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初孕妇妊娠糖尿病和产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11 12:06:43

影响初孕妇妊娠糖尿病和产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初孕妇妊娠糖尿病(GDM)和产后糖尿病(T2DM )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09-2010年来我院产科就诊的400名初孕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孕妇的现病史、孕产史、父母情况、家族史、个人习惯等进行调查收集。结果:GDM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WHO建议的妊娠糖尿病筛查及诊断标准,随机抽取的400例孕妇,GDM发病率为8.2%,产后糖尿病(T2DM )的发病率为6.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初孕妇妊娠糖尿病和产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25岁、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重指数(BMI)、环境因素、首诊腰髋比(WHR)、孕激素及避孕,OR值及其95%CI分别为3.933/1.341―6.128、6.541/1.827―23.281、2.097/1.173―5.047、6.379/1.614―21.121、5.036/1.442―18.137、1.941/1.058―4.923。而文化程度、身高、职业、经济收入对GDM发病的影响相关性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年龄≥25岁、孕前体重指数(BMl)≥25 kg/m2、首诊腰髋比(WHR)≥0.9、糖尿病家族史、用高雄激素水平的避孕药物和使用孕激素、孕妇早期暴露于混合农药、给作物施肥等环境是GDM的危险因素,可增加GDM发病的可能性。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初孕妇

【中图分类号】R71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78-01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指的是孕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WHO并于1979年将其列为一个独立类型糖尿病[2]。妊娠糖尿病(GDM)患病率由于地区、人群及筛查和诊断标准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国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华人和中国妇女发生GDM的机率远远高于白人或黑人,是其他种族高3-7倍。WHO预计1995-2025年间在发展中国家GDM患者数量将上升170%,而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中国和印度[3]。国内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孕妇GDM和糖耐量异常的平均发病率为6.6%,在地域上南方为7.2%,北方为5.1%[4],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DM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妊娠糖尿病可能是一些女性日后罹患2型糖尿病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母亲、胎儿的健康以及孕产结局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GDM的病因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现一致认为GDM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基因、胰岛素抵抗等有关[5]。因此及时发现和诊断GDM,控制危险因素,采取合理治疗措施进行及时的治疗,对减少患者围产期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提高孕产质量、维护母婴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随机抽取2009-2010年来我院产科就诊的400名初孕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孕妇的现病史、孕产史、父母情况、家族史、个人习惯等进行调查收集,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初孕妇妊娠糖尿病和产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期能够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9-2010年来我院产科就诊的400名初孕妇,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6.6±3.7)岁, 排除患有既往糖尿病和胰岛素史的孕妇。对400例初孕妇进行统一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家族史、GDM基础知识和心理因素等,问卷有效率为100%。同时在孕妇首诊和孕妇孕育24―38周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集孕妇的静脉全血进行血糖值测定。

1.2GDM和T2DM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WHO建议的妊娠糖尿病筛查及诊断标准,即(1)在妊娠24~28周中的任何时间进行75gOGTT实验,孕妇空腹血糖的浓度≥7.0 mmol/L或者2h血糖浓度≥11.1 mmol/L,(2)孕期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I>5.8 mmol/L;T2DM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 11.1 mmol/L。

1.3统计学分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常规的统计学处理,运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GDM的发病率:在随机抽取的400例孕妇中GDM的总发病率为8.2%,其中年龄≥25岁孕妇GDM发病率9.3%,构成比73.9%,而年龄

2.2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25岁、孕前BMI>26、首诊腰髋比(WHR)≥0.9、服用孕激素及避孕、环境因素是引发GDM发生的危险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GDM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在孕育和生产过程中母体各系统器官负荷加大,代谢变化显著增加,从而使妊娠呈现出具有较强的致糖尿病倾向。妊娠糖尿病是部分女性日后罹患2型糖尿病重要原因之一[6],有一部分分娩后的GDM孕妇在产后5-16年发展为2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妊娠的24―28周,这样的概率大约有17%-63%[7]。由于GDM孕妇的症状不明显,很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妊娠早期的GDM孕妇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可引发30%-50%的巨大儿发生率,此外还有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呼吸窘迫征等,胎儿畸形的发生率相对于健康的孕妇而言明显增高, 对孕妇和胎儿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所以了解妊娠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对妇婴的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研究发现其中年龄≥25岁孕妇GDM发病率远远高于年龄

导致GDM高发的因素众多,我国妇女是世界上GDM的高危人群之一。因此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干预这些因素对于降低GDM孕妇的患病率,提高孕妇的孕产质量和改善母婴的预后都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梅,杨慧霞,高雪莲.全国部分城市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及适宜诊断标准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647-650.

[2]牛秀敏,杨桦.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受体1 基因多态性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3):159-16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赵曼林,冯玉昆.HLAⅡ 类基因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3):150-152.

[4]王晓丽,杨海澜,孙晓玲,等.山西地区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2): 37-38.

[5]Kuzmicki M,Telejko B,Szamatowicz J,et al.High resistin and interleukin-6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Gynecol Endocrinol,2009,25(4): 258-263.

[6]Kim C,Cheng YJ,Beckles GL.Inflammation among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diagnosed diabetes in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Diabetes Care,2008,31(7):1386-1388.

[7]Friedman JE,Kirwan JP,Jing M,et al.Increased skeletal muscle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nd impaired insulin signaling persist in obese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1 year postpartum[J].Diabetes,2008,57( 3) : 606-613.

[8]Yilmaz O,Kucuk M,Ilgin A,et al.Assessment of insulin sensitivity/resistance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leptin concentrations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s in a pregnant population with and without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10,24(2):109-114.

[9]Xiang AH,Kawakubo M,Trigo E,et al. Declining beta-cell compensation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n Hispanic women with recent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ssociation with changes in weight,adiponectin,and C-reactive protein[J].Diabetes Care,2010,33(2):396-40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配合与研究 下一篇: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健康教育的难点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