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拐点”到来证据不足

时间:2022-10-11 04:21:53

“人民币拐点”到来证据不足

人民币持续三个月的贬值趋势是不是标志着人民币走势拐点的到来?支持这一论断的人认为,在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背景下,持续走软的人民币将继续走低,甚至将走向恶意贬值。

仔细分析这类判断的论据实际上都集中于一点,即中国经济恶化趋势将不可逆转。至于理由则一如既往的简单而粗暴,诸如经济增长模式已到尽头、热钱外逃、国进民退、行政过分干预市场等。

但这种典型的中国式观点并不能经得起推敲,对于人民币是否将结束升值周期、步入持续贬值时代需要严肃而科学的分析和推导,而不是仅仅凭借感情和想象作出耸人听闻式的结论。中国经济崩溃论似乎时常出现,预言家们总是指望自己能撞上大运,以便能够显摆自己的远见卓识和超凡预测力。

当然,鉴于无数学者已经论证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确实存在问题,可以确定,假如改革不能持续进行、经济增长模式无法转变,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某天的确有可能走进死胡同。但客观严谨的说法是,我们只知道这件事可能会发生,而不能预测哪天将发生。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并不会比几十年一遇的暴雨发生概率更高。

从最近三个月人民币的走势看,人民币持续走软是一个事实。7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甚至跌到了6.3429元,这创下了从去年11月30日以来的新低。但即便从5月2日的最高点6.2670元算起,人民币兑美元实际上也不过最多走软了1.2%而已。假如3个月走软这样一点幅度就足以让某些人大呼小叫的话,那也太小看了中国外汇市场的弹性了。

众所周知,中国外汇市场并非一个自由波动的市场,而是一个有长期外汇管制传统的市场,或者说,是一个受管理的市场。如果货币当局愿意,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例如几年,他们可以把汇率维持在一个他们想要的水平上,而不是市场自由波动的水平上。目前的走势只能说明,他们能够接受这样的波动幅度而并不打算进行大规模干预,尽管他们进行干预的本钱非常之多。

要想论证人民币近3个月走势有多危急,用美元说事儿不如用日元来得更有力,日元兑人民币走势从最低的7.8089元到最高的8.1130元,人民币贬值了近3.9%!这看起来会更可怕一些。

只是这也经不起什么推敲,在日本银行3月干预汇市结束之后,日元兑美元汇率就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与其说是人民币兑日元贬值了,还不如说是日元升值得有些快了。考虑到6月1日人民币可以与日元直接交易这一因素,日元兑人民币的强劲走势不足为奇。况且由于欧债危机继续发酵的避险需求影响,日元也好、美元也好,它们的缓慢走强趋势也许还将继续。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确实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太乐观的各项经济数据表明,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在减弱。这当然也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只不过据此无法得出人民币将持续走软的结论而已。以当下出口仍大于进口的情形而言,人民币持续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很低。或许可以说,人民币的上升趋势已经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走入下降通道,更有可能是人民币进入双向波动时代的具体表现。

至于经常被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所谓热钱流动影响,实际上,没有谁知道所谓的热钱有多少,也无法确认它们到底怎么能对市场运行有很大影响。能确定的有两点,一是时常见诸各类媒体的类似于月度外汇占款-月度货物贸易顺差-月度实际利用FDI增量的热钱计算方法是贻笑大方的,尽管这类算法可能经常出自于某些头衔很吓人的专家学者,由于热钱流动可以伪装在正常的贸易和资本项目下,准确的计算方法在中国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二是热钱对中国经济和市场运行的影响不明显,在一个外汇流动管制国家,热钱在短期内影响实体经济运行是不可想象的。假如说有什么渠道能够看出一点热钱流动端倪的话,深圳口岸的现钞走私情况或许可以作为一个风向标。

公平来讲,中国经济并不如很多人所言那么缺乏弹性,摆脱目前的经济形势并不缺少空间和手段。危机促改革是一种很常见的模式,而在当下,并不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需要进行大幅度改革才能重振经济,简单的修修补补同样可以让经济看起来红红火火,虽然这解决不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问题。

汇率问题也同样如此。既然目前的人民币走势并不惊险,货币当局自然不会多加干预,外汇管制模式短期内也不会有很大突破。只有哪天货币当局大举入市干预市场,那恐怕才能说明狼有可能真的来了。

作者系金融界人士

上一篇:[社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跨越“邻避”陷阱 下一篇:中国进军美洲能源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