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教学与课堂用语

时间:2022-10-12 05:35:17

论对外汉语教学与课堂用语

摘 要: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我们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教学用语是一种职业语言。因为我们所教育的对象与目的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截然相反。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教学用语需要特别注意。本文试图从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用语的需要出发,从其必要、语言的严谨、语言的变异和是否使用了传统母语这几个方面来探究对外汉语教学的有关特征。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用语 态势语;母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46-01

1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必要性

现在我们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以及结合大量的语言资料和诸多教师的工作表明,我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中的课堂用语有必要区别于我们对于国内学生的课堂用语,其语言的特点比较鲜明,具有下列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用语的功能不但可以便于学生学习也可以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主要的辅助手段。

在进行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为学生构建有效地语言环境,让其有着一定的语言交流环境。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语言交流环境内对于课堂用语的使用需要把握好尺度。因为这个与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掌握好汉语言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换一句话来说,课堂的用语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就是课堂用语,我们是依靠课堂用语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实现教学目标的,但我们的课堂用语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汉语言的一个重要的样板。学生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好汉语言并可以以此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而我们的而课堂用语不也正是汉语言吗?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会造成语言使用目的的不同。对国内学生的教学,课堂用语就是一个表达的工具而已,是学习知识的一个桥梁。

(2)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课堂用语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成不变。

伴随着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教学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课堂用语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所教授的学习内容。这也就是说,课堂用语是需要随时做出一定的调整的。学生的学习成果伴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其汉语言的交流能力也会日趋提高。所以,我们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住这个趋势,使用的课堂用语不能够适应学生的当前学习需要则会让学生丧失一个有效学习的机会。我们的课堂用语的调整一定要与学生当前所掌握的汉语言能力相配套,太快或太慢都会造成学生学习的耽误。

(3)我们所使用的课堂教学用语要注意区别对待。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留学生,他们的母语并不是汉语,为了能够使得他们能够做到实质性的交流与沟通,并能够正确的理解课堂用语的意思,能够正确的行使自己的语言交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刚开始接触汉语言的学生,我们在教学的初期。课堂用语的选择要谨慎许多,因为学生没有相应的汉语言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所使用的课堂用语要在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来选择,不要将学生没有掌握的词语在课堂中说出来,这样会使得学生难以适应,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规范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地方语言来进行教学,而应该是使用普通话来进行,而且必须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因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说的每一句话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范本,他们会以此为例子来进行学习。因此,我们自己的普通话就一定需要准确,要将完整、清晰的汉语传授给学生。

2.1 语音规范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熟练的使用汉语言,并能够以此作为交流的工具。所以,我们的发音需要准确、声音需要洪亮,能够让学生作为范本来理解。这样就可以保证教学的效果不会被影响。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汉语言所特有的语言美。相对于我们队国内学生的教学,尤其是面对成年的学生,即便教师的口齿有些不畅也并不会对教学的效果造成影响。可是如果我们在教授留学生的时候口齿不清的话,就会给留学生的学习造成错误判断,是不合格的教学。同时也会造成学生今后不利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说话的语气、说话的速度这些都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许多地方要注重出逻辑重音。如果学生需要记笔记的话,我们就需要等待学生将笔记做完后再讲解。

2.2 课堂用语需要精确

我们在讲解课文的时候,用词要准确,要能恰到好处的反映出课本的重点,千万不要贪大求全,要有侧重点,但同样也要防止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出现。我们不要想在一节课内将所有的问题都解释清楚、说明白。因为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有限,往往会出现我们说得越多,学生却难以接受的现象。什么时候说什么,应该怎样说,该如何来表述这是需要很深厚的教学经验来感受的。对于不少教学的重点、难点的讲解,我们是需要建立在学生能够有效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尽可能少用专业名词,要用他们所能理解的词语来平铺直叙。

2.3 表达得体

我们这里所说的得体,是指教师的课堂用语深浅适度、处置得体,易为学生所接受。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有时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候,正确的话语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接受。

对外汉语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用语虽然产生于即兴,但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观念,那种科学、简洁、文明、高雅的语言风格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绝非一日之功。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探索[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

[2]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 重庆: 重庆出版社,1989.

[3]倪宝元.语言学与语言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4]张辉.语言变异的制约因素初探[J].外语与翻译,1996,(2).

上一篇: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基本原则与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