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中心景观设计浅议

时间:2022-10-11 11:11:23

行政中心景观设计浅议

【摘要】总结了当前行政中心建筑的变化历程及景观环境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通过对当前时代环境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结合实际案例,建立新的行政中心价值观和功能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放性行政中心环境的设计思维。

【关键词】景观 行政中心 开放性

1.行政中心建筑变化历程

1.1.我国行政办公建筑演变

古往今来,行政办公建筑是建筑中延续性最久的类型之一,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行政办公建筑是政治权力机构与建筑的结合体,时代赋予其不同于普通建筑的政治意义,也使其得到更多地关注。改革开放后,我国行政办公建筑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行政新区”的开发与建设。行政办公建筑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应该承担的精神和情感的任务也愈发重要。因此行政中心办公区被称为城市“跳动的心脏”,在城市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1.2.行政机构改革深化,政治观念的变革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行政机构改革是构建政治文明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环节。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就是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当性,优化公共服务的质量,改革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政府的职能和机构逐渐从“权力型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变,民主与开放日益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两大社会主流。

行政办公建筑及景观被注入了“经济、务实、高效、廉明”的时代功能要求,同时也被赋予了“城市象征”以及“城市文化载体”的精神要求。公共环境的人气和公共活动的容纳度直接体现城市民主的包容能力。富有生机活力,尺度宜人,富有亲和力,和谐感的行政办公建筑公共环境,成为城市表达民主文明的重要城市语言。

2.现有行政中心景观设计部分问题

2.1.城市规划设计

我国大部分行政广场位于行政建筑南向主入口,大尺度布景式的简单陈设,缺乏人流组织,缺乏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及休闲项目,又有些地方为了方便管理,采取禁止市民进入市政广场的做法。因此,行政广场只是一种权力象征空间,没有发挥它“城市客厅”作用。

2.2.行政中心景观规划与设计

2.2.1 缺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营造

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因素。中国现阶段大规模的建设,尤其行政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挖山填湖,浪费人力物力,只追求人工环境的塑造,对原始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2.2.2 缺乏人文关怀和地域文化内涵

景观环境设计首先要考虑使用的人,考虑到人的尺度、体量,对人本身以及对文化的尊重。超大尺度的城市广场的功能和合理使用,健康人和残疾人的不同需求等问题都关系到我们的城市设计是否具备人性化的特点。但是,在中国当代行政办公景观设计中,很少人考虑到这些实际问题,也很少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城市公共环境建设有很多遗弃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盲目追寻欧美的形式主义设计而忽视人们的行为要求。庄严稳重的政府形象成为所有行政办公建筑追求的目标,对称式构图成为达成它的唯一手法,雷同的建筑语言无视真正的民主诉求,无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2.2.3 缺乏民主特征的表达

现阶段行政中心建筑与环境通过强烈的轴线、对称关系、大尺度的空间组合,暗合了权力美学,缺乏亲和力。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体制的改革,政府逐渐从“权力型政府”转变为“服务性政府”,尤其公共环境更应该增强其开放性和亲和力,更多体现出“文化载体,城市象征”的精神意义。

2.2.4 公共环境功能空间单一,没有人气

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多城市曾经出现为了一味追求行政建筑的庄严、肃穆,而在行政大楼前设计出大而空的广场的做法。结果就是,大型集会的空间是够用了,但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节点,作为市民活动的中心,失去了应有的亲和力与活力。因此,在行政广场的设计中,应该有意识的将其功能多样化,从而吸引各个年龄层次的市民,产生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广场真正成为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环境空间。

3.行政中心景观设计理念

3.1.整体性与有机性

3.1.1. 与城市整合

行政中心景观是城市总体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站在城市规划的高度考虑景观的设计,使“城市一建筑一环境一环境设施”整体架构协调统一,同时作好过渡和衔接。

3.1.2. 与整个行政办公区的整合

作为行政办公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景观要符合整体设计的要求和思路,在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做到和谐统一,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强调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环境设计的统一性,将各种环境层次合理组织好。

3.1.3. 自身系统结构的整体性

行政中心景观内部结构在功能、空间、实体活动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保持着动态平衡,各种要素相互作用,要素间依据不同的结构方式形成不同的秩序,表现出不同性质的环境特征,优秀的景观设计需要有机地将自然、建筑、空间、园林、交通、文化和活动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环境。

3.2.公共性与开放性

3.2.1. 设计过程的开放性和公共参与性

当代行政中心景观历经社会和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和行政价值观的变革,强调公众的参与性,行政办公建筑本身和公众活动同等重要,互为主体,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景观是具有社会性的,而社会是人们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在同一个环境空间中,只有各种人发挥积极的参与功能,才使交往有发生的可能性,以简单层次交流为起点,以随参与者的意愿发展到其他层次。

3.2.2. 设计内容多元化与包容性

行政中心景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不仅仅体现在功能组成的复合化和空间行为的多样性方面,也意味着行政中心景观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体环境中与城市其他功能的交融。

3.2.3. 景观资源的共享性原则

景观承载着体现文明民主和人文关怀的重任,公共性是景观毋庸质疑的必然属性。然而由于政治需要,行政办公建筑往往自成系统,形成独立区域。另一方面,国内大部分行政中心景观尚未从纪念特征中成功转型,还不能创造出富有生机、尺度宜人,有亲和力、和谐感的城市景观,这也成为阻碍市民共享环境资源的一个因素。

3.3.生态性和地域性原则

3.3.1. 生态性原则

体现生态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注重生态性设计以及注重景观设施生态性设计。景观的生态性设计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具体到行政中心景观来说,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引入自然、再现自然,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体会到无限自然带来的自由和愉悦,为市民活动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而景观设施的生态性设计就是要充分考虑各种材料、结构、工艺、以及设施废弃后的处理等问题,做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3.2. 地域特色

行政中心景观的地域性设计应该在保留本地区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充实和发展地域文化,用现代的建筑语言表达地方文化的神韵。地域特色有两种,其一是社会文化,其二是自然特色。社会文化首先应突出的是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行政中心景观尤其广场建设应继承当地本身的优秀历史文脉,适应地方民俗文化,强调地方艺术特色,增强城市凝聚力和活动吸引力。行政中心景观还应突出地方自然环境特色。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多利用地形和原有的植物,创造富于地域特色的景观。

3.4. 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和人们的需求完美结合是设计中最为理想的境界。人们进入行政办公区尤其市政广场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行政中心景观氛围不仅要体现政府的严谨和理性,更要充满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从符合人的生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关注人的行为要求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人性化原则。

3.5 复合化设计原则

3.5.1 功能复合化

功能的多样化使城市空间更具有活力,具有包容多种活动的可能性,兼具人群汇聚,商业、文化、交通等多种用途的城市景观,将更有吸引力。多种功能的混合不仅可以导致多种活动的产生以及多种社会阶层的混合,而且也为创作丰富、多样化的生活提供条件。

3.5.2 景观空间复合化

作为一个行政中心景观设计,需要将各类景观空间从功能、美学等多角度进行综合整合,创造一个复合的景观空间。在一个成功的设计中需要将动、静、高、低、闭、合等多种形态及功能的空间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行政办公景观空间。

4. 设计实例介绍----以崇明新城行政文化活动中心环境设计为例

4.1 项目地理位置

崇明城桥新城,是上海十一个重点建设城镇之一,它将成为未来崇明县的文化行政办公的中心,是生态崇明的重要门户。

本项目位于崇明新城核心地区南北向中央景观水轴的东侧,横向与隔岸的崇明大剧院遥相呼应,纵向与河滨绿地、景观水轴相统一。东侧为城市主要干道江帆路,南侧隔城市主干道崇明大道,遥望老效河拓宽成的东湖,西侧紧临老效河拓宽而成的西湖,北侧为城市次干道翠竹路,隔路为由音乐厅、美术馆等建筑组成的文化办公建筑群。基地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绿化面积约18.1万平方。

4.2设计理念

创造“绿色的和谐办公空间”,以和谐为本,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型办公氛围,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环境,同时创造一个庄重、民主、开放的文化行政中心的形象。体现赋城市以活力,还自然以生态的人文设计理念。

4.3 设计目标

4.3.1 生态崇明―――“水、绿”生态性城市环境的营造依据基地两面环水,南向新城公园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空间主轴及结构骨架,改善生态景观品质,使建筑空间、水、绿化有机结合,体现崇明生态之城的城市定位。4.3.2 文化崇明―――强调城市空间的营造与历史文化延续力求体现崇明传统与当代文化精神韵味,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使历史文化得以提升。4.3.3 活力崇明―――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的营造多元化的功能复合赋予城市以活力,城市公共领域开放空间与使用功能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生活载体。4.3.4 魅力崇明―――个性化城市空间形态意向的强化通过地标、节点、轴线、区域等城市意象要素的精心组织,塑造丰富生动、特色鲜明的城市整体空间景观序列,强化城市空间形态个性特征。

4.4 总体布局与功能

总体采用了左右对称式布局。中轴景观区与基地南侧的新城公园入口形成对位关系,政府行政办公区位于中轴景观区西侧,公共事务区位于东侧。利用行政文化中心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将其与市民广场、新城公园共同形成新区综合中心,为城市增添了强大活力。

在功能上,体现了“集中、开放、和谐”的设计原则。以功能的集中提高工作效率,形式的集中有利于增强政府的核心形象,以开放的城市界面提升中心对外的辐射力。这不仅保证了城市肌理的延续,更体现了政府执政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增加了对民众的亲和力与凝聚力。通过礼仪广场――中轴景观区――东西两侧办公组团内院的起承转合,各部门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凝聚力。

4.5 空间布局

整个园区分为中轴景观区、行政办公景观区、公共事务景观区、滨水生态区

4.5.1中轴景观区

位于基地正中的中轴景观区连接南、北两大主入口,是西侧行政办公区与东侧公共事务区的过渡空间,南入口广场面宽与铺地与隔崇明大道相望的新城公园入口广场一致,两个入口广场与已经广场化铺装的崇明大道一起形成整体的、开放性的广场空间。与大面宽入口广场对位的双桥将双主干道自然、流畅的引入园区,内部营造一个个集聚交流、休憩及交通的多功能空间,倡导善意、亲近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绿色开放空间。

4.5.2行政办公景观区

位于基地西侧的行政办公区利用具有现代感的几何图形及直线的有机组合、极强序列感的水上景观灯柱及涌泉,充分体现政府机关庄重、大气、快速、高效率的办公氛围。大尺度的“镜池”寓意政府“明镜高悬,公正廉明”,建筑组团犹如平卧在水面之上,从姿态上融入了环境,简洁的形式是对周边建筑形式的一种回应,精致的工艺是对重要场所氛围的诠释。正对礼仪接待厅的迎宾林荫道跨镜池中心而过,空间尺度上与区域组团建筑呈现黄金分割比例,林荫道延伸到到河滨,以升旗台收尾。整体空间格调简约大气、庄重宁静,景观细节精致典雅。组团内笔直简练的步道,将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连接起来。内部庭院以乌桕、红枫、竹子、白砂、石雕为主体,营造静谧的幽篁深林,蕴涵远离俗尘、心净土净的禅意。

4.5.3 公共事务景观区

公共事务区南广场布置了大面积的铺装与休闲设施,是汇集人气的场所,与行政办公区前广场形成鲜明的动静对比。会议中心南面以斜坡式极具雕塑感的草坪,在视觉上保持与建筑风格的协调性,同时强调俯视时立体美效果。会议中心南向通道与规划展示馆西侧通道交汇形成围合的可供休憩的林荫广场,广场南侧绿地中理性简练的条状灌木丛与精美的小绿地空间相依相伴,平行于主体建筑,大乔木、开花植物、色叶植物点缀其中,呈现四季分明的效果。在证照中心、会议中心、规划展示馆组团内部以便捷小尺度的交通流线、生态的密林塑造亲和的氛围、舒适怡人的空间感受。

4.5.4 滨水生态区

东南侧滨水生态区通过多层次的植被、丰富的地形、多样的驳岸形式,最少化的小品、设施、铺装,大尺度丰富的植物景观空间来展现城市风貌,同时创造一个自然、生态、适合人活动的亲切空间,使之成为崇明大道风光带全线中极具魅力的一段。

4.6 道路交通系统

车行:基地分别在北面设置两个出入口并在园区内部形成环形车道,通过环形车道分支的道路网辐射至各大楼,并形成了各自的入口空间,在有效缓解各大楼出入口对基地内部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强调了行政办公区、公共事务区之间的互不干扰。

人行:基地南侧为开放式入口广场,由双桥引入基地内,平时基本不考虑车辆通行,入口广场与南侧的崇明大道、新城公园连为一体。环绕整个基地的车道两侧布置人行道,与建筑组团内部的人行空间将各大楼自然而有效地联接在一起,在增加办公效率的同时体现了人文关怀。基地滨水及东侧林地空间设置了散步道,行人可自由穿行,充分体现现代行政文化中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停车:集中停车场位于基地的北面,利用地形的高差和浓密的绿化带,减小车辆对景观和办公楼的影响。充分利用基地形状,在留出大量绿地的同时根据各楼出入口位置布局地面停车,缓解了大量集中停车带来的不便性和景观上的压力。

4.7 种植设计

4.7.1 绿化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乡土性植物及适地性植物的运用,适量选用长期驯化实验性的外来树种

2)考虑植被景观的后续演化;

3)建立区域环境特色树种

4)植物规格大小选择须从整体协调性考虑,强调植株完整形态,弱化干径大小。

4.7.2 设计手法: 1)“点”精致优美。根据活动空间及空间特性, 在建筑组团南侧院落空间点植、孤植姿态优美的适地树种,如银杏、香樟、广玉兰等观赏树木,迎合空间特色, 烘托气氛,加强景观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2)“线”系统有序。各组团间主要应用不同遮荫乔木以线性有序组织成景, 同时还采用庭院的主调树种悬铃木向两侧及广场公园延伸使用, 将各组团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线性绿色遮荫廊道, 构成整个基地的空气走廊, 形成了系统有序的组合空间。

3)“面”自然开阔。在基地北侧以生态风景林的手法, 形成高中低组合的密闭林带;东侧种植防护景观绿带,形成宏伟高大的乔木群落,秋季形成壮观的“金色”景观;在西侧及南侧的河滨公园形成鲜明的疏林、树石、色叶树丛草地等视线开合的休闲观赏空间, 使人们来到绿地里有投入自然怀抱、远离建筑的感受。

4.7.3 植物品种选用:

背景林品种有女贞、水杉、加拿大杨、榔榆、重阳木、桂花篱、珊瑚树等;庭院绿化有合欢、红枫、金镶玉竹、罗汉松、木本绣球、红花酢浆草、金边阔叶麦冬等;行道树包括香樟、榉树、马褂木、悬铃木、广玉兰;特色花境包括杜鹃、红叶石楠、大吴风草、金娃娃萱草、粉花绣线菊、白花醉鱼草等;主题绿化有大香樟、榉树、白玉兰、紫玉兰、美国红枫、南天竺、紫叶美人蕉、八宝景天、黄金菊、细叶芒等;中轴绿化有朴树、垂丝海棠、桂花、红花美女樱等;滨河绿化包括湿地松、合欢、垂柳、墨西哥落羽杉、乌桕、樱花、黄馨、木芙蓉、大花溲疏、矮蒲苇、细叶芒、花叶蔓长春、香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千屈菜、花叶芦竹等;休闲景观有银杏、雪松、无患子、杨梅、北美枫香、刚竹、碧桃、花石榴、紫荆、紫薇、腊梅、青枫、结香、六月雪、粉花绣线菊、紫穗狼尾草、花叶玉簪等。

4.8 生态景观技术

通过节能规划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消耗,充分体现了崇明生态之城的理念 4.8.1 生态技术

1)太阳能照明:应用于路灯、草坪灯,获得直观节能作用。 2)低噪声沥青路面:采用了高粘度沥青原料铺设,路面可显著降低车行噪声。 3)屋顶绿化:保护建筑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保温隔热,节约能源。 4)透水路面:利用透水混凝土等硬质景观道路可有效渗透雨水,减少路面积水。 5)生态停车场:利用植草板、整形灌木、分支点较高的乔木,给停车提供绿荫,尽显绿色,充分体现出生态化和人性化。

4.8.2 生态水环境系统

1)人工湿地:利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

2)雨水利用系统:利用透水路面、屋顶蓄水等措施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

3)中水利用:选用优质排水(包括盥洗排水等)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及一级人工湿地水质进化技术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喷洒;经过二级人工湿地处理后用于人工湖补水等。

4)利用喷灌、微灌、低流量灌溉系统高效用水,减少浪费,合理利用水资源。

4.9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办公景观是一项集合社会性、艺术性及功能性的综合设计工作,本文结合崇明新城行政文化中心的景观设计总结了部分经验与想法。希望能有更多的设计师关注此类专项建筑的景观设计,为社会奉献更多开放性、可持续性的行政办公景观设计。

上一篇:如何做到建筑节能设计的分析 下一篇:秦皇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