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厂土建施工质量措施

时间:2022-10-12 02:32:27

提高电厂土建施工质量措施

摘要: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是项技术和资本融于一体的建设工程,它的建设质量直接会对社会效益、投资效益以及火力发电机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的特点,并对基础施工、上部现浇框架施工和金属结构、预埋铁件的制作安装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预控措施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土建施工;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1.火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的特点

目前国内电厂基础工程,大多数采用打入桩或灌注桩与基础结合的承台基础和独立台阶基础、筏板基础为主。主厂房上部结构柱距大都在10.0m以上,层高6.0m以上煤斗层的层高可达10.0m以上,而且为多层现浇框架结构,总高度达45.0m左右。汽机房跨度在27m以上,屋盖由大型钢屋架和轻质复合保温彩钢板组成。主厂房上部结构设备安装埋件多,框架柱梁配筋多为双层筋规格都在28m以上而且箍筋间距很密施工比较困难,金属结构大规格型钢用量大,制作安装技术难度大。

2.电厂土建施工常用技术

目前我国电厂的厂房土建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其固定模式,对于基础建设而言,一般采用打入桩的承台基础或是独立台阶基础,以下就是我国常见的在电厂中应用的几种土建施工技术。

2.1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

电厂地基基础基于建厂地点的土壤状况进行相关的设计与应用。对于软土地基而言,一般处理是通过打桩、挖土、深基坑支护和降低地下水。防止因为土壤本身的性质影响了地基的牢固度,同时结合相关的基础技术进行加工。

2.2粉煤灰综合利用

电厂土建施工中被广泛应用的混凝土是由粉煤灰或者电厂灰结合相应的复合型减水剂混合制成。它在电厂的基础地基、厂房的框架等等设施中被广泛采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施工中混凝土不易流动或输送的问题,改进了施工中的相关技术。除此以外,粉煤灰作为回填土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相当显著的效果。

3.基础施工质量提高措施

3.1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

火电厂汽机基座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若由于浇筑工艺和降温措施不到位则往往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温度或收缩裂缝,部分裂缝深度可达40-50mm,在混凝土成型后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以及露筋等现象,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般采用泵送连续浇筑方法,其对侧模可产生很大的冲击侧压力,而一旦发生胀模或跑模现象则将会导致混凝土流出,将严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甚至会影响使用要求;由于基础上层和下层钢筋间距较大,若上层钢筋绑扎不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踩踏、混凝土泵管的冲击等都会导致上层铁产生位移、偏位、塌陷或是垫块被压碎等现象,最终导致上层铁塌陷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等。

3.2 质量提高措施

由于火电厂基础多为大体积混凝土,其浇筑时间一般都需较长时间,同时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因而在浇筑时应充分组织以防止现场混凝土供应不足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冷缝等质量事故,并应采取分层浇筑且控制其分层厚度在30-40cm,在振捣过程中应做到快插慢拔,并控制每个振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宜,并应防止表面混凝土在振捣密实后与下层发生分层、离析,并消除振动棒在抽出时所产生的空洞现象以保证混凝土内部无气泡产生,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养护,并保证养护达到设计要求;

在进行模板支护时应尽量采取螺栓对拉的形式以承担大部分侧压力,让其周围支撑系统对模板仅起到稳固作用,若条件允许可采用短对拉螺杆与基础底板及表层筋端头进行搭焊连接,并应充分利用现结构配筋以减少拉杆筋的用量,若对混凝土表面有要求不能采用对拉螺栓的则应用槽钢或架管进行加固;

基础上层筋除中部应与基础短柱插筋绑扎牢固外还应用铁丝将表层筋与短柱竖向插筋交叉扎牢,并在表层筋四周用铁丝固定于模板上,其间距不应大于1.0m,基础面积越大则马凳筋也应越多;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尽量采用高标号砂浆垫块,对于体积较大钢筋较多的基础底板则可采用短钢筋头代替混凝土垫块以避免由于底板钢筋荷载过大而将垫块压碎导致底板筋局部塌陷,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现象;

若混凝土表面浮浆层较厚则应在表层混凝土初凝30min左右时间在其表层撒一层碎石骨料,之后进行不少于三遍的表面抹压,同时为防止混凝土侧面出现裂缝,应在其拆模后立即用毛毡进行覆盖养护或采取突击形式进行土方回填以尽量减少基础侧面时间。

4.上部结构质量控制措施

4.1 上部结构存在问题

火电厂建筑一般框架层高较高,且上部荷载较大,若基坑回填土密实度不够则将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因素,甚至将会引起个别框架部位框架梁底浇筑混凝土的下沉;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浇筑质量导致局部框架柱发生烂根、夹层等现象,主厂房框架柱设计时一般采取梁柱节点外齐平,依据构造要求梁筋必须穿入柱筋内,造成框架梁柱节点处梁端部两侧表面一定范围内钢筋保护层超厚而在拆模后出现表面横向垂直裂缝;设计过程中由于梁柱的混凝土强度不一致,导致施工现场施工难度增大而不易控制钢筋接头等质量问题。

4.2 质量提高措施

对于梁底出现的局部下沉现象除了应在基坑土回填阶段控制回填质量,并应充分考虑土体变形等不利因素,适当加密底部支撑系统的竖向荷载值,尽量采用通长加厚垫木作为支撑垫木,并加设扫地杆,并在两端增设斜向支撑以将部分上部荷载传至框架柱来承受;由于主厂房所用混凝土一般稠度较高,因而容易在箍筋间粘附混凝土导致振捣棒插入困难,因此应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并在浇筑时先泵入200mm左右高度同级配砂浆,并控制每次下料厚度不超过振捣帮功率规定值,其浇筑过程必须连续性一次浇筑到顶,中途不允许停歇以避免混凝土假凝造成夹层;浇筑前应在柱模板下口抹水泥砂浆托盘,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对缝隙进行封堵以确保其不漏浆;对结构层上方后敷设的配管应对两管交叉重叠部位的露面混凝土表面局部凿除,并将该部位管道进行煨弯避让,并在找平层施工时在管顶加放防止裂缝产生的钢板网片以避免楼面产生裂缝。

5.金属结构、预埋件施工

5.1 存在问题

设计过程中对于金属结构一般不考虑现场接料问题,因此若现场施工经验不足时则容易发生由于钢材采购尺寸不准确、接头位置设置不合理等导致材料浪费现象;对于预埋件尤其是大型预埋件一般按照标准图集加工而未考虑结构部位钢筋密集情况,因此经常出现预埋件放不进结构内的现象;对于尺寸较大的预埋铁件其下部容易出现空鼓现象,以及钢结构支撑系统未按照规定进行实际大放样导致安装过程中螺栓孔偏位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5.2 质量控制措施

对于现场焊接的材料应在满足规范要求下对接头数量、位置做出合理准确安排以尽量减少对材料造成的浪费,对寒冷地区露天使用的钢结构应在采购钢材时应充分重视冲击韧性值以免施工中出现冷脆而导致结构跨塌;对于大型预埋件应提前对该部位结构钢筋排放情况进行核对,并根据实际调整预埋铁件的锚筋位置以免由于预埋件原因而导致工期延误或浪费;对于尺寸大于300mm以上的平面预埋铁件应提前在表面开排气孔,以避免混凝土下部发生空鼓,并应尽量采用拉紧螺栓将电缆隧道预埋件固定在模板表面以防止其凹进混凝土内;对所有钢结构包括支撑系统在加工制作前进行大放样以便于发现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避免在高空进行吹割处理。

6.结语

本文通过对火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中容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各项问题的控制措施,使主厂房在后期的施工质量得到改观。可供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土建工程施工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天宝.关于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技术的具体分析[J].《华章》;2011年

[2]王志广.火电建筑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郑扬帆.火电工程建设质量健安环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上一篇:探讨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 下一篇:提高设计人员造价意识,保证工程设计经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