用于教学,我们首抓领导落实,在镇、校、项目组的各级组织领导中专门配备一名领导抓应用落实。二抓典型促推广,每年重点培养数个种子教师,帮助他们在一线开花结果。三抓制度保障,先后制定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细则》《应用英特尔·未来教育进行教学评估的意见》《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评选优质课的标准》等规章制度,规范评价标准。

以前,驻操营镇的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缺乏支持,外出参赛的机会也少,欠缺经验的青年教师更是上进“无门”。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中,教师们受到21世纪技能、问题设计、教学评价和学习支架等先进理念、策略的冲击,踊跃设计实施课例。7年间,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创新大赛中,驻操营学区教师的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创新课例奖项25人次,获得国家级大奖的教师达到4人次。教师们在获奖中得到认可,看到了专业发展的希望,也收获了实施课改的自信。

事实证明,在这所闭塞的山区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带来的不只是新鲜的理念和有效的策略,更带来了信心与希望,而这让一切变得皆有可能。

三、来自学生的感受——原来,我们可以这般智慧

调查表明,英特尔·未来教育走进驻操营中学后,学生利用信息的素养、同伴互助的意识、学习求知的兴趣、创新思维的能力等21世纪核心技能明显增强。这一点,从一则由学生撰写的微故事中可见一斑。

班主任陈老师带领我们做一件大事,后来知道是要做一个叫做“花季校园·青春护航”的项目学习。做项目真的很开眼界,也很锻炼人,我们开始接触到就连大人都经常接触不到的东西,我们开始研究连大人们都回答不出的问题。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拿起照相机在校园周边拍摄关于校园安全隐患方面的镜头,我们到相关的政府部门了解学校的安全政策,我们利用网络论坛咨询校园安全事故的处理办法。我们竟然能够和千里之外的专家交流,我们还学会了利用演示文稿和网页汇报学习成果,很多建议被学校采纳到校园安全预案中。那次的项目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懵懂了“地球村”的含义,开始思考怎样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开始涉猎书本以外的学习领域,开始研究更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他们是问题的发现者,在教师的支持下自主搜集资料、分组讨论、探究答案;他们是课堂的参与者,制作展示“演示文稿”,评价自我与他人……渐渐地,木讷的山里孩子在课堂上变得活跃,他们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见解,因为他们知道无论对错,教师都会依据“评价量规”给予恰当评价。他们开始追求学习的主动权,例如,在学习《石壕吏》时,他们就主动要求制作服装和道具,用古装分组表演。

四、项目教学带动了办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项目教学成绩的异军突起,使学校一举成为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育实践研究”基地校、河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校、河北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应用示范校、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创新之旅(中国)营地学校。2011年7月,学校还成功承办“全国创新之旅营地高级培训班”研讨会。

曾有教育专家给予我们这样的点评:信息不对称是我国多年以来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瓶颈问题。在因特网出现之前,大城市的教师在备课、教研、查找文献资料等方面比在农村和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更具有优势。然而在因特网出现之后,并不是所有的校长和教师都能认识到这是一次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契机……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冲破了信息不对称的藩篱,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成功的实践,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体现。

【责编 冯立伟】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下一篇: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