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预防学生犯罪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23 06:58:15

高校辅导员如何预防学生犯罪问题探讨

摘 要:以往的大学生犯罪研究,多是以大学生个体因素为出发点,来研究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其预防,忽视了对犯罪社会根源的把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学生犯罪这一社会失范现象的根源在于社会文化目标和社会认可的合法手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失衡,因此,作为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应积极主动地向学生提供经济、文化、情感、交往、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为预防大学生犯罪而努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预防;大学生犯罪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40-02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犯罪人数的80%左右,且以年平均2%―3%的速度上升,大学生犯罪在其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增长趋势十分明显。2001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就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有关大学生犯罪的报道也频频出现在媒体中,如2002年清华大学的刘海洋泼熊案件,2003年浙江大学的周一超刺杀公务员案件及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同学案件,更是引起社会对大学生犯罪的广泛关注。从社会学的角度,应用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探讨大学生犯罪的社会根源并给出相应的大学生犯罪预防政策建议。

1 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

罗伯特・默顿(Robert k・Merton)是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对帕森斯的社会结构理论做出适当的批判和改造后,提出了社会失范理论(Theory of anomie)。默顿认为,社会失范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和决定着达到这些目标的规范不一致,即当社会所规定的目标与用以达到这种目标的手段不一致时,社会就会出现失范。在一个快速转型的社会中,社会如果给所有社会成员提供达成目标的合法手段,使处于某种群体活阶层的社会成员在客观上不可能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成功,目标与合法手段之间便产生了断裂或脱节,就会促使社会结构的瓦解,使那些社会成员产生挫折、愤怒等紧张情绪。这种紧张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处于紧张状态的那些人可能用违法犯罪的手段去实现成功的目标。

针对人们面对这种紧张状态所采取的制度化手段,默顿提出五种适应模式:遵从、革新、形式主义、退却主义以及反叛。

(1)遵从模式。遵从(conform)是指认同传统的文化目标,并愿意采用制度性手段去实现这种目标的适应模式。这种人不管是不是能成功,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财富。在一个平衡的、稳定的社会,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社会适应模式。

(2)革新模式。革新(innovation)是指接受社会认可的目标,但拒绝使用合法的方法和手段去实现目标的适应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虽然信奉传统的文化目标,但实现的手段却是非法的,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3)礼仪主义模式。礼仪主义(ritualism)是指拒绝传统文化目标,但接受合法的方法和手段的适应模式。采用这种适应模式的人不会有未实现目标而出现的沮丧感,而是从传统礼仪的实践中获得愉悦。

(4)退却主义模式。退却主义(retreatism)是指有意识的拒绝社会中的文化目标和社会认可的手段,疏远社会,退出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模式。这些人通常采取颓废的态度,试图通过精神上、肉体上的消沉来逃避现实。

(5)反叛模式。反叛(rebellion)是指既拒绝文化目标,也拒绝社会认可的手段,采用新的目标和手段来代替现行社会的目标和方法的适应模式。他们希望推进现行社会结构的激烈变革,或采取暴力现存的社会秩序,或使用非暴力消极抵制以改变社会。

这些适应模式中的后四种模式都构成了“越轨”,但它们并非都必然引起犯罪,采用礼仪主义适应模式,不伴随违反控制性规范的越轨行为,采用革新、退却主义和反叛的反应方式容易导致犯罪行为。

2 社会失范理论对大学生犯罪原因的解释

面对压力或紧张的每一种适应方式,都是一种对社会目标和制度化手段的态度体现,在利益格局的调整,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规范的紊乱的大背景下,具有大学生身份的紧张人群可能选择“遵从”,也可能选择“革新”、“面对现实”、“退却”,甚至是“反叛”。在学生犯罪中,主要存在“革新”和“退却主义”两种适应情境:(1)因价值目标的缺失和大学生自身不具备利用合法手段所采用的“革新”适应模式。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社会规范的建构往往滞后实际社会生活,新旧规范之间也难免产生冲突,因此带来了社会的无序和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在校大学生无法从传统的价值准则中找到可以应对的适应模式,同时,大学生并非成熟的社会人,其本身不具备解决社会转型中紧张的合法手段,只好由主体自身尝试去减轻自身的压力。当社会转型出现价值真空,制度化手段不明确的情况下,一部分不成熟的主体难免通过违法犯罪来缓解紧张感,如通过盗窃来减轻经济压力。(2)因社会结构限制而使目标无法通过合法的手段得以实现所采用的“退却主义”适应模式。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平等的获得实现目标的手段,目标与手段的不协调就容易出现失范。同样,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并不是所用大学生都能够合理、便利地利用方法达到成功,天赋、家庭环境、经济背景都成为制约大学生实现目标的客观因素,失范由此产生。面对失范导致的压力和紧张,他们会做出种种反应,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适应,通过犯罪来逃避所承受的紧张,如通过暴力来结束与他人的纠纷。

本文选用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是因为该理论中的革新和退却主义模式为分析大学生犯罪诱因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视角:

其一,较好地解释了大学生犯罪为何多以财产犯罪为主。大学生财产犯罪主要涉及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等。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使得有的大学生的心理不平衡,拜金主义思想膨胀。钱的多少已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尺度,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物质欲望,当欲望通过正常的手段难以满足时,就会把非法手段作为一种革新方式来实现个人目标。与诈骗、抢夺等革新方式相比,盗窃这种革新行为最有可能实施,据高等学校比较集中地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调查,1987-1997年之间,盗窃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0%,个别高校达到60%-70%。可见大学生大多出于摆脱物质生活的贫穷及心理相对失衡状态而选择了财产犯罪这种革新行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公私财物,以实现自我设定的成功目标,从而缓解其内心的紧张情绪。

其二,合理地说明了大学生犯罪的个体性和群体性原因。由于大学生自身客观存在的局限性,缺乏获得财富的手段和途径,也就不能利用现有的制度性手段去实现其目标,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寻求用非法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志向,这也就解释了个体性的大学生犯罪原因。革新和消退主义对其他同层次的社会成员更是有着相当的影响,这种情况持续而经常地发生,就会减轻甚至消除了其它社会成员对传统准则的信念,使那些并不采取越轨行为的人“意识到社会没有能力控制犯罪,于是也求助于他人已成功地使用的违法方法。”大学生自我控制意识相对薄弱,当大学生群体处于某种失范状态下时也就更容易模仿其他大学生的违法行为,结果出现大量的群体性的大学生犯罪现象。

3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世俗化,人们开始追求世俗的、眼前的、物质的目标,以物质财富的多寡来评价人生成败的不良风气盛行,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成败评价也建立在了物化标准之上,社会、学校、家庭均以自己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着以物质获得为核心的成长目标,这种一致性、单一性的价值目标预示着众多的个体和群体在同一选择必须进行激烈的竞争。在竞争机制失效的条件下,个体不得不选择采取其他的手段或转而改变价值取向,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出不符合这种追求取向时,社会便予以排斥,使其感到紧张而表现出反抗心理。因此,预防大学生犯罪关键在于打破社会对成功、财富、名望的单一追求格局,重新确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念,对不同价值追求予以平等尊重和平等保障。

3.1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

对于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要突出人文关怀,抑制部分学生因贫困而滋生的违法犯罪念头。作为辅导员,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帮助他们在社会或学校找到解困助的机会与途径,多关心过问他们的生活和感受,缓解他们内心的焦虑和抑郁,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3.2 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要实现理性回归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和价值取向,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因此,辅导员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引导他们自觉地把社会的需要内化为自身的主导性需要,并逐步缩小自定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从建立所在院系的特色校园文化着手,以特有的风格、理念、作风对本院系的学生工作进行规划和设计,建立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导文化,让学生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不因为对未来认识不清而迷失方向。辅导员还要广泛开展适合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它包括文娱体育,智能训练,专业兴趣等多方面。当大学生置身于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并努力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质的飞跃。

3.3 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提供支持

人是需要有归属感的,人会因为归感的缺失而产生心理疾病。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对预防犯罪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应该关心每位同学,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同学,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将自己的关注与爱护传达给学生,以避免学生因为情感支持的缺失而产生心理困惑。同时,还应该宣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讲学习,讲专业,讲能力,不讲家庭出身,不讲金钱排场,提倡积极的解决矛盾的观念,反对同学拉帮结派孤立他人,倡导健康向上的人际交往观。

4 结语

社会文化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从社会根源上对大学生犯罪这种社会失范现象进行探讨,为大学生犯罪诱因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在整体的合法目标与合法方法断裂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社会失范的状态,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发生。这种从源头加以探讨的过程,必然会对大学生犯罪预防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学校与青少年犯罪防范:以社会控制理论为基础[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4):56.

[2]陈天惠.浅谈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05,(5):135.

[3]G・邓肯・米切尔.新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2.

[4]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84.

[5]张小虎.目标与方法的断裂―――对默顿社会反常理论的再认识[J].法学评论,2001,(4):32.

[6]肖伟.目标与方法的断裂:社会越轨理论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理念之重塑[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3):24.

上一篇: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项目化分工管理 下一篇: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