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

时间:2022-08-03 10:44:47

探讨如何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一个城市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也关乎整个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进步的基础。在一个城市的设计和规划中,市政给排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牵系着各个方面的关系。本文对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是保证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根本前提,对城市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中,以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对城市水环境进行科学的保护,保障城市发展作为高水平的规划要求,坚决杜绝对城市水环境造成破坏和浪费的低水平规划与设计的出现,以此保证城市的良好、快速发展。

一、市政给排水的现状

城市将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提高供水质量的多重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开展对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市政给排水设施运行的长期性、投资高沉淀性、技术上的继承性以及水在自然属性上的易流性和随机性,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工程本身的长期性、综合性、协调性和社会性问题。现阶段市政给排水设计缺乏科学性,设计不能因地制宜,缺乏功能多样化和设计的多目标化。设计管道走向杂乱,缺乏实地勘察;部分次干路、支路辐射的管道埋深较大,无法接入主干道敷设的管道;个别路段的雨水管直接排入外河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现了出来。由于缺乏系统的整体设计,市政给排水出现的这些矛盾已严重威胁到城市的水系统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的建议

1、提高市政排水防洪排涝设计合理性的建议

城市的用水主要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工厂林牧畜业的用水,相对应的城市排水主要有城市居民生活排水、工厂企业排污、防涝排涝等方面的排水。其中对于临江临河等城市和降雨较多的城市的防涝排涝设计很重要,它关乎一个城市的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所以市政府在设计城市排涝防涝时要格外慎重,尽量提高防涝排涝设计的合理性。外洪和内洪是城市防洪排洪的主要对象,对于外洪要以防为主,而内洪以排和洪水滞蓄为主。外洪不过是洪提和水库等预防,内洪主要是由雨水造成的,针对这个造成内洪的根源,设计合理的雨水排除或者雨水滞蓄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提高人们对防洪和排涝的深刻认识,有利于市政给排水施工的合理性。在设计城市防洪排涝时,应综合考虑城市各方面的因素。例如:城市每月的平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城市地形地貌、水域的潮高等。

2、提高市政排水中的排污设计合理性的建议

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和工厂污水的处理是每个城市时刻都要面临的问题,市政府在城市排污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还应引进先进科技,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市政排污设施。例如:生活污水反应器,它有利于城市污水的排放向高效移动床、流化床进展。城市污水的排放离不开城市道路建设,在设计城市污水排放时应结合道路设计、地面线资料等设计出市政给排水设计与城市其它功能相协调。对于污水井,市政府应以道路中心线为参照线,由设计人员设计出合理的污水井,并按照设计人员设计图上制定的桩号偏距,严格布置沿道路的污水井。在排污设计中,也应注意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综合考虑设计出位置合理的污水提升泵站点,这有利于合理设计污出水管的埋深。在市政给排水的设计中,也应考虑给排水水管管材、施工条件、污水计算等因素,合理选用排污水管网,确定合理的排污水管最低设计高程。这样既可以节约施工时人力财力,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污水的排放效率。

3、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引进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城市的给排水设计与城市道路设计密不可分,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没有发明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都是在施工之前对设计图纸进行人工计算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先绘制出城市道路设计图,再将设计道路时查阅的资料和设计图转交给城市给排水设计的工作人员,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人员再根据道路设计人员送过来的相关资料和道路设计图设计与道路相得益彰的城市给排水设计。这样的方法,费时费力往往影响道路紧急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可以直接将道路设计人员的资料和设计图传送给给排水设计人员,完成了道路和给排水设计软件的一体化。这样,有利于道路设计和给排水设计人员的快捷交流,有利于确定城市道路建设和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关系,使两者结合起来设计出相得益彰的道路设计和市政给排水设计。

三、合理组织城市排水设计

1、景观与工程相结合

在一些水系比较少的城市,地势较低并且平坦的区域,应考虑把雨水主干管改造成人工景观河道或者人工湖,人工河道既可以有效地缩小排水管渠的排水距离,减少干管管径,同时合理的设置人工湖可以缓解暴雨强度大的降水对雨水管道的排水压力,两者及解决了排水问题,又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重力自流与机械强排相结合

城市排水方式有多样,在排水较好的区域,排水方式一般都是重力自排。但在城市的某些区域,排水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就可以分为自排和强排。但城市地面高程比周边河流一定频率洪水位低很多并且高水位持续时间比较长、土方的来源比较困难几价格偏高的地区,排水方式我们就只能采取机械强排。但在城市的有些区域地面高程与周边河流洪水位的高差相差不大或高水位持续时间比较短并有土方来源的地区,应该深入分析研究当地与排水有关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进行必要的方案比较,确定排水方式是采取强排还是自排。以及通过什么措施来实现自排。有些城市区域排水,在非汛期时,雨水可以通过重力排入下游水体,到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引起顶托,是城市流水不畅,使市区路面出现大量积水,甚至出现河水倒灌城区,出现城区内涝。

3、加大雨水资源的利用

在城市排水设计中,一味的加大雨水工程的施工,但却不能完全解决城市排水不畅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的老城区,由于综合管线多,道路窄及其他种种原因,老城区的管道大面积改造和价大管径施工并不现实。可以通过加大雨水的利用,不仅可以减轻水资源的压力,也能有效减轻城市排水压力,降低工程投资,同时相应的提高现有排水设施的利用率。

4、排水管材的选择

常规设计一般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道,由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自身质量大,管壁厚,沟槽开挖宽度也较大,增大了土方量,但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工技术的发展。塑料管道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价格越来越便宜。同时塑料管的内壁光滑,粗糙系数小,过水能力比同等管径的混凝土管大30%~50%,因而水力坡将小。在同等设计流量时,塑料管的管径一般可以比钢筋混凝土管小一级。因此在城市排水设计中,应大力推广塑料管材,以减少管径和坡度,近而减少埋深。

结束语

水是人类发展的生命资源,给排水问题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城市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要求,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对建设一个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提供了基础。给排水工程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它在工作中能够确保人们生活用水,城市雨水和污水的基础清理排出、为城镇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菊红.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2]韦从胜.蒋全华.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J].山西建筑,2011(07).

[3]胡立潮.白霞.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J].黑龙江科技,2011(16).

上一篇:快速城市化地区旧工业区产业转型与空间整合研... 下一篇: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和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