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智障儿童“爱”上美术课

时间:2022-10-12 06:49:43

浅谈如何让智障儿童“爱”上美术课

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有对学习缺乏主动性、求知欲极差和精神不稳定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培智班的美术老师,曾深深地感到痛苦:不管我的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教学结果总是令人失望;不管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卖力,学生都不会积极响应;不管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我如何指导,结果出来的作业总是“四不像”。新课程改革的出现虽然不是针对特殊教育的,但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也是我们需要的。既然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注重教学结果的思想让教者和学者都那么痛苦,也许一堂让学生喜欢的课就能解决这些矛盾。

一、让课堂成为一个游戏场,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而智障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力比较短暂,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必须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游戏的情境,快乐与体验的交融,让学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如学习四年级的《请小动物住进宾馆》这一课时,我把课堂变成了动物园,要求轻度的智障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面具头饰服装,把自己装扮成小兔、熊猫、小鸡等,剪剪贴贴;中度的智障学生制作邀请函上相应的小动物照片,描描画画;重度的智障学生用老师事先剪裁好的纸片折成邀请函。根据不同的程度分配不同的任务,大家都有事做,都乐意做,课堂上精彩的表现,热烈的讨论,让人体会到了智障学生也有无穷的智慧与快乐。

二、让课堂成为一个展览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把学生变成“展厅”里的“参观者”,让智障学生在“看”中积极参与

在课堂上进行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的展览,特别是同班同学的优秀作品展览,一定程度上,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如:让轻度的智障学生看优秀少儿美术作品;让中度的智障学生看轻度的智障学生的优秀作品;让重度的智障学生看中度的智障学生的优秀作品。智障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而且,他们也能感觉到只要再努力一下自己也能画出、做出那样水平的作品。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把学生变成“展厅”里的“解说员”,让他们在“说”中积极参与

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根据智障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让学生走上讲台,在面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评价作品的时候,教师起引导辅助作用;当面对轻度的智障学生评价作品的时候,让他们自由地评说,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制作心得描述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对智障学生来说,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能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智障学生走上讲台,参与其中,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3)把学生变成“展厅”里作品的“展出者”,让他们在“做”中积极参与

有了“看”和“说”的基础,学生对“做”已跃跃欲试,教师在“展厅”里留出一席之地,根据学生智力程度的不同,定下不同的目标。让学生在轻松主动地努力下完成作品,那么对教学的要求也就达到了。

三、让课堂融入真实生活,使学生更喜爱

智障儿童思维迟缓,理解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直观情景联系的束缚,他们往往更喜欢身边的活生生的事物,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只有多通过生活中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活动进行缺陷补偿,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智力。例如在上自选教材《漫画》这一课——

师:“请大家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吧!”

学生拿出的钢勺、金属碟、钢饭盒……照着他们疑惑的脸。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镜子’中的你吗”?

“镜子?”“没用啊!老师!”

师:“就在你们手中噢!”

他们来劲了,一个个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凑到自己带的闪光的金属器具中。

师:“再近点再靠近点!来做个思考的模样。”我随即也拿了个器皿对着做了个表情。

学生立刻来了兴致,坐在桌子上像模像样的扮演起来了。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请大家留意下别人的脸部表情,再用你们的镜子照照看。”

师:“高兴!”“疯狂!”“生气!”“看看自己的五官。夸张点!夸张点!夸张点!再夸张点!”

在同学们兴奋、喧哗声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像,找到了一张张映在凹陷闪光钢勺(光碟)内面的自画像,学生兴趣盎然并非常乐意去自我表现。

在这次活动中,我惊喜的发现智障儿童对人的脸部表情如何随着心情变化而改变很感兴趣,当他们愁眉苦脸、呼叫、大笑和沉思时,望着这些金属器具,他们注意到表情变化,脸部线条就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极其想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这些变化的瞬间保留下来。由于学生刚接触卡通漫画的创作,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不必过于强求完美,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通过夸张的作画形式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让智障儿童“爱”上美术课已经不是那么难。培智班的美术课,不再是简单的描线与涂色,它可以做游戏,可以舞蹈,可以唱歌!充满生机的课堂,学生也满怀兴趣,在游戏中感到美术课带来的快乐,从生活中寻找美、感觉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使生活更美好。

上一篇:数学课堂 有效提问 方能精彩 下一篇:监管P2P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