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湿地工程浅谈

时间:2022-10-12 07:57:33

城市园林湿地工程浅谈

摘要:城市园林湿地是由水、永久性或间歇性处于水饱和状态下的基质以及水生生物所组成,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水体的生态系统,可分为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城市园林人工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园林湿地的设计施工相关问题,首先对城市园林湿地进行了概述,然后探讨了城市园林湿地的景观设计施工要点,最后对园林湿地的植物配置施工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城市园林湿地;土地规划;水生植物;植被;净化

Abstract: the urban wetland landscape is made up of water, permanent or intermittent under water saturated state matrix and the composition of aquatic creatures, stationary or mobile, or for water ecosystem, fresh water and brackish wat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wamp wetland, lake wetland, river wetland, shallow sea mudflat wetland and urban landscape of artificial wetland and other wetland typ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urban wetland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issues, first of all, urban wetland landscape were summarized, and then discusses the urban landscape of wetland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key points, and finally, the landscape of wetland plant construction made a detailed configuration.

Key words: urban wetland landscape; Land planning; Aquatic plant; Vegetation; pur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园林湿地概述

城市园林湿地是由一些大型水生植物为主的高、低等生物和处于水饱和状态的基质(如细砂、碎石等)组成的人工复合体.它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它还能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增加氧气、净化空气、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光污染和吸收噪声等,并对保护野生动物和提高局部地区景观的美学价值也有很大的益处。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可见其强大的净化功能。当污水沿一定方向流过人工湿地时,经沙石、土集过滤,水生植物可吸收、畜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或有抑制有害藻类繁殖的能力,遏止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利于水体的生物平衡,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过程既有物理的作用、也有化学和生物的作用,生物作用是湿地环境净化功能的主要方式。

城市园林湿地的景观设计施工

(一)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高速公路、城市建筑等基础设施的扩建,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湿地水文和生物学特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湿地物种多样性与流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湿地水面波动情况密切相关。

在湿地流域不可渗透地面的面积小于4%和大于12%的区域中,具有明显的湿地水面波动。当研究区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高于10%时,湿地生境功能逐渐下降。虽然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阈值因流域特征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最佳阈值应保持在8%~10%,同时应保持50%的森林植被,用于改善湿地生境状况。

综合国外的一些研究经验后认为,在进行城市湿地物种保护时,对湿地水文特性要求应遵循几条原则:

1、年平均水面波动高度不能超过20cm;2、一年的全部干旱期不能超过2 周;3、避免因流域发展过程中永久湿地转变为暂时湿地;4、一年中大于15cm 水面波动的频率不能多于6次;5、一年中每一次大于15cm 水面波动的持续时间不能超过72 小时。

(二)合理设计湿地坡面

湿地坡面是市民接触湿地的界面,不合理的湿地坡面设计,会增加湿地的危险系数,降低其休闲、娱乐等功能。通过结合区域土壤、植被等自然特征和城市文化特点,设计出安全系数较高的湿地坡面。在建立湿地坡面台阶时,权威人士认为,台阶的垂直高度和平面宽度间比值小于1/8时效果最佳。

(三)控制湿地生境传染病源害虫

通常,大多数湿地可为蚊子等害虫提供定居、繁殖的生境条件,所以控制害虫的定居及扩散也是保护公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充分认识不同蚊子的生活特性及传播病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湿地治理。在湿地系统中控制蚊子种群时可考虑以下几方面:

湿地斑块特征

斑块形状特征较简单、面积与边缘周长比值较低的水池可抑制蚊子种群的定居及繁殖,而面积较小的水池(30°)和较深的底部(>1.3m)。

湿地水文

水面开阔、波动较大的湿地可限制蚊子种群的定居和繁殖。因为水面波动可以破坏蚊子的呼吸作用,并且抑制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减少蚊子的生存栖息地。

水质

湿地水质是控制蚊子种群的重要决定因素,营养物质含量高的水体有利于蚊子生存及繁殖。所以,在湿地规划和设计中,应控制湿地污染源,同时通过相应的措施,维持湿地水面流动,增加水体含氧量,以减少蚊子种群。

植被

湿地植被是蚊子种群的食物源,也为蚊子种群提供了理想的避难所。如果定期收割密集的自然植物群落,改善捕食者的生境条件,将会减少蚊子种群。

化学和生物学祛除措施

在蚊子的繁殖区域中将主要使用适宜的杀虫剂及引入其捕食者来控制蚊子种群。但如果长期使用化学药品不仅使蚊子产生免疫功能,降低灭蚊效率,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以天敌来控制蚊子种群。湿地的无脊椎捕食者能降低蚊子幼体种群,但问题是难以调控无脊椎捕食者种群动态。可利用鸟类捕食成年蚊子的生活习性,建立鸟类人工栖息地,控制蚊子种群。同时引进以害虫为食的鱼类,不仅抑制蚊子种群的增长,也可获取一定的商业利益,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湿地蚊子治理措施。

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

建立相应的通风和洒水等基础设施,增加水面干扰,抑制蚊子的产卵及繁殖,降低蚊子种群的生长。

城市园林湿地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

1、根据土壤环境条件的不同选择植物品种

如土壤养分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可栽种喜肥的植物,而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的则多选择那些耐贫瘠的植物;又如静水环境下选择浮叶植物,而流水环境下选择挺水植物。

据地域环境的不同选择植物品种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坚持以乡土植物品种为主。而对于一些新奇的外来植物品种,在配置前,应该参考该品种在本地区或附近地区的生长表现进行确定,防止盲目引进。

根据水位深度的不周选择植物品种

湿地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不同的植物品种在生长中对水位的的深度要求也不相同。在确定选用植物时,我们应把握 “栽种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没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叶”和“一片新叶或一个新稍的出水时间不能超过4天”这2个基本原则。这里说的出水时间是新叶或新稍从显芽到叶片完全长出水面的时间,尤其是在透明度低,水质较肥的环境里更应该注意。

根据栽植季节的不同选择植物品种

在选用植物进行配置时,应该先确定计划栽种的时间范围,再根据此时间范围并结合植物的生长特性来进行科学选用。要从园林构图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植物的多样性进行合理搭配,并通过植物的季相与生命周期的变化,在视觉上形成相互衬托、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而且与水体污染物的处理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主要是通过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从而完善植物群落来实现。

(二)园林湿地植物配置的主要模式

1、深水区

主要从生态角度出发,采取沉水植物+部分漂浮植物的模式。

浅水区

主要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采用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的模式。

滨水区

多用线性叶为主的禾本科植物和再力花等部分挺水植物进行片植、丛植或散植于水边,形成倒影,增强理趣。

沼泽区

该区主要有沼生、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群落。一是以树阵的模式种植池杉、水杉等高大的湿生乔木;二是片植芦苇等沼生植物;三是采用乔木+沼生植物+挺水植物的模式,形式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湿地景观效果。

陆地区

湿地园林陆地部分包括休息小广场、游乐区、林阴道、防护林带、科普教育馆以及服务设施绿化区等多种场所。在设计时要根据场地所需的观赏性、使用性和生态功能综合考虑,主要模式:

(1)乔木+灌木,形成半封完备空间,适用于设施服务区和科普教育馆等周边绿化。

(2)乔木+灌木+藤本+地被或草皮,形成封闭空间,适用于防护林带、服务设施区和休闲广场等周边绿化。

(3)乔木+地被或草皮,产生明亮、简单的视觉景观效果,形成良好的透景线,可用于休息小广场、游乐区。

(4)灌木+地被,形成半开敞的空间,多用于湿地公园的入口处、科普教育馆以及服务设施绿化区。

(三)水生植物的布置

在城市园林湿地的植物布局中,平面上水生植物与水边的距离要远近相宜、疏密有秩,切忌沿边线等距离种植,还应考虑水面的镜面作用,水面植物不能过于拥挤,一般不要超过水面的三分之一以免影响水面的倒影效果和水体本身的美学效果。竖向上也可有一定起伏,配置上应高低错落、留出必要的透景线,注重立体轮廓线与水景的风格相协调。同时结合水生植物对水深的不同要求,多数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在100~150厘米的水中,挺水及浮水植物常以30~100厘米为适,而沼生、湿生植物种类只需20~30厘米的浅水即可。

对一些不能露地越冬的水生植物,可做盆栽处理,在水中安置高度不等的水泥墩,再将栽植盆放在墩上。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力求模拟并再现自然水景,最终达到自身的景观稳定。

结语

综上,在当前水资源不断减少、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今天,充分利用好湿地植物,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观,收获湿地植物的经济价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体,监测与控制大气和水体污染、消除污染,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覃建美,张世林.重庆园林湿地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对策及品种推荐[J].园林科技,2006.4.

[2]刘碧云.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框架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10.1.

[3]潮洛蒙,俞孔坚.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J].规划师,2003.7.

上一篇:建筑生命时期节能技术探讨 下一篇:加强电力市场营销,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