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机制研究

时间:2022-10-12 09:03:42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管理机制研究

内容提要:利率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但市场化进程中的国内银行在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和结构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国内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构建不能简单采取“拿来主义”,而应因地制宜地选择科学、有效的利率风险管控机制。本文通过对利率风险管理内在逻辑、结构、框架构建以及监管模式的讨论,对我国银行业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管控机制进行了创新和探索。

关键词:利率风险 结构分析 管控机制 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5-051-05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纵深发展,利率水平日益多变和不确定,我国银行业利率风险明显增大并成为其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我国银行业的利率风险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结构上都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并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准确解析这些差异并因地制宜地构建起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 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现实逻辑

以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机构危机为触发点,利率风险开始进入银行管理层和监管当局的视野,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对以利率风险为主的市场风险提出资本要求,从而标志着对利率风险实施管理和监管成为共识。在我国,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利率风险不断显露,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

1、利率风险的固有特征容易诱发对利率风险的过度承担并影响全局。与银行承担的其他风险如操作风险不同,利率变动对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具有“双侧性”①,这种“双侧性”为银行盈利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也容易诱发银行的利率投机行为,特别是在当前国内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不甚完善、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银行不合理的盈利诉求很容易转化为利率风险的简单膨胀,从而伴随着盈利增加出现利率风险的急剧扩大。另外,不同于信用风险具有逐笔暴露的特征,利率是银行经营的核心变量,利率变动对单个银行和整个银行业的所有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的影响具有瞬时性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利率风险如果控制不当便会引发重大风险事件甚至行业危机,其破坏性要大大高于其他风险。

2、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孕育着较大的利率风险。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呈现出新的变化。从资产方来看,银行资产长期化趋势加剧(所谓的短借长贷)、抵押类贷款资产占比越来越高;从负债方来看,非核心负债的比重越来越高,定期存款比重降低,具有提前提取权的活期存款比重上升。资产负债结构的这些变化既形成银行利率风险新的来源,同时也增添了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从而使得利率风险成为最主要的市场风险。以东京三菱银行为例,在该行2003年度交易账户的市场风险中,利率风险大大高于汇率、商品价格等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的在险价值(VaR值)占比高达60%,而在银行账户中,利率风险的占比则高达95%②,由此可见利率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市场风险管理的核心。

3、外部环境的变迁使得利率风险凸现。近年来,我国运用利率工具加强宏观调控日益频繁,加之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行利率环境的波动性显著增加。从调整频率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共进行了16次利率调整,平均每年一次,调整频率呈加大趋势。从调整幅度上来看,以一年期存款为例,从1990年的11.34%降至目前的2.25%,调整幅度达80%,如此大的调整幅度使得银行的利率风险日益严峻。此外,2006年起银行开始试行新会计准则,新准则按照国际惯例要求对银行部分资产负债采取“盯市策略”,并且采用套期会计将原来在表外核算的衍生工具纳入表内反映,由此,利率波动给银行带来的各种潜在损益(为了体现核算的审慎性,主要是反映损失)实时暴露,从而银行账面上的利率风险显著增加。

4、国内银行收益模式包含着巨大的利率敏感性。目前,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仍然是国内银行的主要收支项目,净利息收入也因此成为银行盈利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从2006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国内几大上市银行中,除中国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为78.9%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均在90%以上,分别为90.4%、92.1%和90.9%。而国外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一般在60%以下,例如花旗银行2004年度该比例为50.4%,而同时期摩根大通银行该比例则更低,仅为34%。如此严重依赖净利息收入的收益模式,使得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保持了大量的正净利息头寸③(该头寸占生息资产的比例一般为2%-5%),这种情况在利率进入下降通道时将会侵蚀银行很大一部分利润,甚至会危及到资本安全。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特点――一种结构分析

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十一条》首次将利率风险划分为基差风险等四种来源。在现有的利率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同样面临这四种风险,但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异。

1、重定价风险分析。期限不匹配是银行经营中的常态,风险管理良好的银行会在科学预测利率基础上,有效利用期限错配来获取收益,但是一旦预测失误或者资产负债结构不能及时调整,将会酿成严重后果,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协会就是因为利用短期储蓄存款来支撑长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在短期利率大幅上升后使全行业陷入危机。就我国而言,期限错配现象同样存在。首先从负债方来看,由于存款利率的期限结构经过多次调整已经逐步趋于平坦等原因,居民存款结构已经呈现出显著的短期化趋势,自2000年到2006年,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比例已经从33.08%上升为53.46%。从资产方来看,由于贷款利率期限结构逐渐平坦以及国内长期融资对银行的严重依赖等原因,中长期贷款一直以高于短期贷款的速度增长,自2000年到2006年,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从27.08%上升到了50.07%,如图1,资产与负债的这种变化使得短借长贷呈现加剧态势。但贷款期限不等于重定价期限,考虑到我国银行业存在大量不良资产的现实④和特定的人民币存贷款计息规定,重定价风险会较上述情况更为严重。如中长期贷款由于实行一年一定的计息政策,其贷款期限无论多长都变成1年以内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因此一定程度缩短了资产方的重定价日(一般银行平均为3-4个月),但同样由于该规定,银行存款的绝大部分变为即时敏感型负债(一般银行平均为1-2个月)⑤,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短期缺口。由于重定价风险是一种短期风险,短期缺口的扩大强化了银行的重定价风险,使其成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2、基差风险分析。在我国,基差风险主要由两个因素导致。一是在目前双轨运行的利率体制下,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存款)利率由中央银行制定,另一方面银行的资产方如国债、同业拆借等资产的利率却随行就市,这两者之间虽然存在一定关联但变化并不同步,由此导致基差风险。基差风险的另一方面是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不同的风险,国家出于不同的调控意图,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往往并不同幅,如图2。银行的资产负债在面临中央银行非对称利率调整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基差风险组合,这些组合效应的叠加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基差风险,以某上市银行为例,2004年10月定期存款和贷款利率向上平移0.27个百分点,此时该银行存在巨大负缺口,在内部测算中所有利率平移使得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减少3亿(这可视为重定价风险),但由于活期存款利率没有上调,该行最终净利息收入反而增加了2亿,由此可见基差风险改变了净利息收入的变动方向,如果上述利率调整方向正好相反,可想而知将会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基差风险在当前尚未完全市场化的利率环境下仍然是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国外经验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无风险套利机制将使得基差风险逐渐减少,这也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结构演变的一种趋势。

3、曲线风险分析。一般情况下,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斜率为正,但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由于货币政策反向操作,短期利率可能会高于长期利率,从而给那些“短借长贷”机构造成损失。特别是在金融恐慌时期,长短期利率倒挂现象尤为普遍,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泰国、香港的隔夜利率一度高达300%-1000%,这对那些短期负债较多的银行会造成很大的风险。在我国,曲线风险的表现之一是存贷款利率期限结构的平坦化趋势。5年期以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利差最大为1993年的10.71%,经过多次调整目前为2.89%,5年以上与1年期贷款之间的利差由1993年的5%下降到目前的0.55%,与此变化相适应,我国商业银行本应降低长期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同时提高长期核心存款的比重,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由此存贷款中包含很大的收益率曲线风险。另外,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手段逐渐拓宽,其他资产与负债的收益率风险也呈加大趋势,例如截止2006年9月工商银行债券投资余额就接近1万亿元,已占贷款余额的1/3,总资产的1/5,而招商银行最近三年通过发行200亿金融债来改善其负债结构,这些头寸的市值将会对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变动十分敏感⑥。曲线风险某种程度上属于“极端风险”,一般只有在宏观经济或者市场状况出现异常变动时才会显现出来,在目前国内平稳运行的环境下,该风险并不是很突出,但银行在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时要将其纳入考虑,充分评估该风险的潜在影响。

4、期权性风险分析。银行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往往在一些产品中嵌入某种期权,如资产方可提前还贷的抵押贷款、债券提前赎回,负债方如定期存款提前提取权等都包含着这种期权,近年来国内银行含权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例,如图3。由于银行是期权的卖方,一旦市场发生不利变动理论上将会给银行带来无限损失,特别是银行迫于竞争压力或者缺乏定价技术,往往没有能力向客户收取合理的期权费进行补偿,从而使得期权性风险成为利率风险控制中最为困难的一环。在我国,期权性风险的表现形式除了定期存款的提前赎回和提前还贷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有的表现,例如国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已经放开,在本外币利率出现较大背离的情况下便出现外币贷款与本币贷款之间的相互置换,这种置换无论是对单个银行还是整个银行业而言都意味着损失。期权性风险在目前尚不构成利率风险的主要来源,但伴随着银行创新力度的加大,各种期权性产品呈蓬勃发展势头,而无论是期权性风险的识别、度量还是管理,国内外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期权性风险将成为未来国内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主要挑战。

总的来看,四种形式的利率风险在我国已经全面显露,其中重定价和基差风险是目前利率风险的主要来源,而曲线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将会伴随市场化步伐而逐步成为利率风险重要来源,各来源的权重与变化趋势如表1。

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框架的比较与构建

利率风险总体上的上升态势和我国利率风险的特定结构,决定了国内各银行必须因行、因时制宜地构建起一套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一些银行在机制构建上要么无所作为,要么不切实际、盲目攀高,再加上外部监管强制性介入不够⑦,使得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很不健全。如何确立合宜的价值体系并据此选择利率预测和风险度量技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有效、经济地控制风险成为构建利率风险管理框架的关键。

(一)价值体系的选择。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两种价值体系,即收益体系与经济价值体系。收益体系着眼于利率变动对银行短期收益的各种影响(通常采用EaR来表示),其中如何确定收益口径成为该体系的关键。由于NII(净利息收入)与利率变动的关系最为紧密与直接,加之NII占据银行收益的绝大部分,过去的收益分析主要集中于NII,然而随着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各种收费性质的收入不断增加,而非利息收入也与利率变动越来越敏感⑧,在这一背景下,收益体系将利率风险管理的视角及时扩大到包含非利息收入。与收益体系侧重于揭示短期风险不同,经济价值体系着眼于利率变化对银行价值的长期影响。该体系建立在对银行各项资产负债甚至表外头寸未来各期现金流预测的基础上,通过选取适当的折现因子,分析利率变动对银行现值的影响,例如美国储贷协会(OTS)就是通过考察这种净现值变化对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侵蚀程度来作为风险评级的重要参考。

两种体系相比较,经济价值体系由于考虑到未来的潜在影响而能更全面反映银行的利率风险,不过这种分析由于严重依赖各期现金流假设和利率情景的设定,因此只有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各种外部参数比较完整的情况下使用才有效,同时该体系对银行预测技术和内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银行在体系的选择上,在综合考虑银行自身的业务复杂性、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对于管理能力较强的银行目前单笔风险应尽可能采用经济价值体系,而对总体风险的管理采用收益体系,其他银行为降低管理的复杂性,则应一概采用收益体系。

(二)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针对不同的账户特征,银行度量利率风险的方法也不相同,对于交易账户由于其价格频繁波动并且信息容易获取,实践中银行往往采用以VaR为基础的方法进行度量,这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对于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由于缺乏价格信息、内含期权等原因,风险度量难度很大,度量方法也众多,随着银行对度量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度量方法经历了由简到繁的演进,主要包括缺口分析、持续期分析、模拟分析三种。

缺口分析只需要掌握各项资产负债的重定价期限即可实施,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然而其缺点也很明显,如只能度量短期风险,无法用于对长期潜在风险的度量;只能识别重定价风险,对于基差风险、期权性风险等无能为力;只能分析净利息收入存在的风险,忽略非利息收入风险等。持续期分析是经济价值体系的典型工具,目前对持续期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产品的重定价期限乘以一个经验调节系数来粗略估计,该法以巴塞尔委员会的标准法为代表,另一种是在估算各期现金流基础上,精确计算市场价值对利率的敏感性,这以美国储贷机构的NPV模型为代表。持续期较好满足了长期风险分析的要求,将复杂的利率风险暴露用一个指标集中反映出来,但是持续期分析只适用于利率小幅波动情形(这与定价模型的线性假设有关),在利率变动幅度过大的情况下还需要引入凸性分析等手段作为补充,此外由于分析过程中涉及众多估计,使得度量的可靠性受制于假设的合理性,度量的精度很容易受到质疑。度量技术的最新进展是模拟技术的引入,使得银行可以考虑更多的利率情景,不仅包括曲线的平移,还可以对曲线形状、相关性甚至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利率变动路径进行模拟,全方位考察各种利率风险。这些模拟中有的是基于资产负债结构不变的假定(即静态模拟),其主要适用于短期分析,有的则考虑利率变动对银行决策、客户行为、业务机构的影响(即动态模拟),这主要用于长期分析。相对于前面两种方法,模拟分析对数据和假设的要求最高,因此为了确保其可靠性,无论是巴塞尔委员会还是美国OTS都要求对模型进行严格检验。表2是一些机构所采用的度量技术列表。

上述利率风险度量的方法各有优劣,我国银行在采用时必须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特点,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慎重选择。考虑到当前风险构成中重定价风险占据主导,加之目前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简单,利率变动还不是很频繁的情况下,缺口分析可能是最佳选择。对于信息系统比较完善的银行可以适当辅以持续期分析,但不宜将其作为决策依据,至于模拟分析则更需假以时日。监管部门对利率风险的监控仍然要以缺口报表为主,为鼓励银行采用更高级度量技术,应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的思想在监管资本要求上给予银行更大的灵活性。

(三)利率预测技术的选择。商业银行的一切利率风险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特定的利率预测展开,科学准确的利率预测是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前提。国际银行界关于利率预测的方法很多,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基本面角度进行预测,即通过对社会宏观经济状况、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环境等实际经济因素或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来预测利率走势,例如结构分析法和期限机构法均是立足于基本面进行预测,由于实质因素短期逆转的可能性很低,因此该法适合对中长期利率进行预测。另外一种是技术层面分析,通过对统计数据、图形以及数据序列本身规律的研究,利用现代数学或计量经济学的有关数据处理技术,例如运用GARCH和ARIMA模型进行利率预测。由于模型噪音会随着时间推移显著增加,因此该法主要适用于短期利率预测。目前我国利率变动频率仍不大,利率调整主要是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因此国内银行从技术层面进行利率预测并无必要,并且国内尚缺乏运用复杂数理技术的人才储备和数据积累,技术预测短期内不太可行。相反,由于国家利率调整也是基于对基本面的判断,只要银行与国家对经济基本面的看法一致,利率变动的方向和幅度都是可以把握的,因此基于基本面进行利率预测在目前既必要又经济可行。

(四)控制手段选择。为实现价值体系的目标,根据风险度量、利率预测结果进行风险控制是利率风险管理的最后一环。目前利率风险的控制手段主要有两类,一是传统的表内管理法,针对各种不同利率风险来源,通过调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改变金融产品计价基准、增加限制性条款等方式,尽可能减少资产负债、长短期金融产品之间以及含权产品的风险暴露。如将银行长期抵押贷款证券化可以有效降低短借长贷的错配风险等。另一种是表外管理法,衍生工具的迅猛发展为利率风险管理开辟了新的天地,诸如利率远期、利率上下限等衍生产品为银行调整现金流结构和套期保值提供了极大便利。表内、表外管理相辅相成,表内调整方案可以根据银行具体风险结构量身定做,但难度一般较大或者实施成本较高,而表外调整正好弥补表内调整的缺点,但由于大多具有杠杆效应和标准化产品的固有缺陷⑨,银行如果对冲不当将会面临巨大风险。就国内而言,当前要在确保不得以投机为目的买卖衍生工具的前提下,优先考虑运用国际和国内衍生产品市场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对于剩余风险要根据利率走势和情景分析结果,通过对资产负债的主动管理将利率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四、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监管――基于监管视角的模式选择

由于利率风险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目前尚没有一种风险像利率风险监管一样存在如此多的争议,从监管模式到监管内容各国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与成熟市场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仅是刚刚起步,总体来看还处于幼稚阶段,因此监管当局在这种情况下的外部监管作用更显突出。监管当局在全面分析当前利率风险的结构和将来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利率风险管理监管的有关经验,督促和引导银行业短期内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尤为必要。

1、BIS关于利率风险的自律监管模式。1997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十一条》,此后2004年该委员会又在此基础上特别增加了“利率风险与银行资本保持一致性”共四条内容,从而形成新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十五条》,该十五条原则从决策机构及其功能、管理政策与程序、计量与监测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和信息披露五方面,对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些定性要求和原则性规定,各银行可以据此自主决定和构建适合自身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例如对于计量和监测系统,巴塞尔委员会列举了重定价缺口等三种度量技术供银行选择,但并不就具体选择作出强制性规定,只是强调银行应拥有必要的利率风险度量系统来评估利率变动对银行收益或经济价值可能造成的影响。

2、OTS关于利率风险的他律监管模式。1986年美国废除Q条例之后利率风险迅速上升,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储贷机构的大量破产,直接导致1989年OTS公布了储贷机构13号公告,对储贷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作出详细规范,并于1998年颁布了更新的利率风险管理监控指南(TB-13a)。指南从董事会设立利率风险限度、建立利率风险度量体系、储蓄机构所承担利率风险的评级和危机机构的纠正行动四个方面对这些机构的利率风险进行监控。该指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设置一些详细而强制性的定量指标对银行利率风险进行严格监管,例如要求这些机构使用6种利率情形建立可容忍利率风险边界。

3、两种模式的比较。对于模式选择,绝大多数国家采用BIS模式,真正按OTS模式行事的则寥寥无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OTS模式单纯建立在经济价值的价值体系上,忽略收入分析,而实际上储贷机构的主要利率风险更主要体现为收入风险(其资产负债的经济价值很难估算)。其次为了保证模型的广泛适用性,OTS模式对资产负债结构、期限、期权性等特征作了统一、简化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对银行个体可能很不合适。最后,实践表明任何一种基准模型对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都有可能产生不恰当的激励,因为银行的资源都被用于适应这种基准,而放弃了改善自身内部模型的机会。相比之下BIS的监管模式则灵活得多,银行从对具体方法的选择到模型具体参数设定都有自,监管当局只需要评估各种方法的使用环境和审慎性,并将交易账户利率风险纳入第一支柱,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则纳入第二支柱进行监控,从而为银行改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持续激励。不过,尽管OTS模型的严格和详细限制了该模式的有效性,考虑到OTS在美国主要用于监管储贷机构,而情景测试表明这些机构的利率风险的确大于一般银行,因此该模式对整个储贷行业来讲可能是有利的。同时,BIS模式的内容是基于发达国家国际银行的实践总结,对于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或者中小银行而言,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和风险管理水平可能与BIS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正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一样,BIS模式同样也会引起一些争议。

4、对我国利率风险监管的建议。首先在模式选择上要实行分类监管。银监会2004年出台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其中关于利率风险管理的内容基本上与BIS模式相同。由于国内基本不具备上述BIS模式的实施前提,并且以指引形式来规范与日俱增的利率风险管理稍显单薄,因此目前要以OTS的强制性、详细监管为主,并辅以BIS模式。具体而言对个别风险管理基础较好的银行可以考虑采用BIS模式,一般银行则采用OTS模式,从而既不防碍好银行改善自身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也在短期内快速搭建起其他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平台。其次在监管手段上要改变一味依赖非现场监管的做法,实现现场与非现场的有机配合。到目前为止,对利率风险的监管还停留在仅仅要求商业银行提供缺口报表等非现场手段上,正如前面的分析所表明,利率风险的复杂性、隐蔽性,以及对各种假设与内部管理的严重依赖,如果不通过现场的各种测试,监管当局便无法了解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全貌并正确解读非现场监管信息。三是尽快构建适用于所有银行的“S"评分体系。目前对部分银行的监管已经引入“S”评分,但是无论是该评分的适用范围还是对评分结果的采用上都存在很多不足,为了强化对利率风险的监管,可以考虑引入OTS的评分办法,从银行自身利率风险水平和利率风险管理质量两维角度出发进行评级,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银行,要从资本规模、业务扩张、市场准入等方面加以约束,从而提高利率风险监管的权威性。四是为银行实施利率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监管环境和指导。要进一步丰富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交易品种,增加市场交易主体,提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应鼓励各银行积累经验构建收益率曲线,督促各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对利率风险进行不同层次的集中,如通过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分行或总行层次的利率风险进行集中管理。

注:

① 即收益与损失的可能性并存,这是因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同时具有一定的利率敏感性。

② 见戴国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③ 净利息头寸=生息资产-付息负债

④ 不良资产会会长时间沉淀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加剧短借长贷。

⑤ 即该规定对资产和负债重定价日期的影响虽然同向但是在幅度上不对称,从而加剧了银行资产负债重定价期限的错配。数据来源:根据冯鹏熙/龚朴“利率变动周期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研究”推算。

⑥ 如果是上市银行,采用新会计准则后,头寸损益会立即反映到当年的财务报表中;其他银行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如果投资市价持续两年低于账面价值也要提取减值准备,从而也会最终反映到财务报表中。

⑦ 目前为止只是出台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对利率风险监管的强制性不够。

⑧例如利率上升引发提前还款,银行资产证券化管理费收入将因为管理规模的萎缩而减少。

⑨由于表外工具的标准化特征,往往由于套期比例设置不当而出现过度套期和套期不足的情况,这都会给银行带来巨大风险。

作者简介:

潘文波 张中朝中国银监会深圳银监局

上一篇:抵押债务债券(CDO)风险收益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发... 下一篇:基于网络银行发展谈计算机系统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