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13 12:58:02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绿化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的风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影响,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且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积极作用,文中从我们目前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问题;对策

引言

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以及城市生态问题等。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将生态学科和环境学科列入城市科学中,在推动城市环境建设的同时寻求生态平衡发展。目前,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1 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乔灌草结构不合理,生态效能低下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以自然形态出现的绿化环境占主导地位的树木、尤其是乡土树木的种植绿还是比较低的,这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绿化。而普遍存在的绿地结构层次不协调,草坪多,乔灌木尤其是高大乔木少的现象导致城市的绿化量不足,从整体上看,植物群十分单调。

1.2 管理难度大,绿化维护成本高

由于城市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其绿化环境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大。首先是人们普遍的法律意识较差,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场比较常见;其次就是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办事能力不强,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等。

1.3 园林绿化建设城乡脱节

城郊防护林建设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一部分,也是保持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突进。但我国现代城市绿化建设往往回呼市城郊防护林的建设与维护,就算有建设计划,其绿化设计与质量也有缺陷和不足。从前的城郊防护领建设理念落后,只关注于防护,不管是布局、设计还是树种的选择等方面都没有与城市风格、文化艺术、市民体闲、医疗健康、保健等保持协调。加上行政部门在执行中受到各种条款的约束,一些已经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例如一些沿河林带和沿路林带,在城市的扩大建设中,在河岸整治或道路拓宽过程中被轻易采伐,其它林网也在由农用地转为城市开发用地过程中被切割或占用,防护林的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

1.4 城市园林绿化的非均衡性

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政府决策都有不同,这导致各地绿化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环境意识不高的地方,常常会导致城市绿化投入不足,总体水平偏低的问题。虽然一些城市带人均绿化面积高,绿化率也较高,但整体的结构布局缺乏科学性理,城市中心区绿地在相对或绝对减缩,这就加重了城市间绿化环境的不均衡发展。

1.5 热岛效应

由于受到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植被相对较少,消耗比蒸发的热量小,加上城市内有大量的建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等,这会改变城市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建筑吸热快,在太阳的照射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其建筑物表面温度就会高于自然下垫面,城市上空的污染物会保护这层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在各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内的温度就比其它地方要高,就形成了热岛现象。

2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2.1 大力推进城市生态绿地建设

城市绿化建设应该更新思路,改变小打小闹的绿化建设理念,要把重点放在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一级居住区绿化建设上,城市绿化不是简单的种树,而是要保持城市绿化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在建设中加强科技含量,在科技使用中加强艺术性,营造出接近生态自然的绿化环境。

2.2 科学规划,合理建园,打造绿色城市

城市绿化管理工作是集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不同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植被种植的特点不同。因此,在城市绿化建设前首先要明确城市的发展定位,根据现有的科技条件,合理的进行城市绿化功能划分,并结合自然条件进行绿化布局。在规划中,一定要坚持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保护和采用当地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新植物时,要保证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能够互相适应,对植物群落进行认真调查,探索树木、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规律等,提出科学决策。园林绿化设计理念要改变,应以单纯观赏为主转变为以防护功能和观赏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的观念上来。

2.3 选择合理的植物搭配,提高植物抗逆性

树木的配置主要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混合型植被群体设计。树种的选择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而定,禁止将垃圾埋在地下或堆在绿地上,不得在绿地上排放污水、垃圾等。在种植前,要充分考虑到土壤的肥沃程度,可通过除草、灌水、施肥、修剪、控水、控肥、挂设鸟箱、引进有益的昆虫和微生物等措施,提高树木的生长条件,提高成活率。

2.4 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

领导的切实管理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重点,城市应开展广泛的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加大管理投入,加快法制建设,并建立健全城市绿化管理队伍,依据《城市园林管理条例》,加强队伍的执法力度,严惩侵占绿地、乱砍滥伐等破坏绿地的行为,依法维护和巩固城市绿化成果。同时,还应加强人员的法制意思培养,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树立城市绿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全社会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2.5 合理运用彩色叶植物,增强园林艺术内涵

绿化植物的选择是城市绿化工作的关键内容,虽然多数的植物在生长期间会保持绿色,但随着园林事业的不算深入,很多彩色树叶的植物被培育出来,彩叶植物因在生长季节内呈现出鲜艳的色彩而备受居民的喜爱,也是现代城市绿化建设中时常被使用的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来,彩叶植物因其色彩鲜艳、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彩色叶植物的运用能够增加园林的美学内涵,加强城市的文艺气氛,给人以精神上的偷悦。

3 提高施工单位素质。

质量第一,是任何一项工程建设、生产的主导原则,落实质量第一的理念,保证施工单位能提高建设质量。施工单位要做好人员培训,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与详细的考核细则和办法,建立完善奖惩制度。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要从源头上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对土方采取一票否决制,建立土方监督员制度,确保土方质量,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建立苗木质量的三抽检制度,拟订苗木的种植及相关技术措施细则,确保苗木在采购、运输、种植、养护、绑扎等方面的规范运作。拟订养护管理要求及考核制,制定有关病虫害的预防警报制度。

4 重视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城市绿化管理队伍是绿化环境养护的主要动力,相关政府要有计划地开展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配备专门的养护管理设备,全面提高绿化养护的效率和质量。通过群众性的义务植树、认养绿地、建纪念林等措施,在群众中积极开展普遍教育工作。

5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建设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工程,因此,科学的进行绿化建设规划,是保证城市园林绿化质量的根本。从科学的,通过强化规划出发,绿化规划的调整控制力度,从具体的绿化建设计划出发,采取科学的监督管理措施,建立起良好的园林绿化效应和园林景观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敏.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与时俱进[J].中国园林,2002(5).

[2]祁支枝.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在城市园林中的构建[J].中国园林,2003(10).

[3]江石萍,彭易兰.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研究[J].中国园林,2003(3).

[4]陈伟.科学养管,走绿带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园林,2003(11).

[3]王雪岩.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趋势[J].城市建设,2004(20).

作者简介:

宣兆岩(1974-2),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克东县,学历:本科,职称:园林工程师,单位:佳木斯市园林风景区管理处,科室:总工办,研究方向:园林工程

上一篇:加强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措施探讨 下一篇:京广线波罗坑至连江口、土岭至张滩区间计轴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