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11 05:08:57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研究

摘要:文章从当前高校校园存在的社团组织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主要问题,阐述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社团的思想指导的重要性,提出了新时期高校社团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社团管理

学生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校园生活中最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组织,它以特有的形式和内容,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大学生素质的拓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广阔的舞台;社团促进了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1.社团体制的不健全

人员流动大、稳定性差、社团机制松散、社团之间良莠不齐的状况比较明显。有些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有些社团却没有章程,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社团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还需加强。有人说社团工作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是指社团组成缺乏合理性,大一、大二人数多,大三学生零零星星,大四的几乎无人参加;二是指社团有始无终,往往是“昙花一现”,造成“因人而兴、因人而衰”的局面。

2.社团资源的不稳定

社团活动的场地和经费严重不足,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需求。目前,学生社团经费主要来源于社员会费的收取,其他途径的资金很少,社团普遍存在着财力不足的情况。因此,活动的强度有限,质量得不到保证。另外,大多数的社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这也是一些社团活动不正常、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3.社团活动的多向性

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学术性,也有娱乐性,但总体上呈现出品位偏低,缺少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和文化底蕴,而且社团活动超出本身宗旨,缺乏鲜明的特性。许多社团的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缺乏指导,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因为指导老师是义务为社团兼职,不可能投入全部精力,使得一些社团组织在低水平上重复而社团活动内容的品质又直接影响着社团成员的内心品质、思想及人生观和价值观,久而久之,社团的存在动力就逐渐被削弱,以至于消亡。

二、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战略

1.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制度

随着社团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对社团的管理、服务必须建立新的机制。针对学校目前社团管理相对松散的现状,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学生社团联合会,代表学校行使对各社团的管理和服务,要在社团的规划、活动的协调、相关服务以及日常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要建立校院分层次管理体系,明确社团联合会与各社团以及各学院与各社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好对社团的服务。要落实社团“六个一”的要求,即必须“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个挂靠单位,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个固定的经费来源,有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有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要继续完善相关制度,特别要结合我校实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做好活动管理项目化的准备工作,动员各社团积极参与到素质拓展中来,通过项目来促进社团的发展。学校将根据各社团的工作情况、活动特色、取得效果等方面,对成绩突出的优秀社团进行表彰。

2.强化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

社团是根据大学生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团体,共同的兴趣爱好是社团产生的基础,而丰富多彩又有意义的活动是社团发展的根本保证。社团的地位与影响取决于社团开展活动的数量、质量,以及其所联系的同学的数量。因此,富有创意、形式新颖的活动是社团成长与发展的灵魂,各个社团都务必将活动作为其生命线,作为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要务。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团活动不仅要迎合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更要从全面完善素质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同学需求的过程中,倡导、创造高雅、健康、积极的活动。另外,还要发挥教师在学生社团发展中的指导作用,鼓励教师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引导帮助学生组织活动,并提供专业指导,以便社团活动的理性化、专业化。同时,要大力发展学术型社团,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面对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校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围绕这一主题,以学术型社团为依托,进行学术领域文化交流和以创造和推广科学技术成果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文化活动。要积极扶持学术型社团和科技兴趣小组的发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和成才意识。

3.发挥团委示范作用

将社团团支部的建设延伸到每个社团,加强监督管理,引导学生社团自主办社,自主组织活动,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有力的延伸手段,努力构建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共青团组织体系。尽早开始社团团建试点,将社团团支部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中,从团支部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和管理目标等方面予以考评,明确社团团支部的各项工作。积极引导、鼓励社团团支部组织理论学习活动,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要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选派优秀团员参加学校团校和党校的学习,建立科学的社团负责人选拔任用制度,并对社团骨干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培训,通过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学生社团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给予支持、倾注热情、共同努力。当前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有关文件的贯彻落实,为我们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延伸共青团的工作链条、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高校共青团组织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载体、新途径,大力推动社团建设,使学生社团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切实促进高校团的基层组织的整体活跃,为青年学生的成才搭建实践平台,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良才.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06):54―55.

[2]崔福生,曾泽鑫.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241―242.

上一篇:浅析美国创业教育的多样化 下一篇: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