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 建构高校图书馆伦理关系

时间:2022-10-12 09:41:36

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 建构高校图书馆伦理关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的图书馆也在向着数字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高校要培养一批掌握新信息、先进电子技术的人才,以满足学生对共享网络电子资源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从以往的“人事关系时代”向更加自由、民主的“权利时代”发展,鉴于此,高校的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图书馆管理模式,弘扬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构建新的图书馆伦理关系。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伦理关系;构建

图书馆管理在历经传统管理、科学管理以及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阶段以后迈向了现代管理和人文伦理相互结合的时期,我们称之为“伦理管理时期”。现代人们对图书馆伦理关系的认知也慢慢从最初的伦理与道德之间的模糊关系转向公共伦理与职业伦理的领域。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现代图书馆的伦理关系又有了新内涵。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以建构新的图书馆伦理关系。

一、网络时代建构高校图书馆伦理关系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理应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技术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鉴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大学生对大量网络信息资源的运用,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同时也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以往的伦理关系,即大学生、图书馆与馆员三者之间的服务和被服务、管理和被管理之间的关系。高校图书馆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其提供的文献资料信息实质上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信息源头之一,此时图书馆馆员和大学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二者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亲密,而需要重新建构。

虽然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各项网络设备发展速度很快,但其功能使用率却非常低,大学生通常将图书馆当作普通的网吧来用,将大量时间用在和自己学习无任何关系的网络活动中,没有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状,除了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感之外,还要对其不断地进行知识培训,促使其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有能力管理好现代网络环境,进而建构新服务体系。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主要运用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这也是现代图书馆需构建的主要伦理关系之一,图书馆自身需要不断完善新服务关系:(1)提高为大学生读者服务的技术手段,用多种不同的录入方式构建完善的电子信息查询体系,以便于为读者提供有/无纸全文传递服务;(2)图书馆应该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训馆员技术能力,如针对缺乏网络知识的馆员可针对性地培训其电脑运用知识,建立和高校师生科研、教学相吻合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让馆员指导大学生合理高效运用电子信息资源,改变大学生上网知识浏览网页、观看娱乐视频的习惯。此外还要求图书馆馆员对各种检索工具认真收藏、对电子文献的检索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可以为大学生及时地提供网上资源评价以及各项信息咨询服务。

二、权利时代建构高校图书馆伦理关系

当人类社会迈进权利时代,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变化以及个体利益目标的改变,促使图书馆与馆员、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伦理关系发生了矛盾。管理现代图书馆需要将管理重点放在图书馆和馆员之间,图书馆与大学生之间伦理关系的变化方面,并努力推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伦理建构。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每一位大学生读者的权利。所谓“读者权利”即大学生作为文化消费者其依法享有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获得所需文献知识的权利。图书馆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应该立足于读者利益,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而读者的需求和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联系,每个时代的读者有不同的需求,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传统的图书馆模式为了顺应不同时代读者的需求而作出相应的改革。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应将读者的权利放到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时代这个广阔的大背景中思考,深入研究分析图书馆资源配置与读者需求,坚持“为用而藏”、“为藏而用”的新时代管理方法,研究分析“读者权利法理走向”、“读者权利法定化”等相关思想性较强的理念,加强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尊重每一位读者的权利,这同样是在构建现代图书馆伦理管理。

三、在图书馆服务中渗透人文意识、精神

图书馆作为现代人们的重要学习场所,其担负着传播知识、文化的责任,同时它有加工存储、传播利用知识的作用。其中人文价值理念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反映了图书馆对人的价值、尊严以及人的生存意义、生存质量的关注。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每一所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其一,图书馆是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产物,人类自身不但有生物进化的自然属性,还有维持社会属性进行文化传承的特点。图书馆是顺应人们对人文信息(多数是文献资料)存储、传承运用的需求而产生的,实现各种不同人文信息的创造、积累以及传承是图书馆各项活动的根本目的。可以说人既是图书馆一切活动的主体,又是图书馆活动的主要对象,现代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只有通过自身的图书馆活动才得以满足。其二,图书馆本身有内在的人文追求。在中国传统社会,图书馆中的各种信息活动时人类自身不断进步的基础与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人类走向繁荣的前提条件,图书馆本身有非常大的社会文化价值、伦理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步入现代社会,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提升,人类与社会进化观念已经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过渡到现代的以人为核心,注重人类自身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以及强以人为本的伦理意义。

在建设现代图书馆时,不但要将其当作一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还要留意当代图书馆内在的人文情怀,努力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提供方与消费方之间思想、情感的共鸣,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渗透人文意识、精神,从而构建崭新的伦理关系。图书馆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传统的以馆藏文献服务为主转变成以信息服务为主构建完善的开放体系,加大力度宣传自身网络信息资源,以进一步提升图书馆自身服务水平。

四、建构图书馆主体间的伦理关系

当今社会,图书馆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图书馆自身服务理应有主体之间的理论参照图书馆活动,建构图书馆和馆员、读者之间的主体间联系,进一步改进图书馆的各项不足。其一,图书馆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主体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对话,按照本质论的观点,人类的存在就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关系的存在,其中主体间性主要是指主体和主体之间的统一性、相互性,是两个及两个以上主体的内在关联性。主体间性的发生主要来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交互主体性内涵越来越丰富,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共通性、差异性以及互动性等特点,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种类。图书馆自身作为一个公共的信息服务机构,要想形成一个较为平等的资源分配局面,在分配过程中需要确保图书馆和馆员、读者之间形成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有一定的公平性,并且在分配经济利益方面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将馆员定位成这种多元对话的建构者、组织者乃至策动者,充分协调社会发展和实现人本价值之间的关系,构建合理的社会大众平等使用信息资源的权利与机会的平台。

其二,图书馆所有活动的目标在于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馆员和读者之间需要遵照相应的伦理规则,读者作为图书馆存在价值的基础,图书馆中的所有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以及先进的设备管理办法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图书馆内部体系中进行伦理建构主要是为了让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在从事图书馆各项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处理好与图书馆相关的内部、外部关系。同时站在馆员和馆员、和领导、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角度思考建构良好图书馆主体间伦理关系的意义。图书馆作为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每一位大学生理应了解图书馆、尊重图书馆员,这样才能获得馆员的优质服务,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其三,在图书馆馆员之间营造和谐的互帮互助人文氛围;图书馆和读者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支持构建良好的图书馆社会环境,让图书馆与读者存在相同的利益追求,进而让图书馆在良好的服务文化氛围中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现代图书馆的社会关系主要是由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形成的,其中包括图书馆自身与馆员、读者之间的利益纠纷。尤其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如果忽视图书馆自身发展和馆员物质利益、情感方面的需求,可能会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大量流失。在未来建构图书馆伦理关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满足馆员正当合理的利益需求,处理好图书馆与馆员、读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才能构建主体间和谐的图书馆伦理关系。

参考文献

[1] 钱万青.“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4(02).

[2] 丘琦,刘萍.人文精神与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S1).

[3] 罗佳玲.现代高校图书馆伦理关系的建构[J].韶关学院学报,2009,6(05).

[4] 张新华.图书馆主体间伦理关系的变化及其建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04).

[5] 马晓雯.浅议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人本管理[J].黑河学刊,2010,4(07).

[6] 刘明侠.关于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10,3(02).

作者简介:陈娟(1979.11- ),女,汉族,河南许昌人,研究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上一篇:关于独立学院在校生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下一篇:高职院校大学生组织与活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