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健康教育的难点和对策

时间:2022-07-09 05:05:24

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健康教育的难点和对策

【摘要】目的:探导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健康教育的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时难点和对策。结果: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心理、生理特点原因,进行健康宣教时,需进行个性化宣教。结论: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对老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进行个性化健康宣教,可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恶性肿瘤;老年病人

【中国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77-01

健康宣教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的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健康宣教是现代医院满足病人健康需求的需要,同样也是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由于老年病人的心理、生理特殊变化,在进行病人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病人一旦怀疑或得知自己患了恶性肿瘤,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就会发生改变,常背上“不治之症”的思想包袱。住院后环境改变,加上不良的心理刺激,进一步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加速病情的恶化。因此,临床上在给老年病人予手术、放疗、化疗的同时,要充分了解其各种心理变化,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1.一般资料

本组92例病人,男61例,女31例;年龄60岁一86岁;其中,肺癌26例,胃癌15例,乳腺癌13例,直肠癌9例,肝癌8例,鼻咽癌6例,结肠癌5例,膀胱癌3例,其他7例。

2 . 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健康教育难点

2.1. 心理方面:肿瘤病人恐惧和担心其所患绝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晚期老年肿瘤病人表现为非语言性动作增多,表现性情暴躁,乏力无助,少数病人产生轻生念头。大多表现为抑郁、悲观、恐惧、神情淡漠、情绪反常等对治疗失去信心,沉默寡言,甚至莫名其妙地向医护人员发脾气。

2.2. 生理方面:老年病人消化功能及味觉减退,各脏器萎缩,功能障碍。身患肿瘤以后,肿瘤细胞恶性生长,加上放化疗的副作用,口腔、皮肤黏膜受损,易引起食欲不振,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腹胀现象,严重影响正常治疗和康复,从而影响其治疗信心。因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机体免疫力低下,口腔正常功能减弱,口腔非正常菌群大量繁殖,破坏口腔内环境,口腔黏膜破损,形成炎症、牙龈出血,甚至产生呼吸道感染。由于营养不良,全身皮肤弹性差,长时间卧床,极易发生压疮。反复静脉化疗药物的局部刺激,易致静脉炎、静脉闭塞、药物外渗肿胀、溃烂、坏死等。晚期癌症病人由于机体遭受肿瘤细胞损害,肢体无力、活动少,加之某些抗癌药物的毒性,肠蠕动减慢,易导致便秘。在放化疗的毒性作用下,心功能、肾功能、肝功能等均有不同程度受到损害,躯体的痛苦常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不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更使其失去生活勇气。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3],教育难度大,大多数老年人文化程度低,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记忆不确切,反应迟钝,理解力、判断力下降,教育内容易遗忘,难掌握教育内容。重复教育既费时又费力,如不合理安排正确掌握方法,则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2.3 社会、经济因素及亲情的影响:昂贵的医疗费用,部分病人不能维持连续性治疗,尤其是自费或农村病人,不愿增加家人经济负担,常拒绝继续治疗要求自动出院。部分病人病情缓解后,由于体力不支,回归社会的需求不能实现,常出现任性、忧虑、不合群等性格特征,而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和决心,致使治疗中断,不能痊愈。病人由反复多次住院治疗病情仍不见好转,常认为医护人员水低、技术差,而不遵医嘱,不坚持按时化疗和复诊;子女们要工作,照顾孩子,又要陪护老人,导致精力不足,情绪不定,甚至冷落老人或要求老人放弃治疗。

3. 对策

3.1. 心理护理:老年人一旦患病, 怕拖累家人,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怀疑及否认等心理,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这些心理反应容易造成病人食欲低下、失眠、内环境失衡、免疫功能低下等,从而引起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是使老年人能够配合治疗的关键。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爱护、尊重病人,关心照顾病人,体谅、理解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交谈,视患者为朋友或亲人;鼓励病人,增强康复信心,提高自身免疫力,用成功事例或身边事例来开导鼓励病人,增强其对战胜疾病的信心;采用音乐疗法,放一些轻快、柔和的音乐,来调节老年病人的情绪。健康选择宣教的时机,针对每个老年病人的体力、病情、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宣教的最佳时间是不同的,不能固定某一时间进行健康教育,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时机。对已知病情的病人,耐心地向病人解释,肿瘤并不是马上就置人于死地,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可以使疾病缓解、稳定和治愈。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深刻认识到癌症并不可怕,人类征服癌症已有重大突破,可以介绍治疗效果好的病友给其认识,使病人从绝望中看到希望,增强治疗信心,由被动治疗转为主动治疗,减少了病人不必要的恐惧,能正确的面对现实,积极地配合治疗。对于心里承受能力较差的老年病人,可采用保护性医疗,不让病人接触病历,不让病人知道各项检查结果,一览表填写假诊断,如胃癌填写为“胃溃疡”。尽可能在病人不知道病情的情况下给予积极治疗,言语要亲切,用词要慎重,态度要稳妥。争取得到家属的合作与配合,使他们在与病人接触中能克制自己的感情不要表现出悲伤,始终保持镇定、耐心的良好心境,以减少病人的猜疑,保证其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

3.2. 针对老年病人生理特点,利用重复记忆教育方法,边护理边教育,利用一切与病人接触的机会,如扫床、注射等对病人进行教育或重复学习的内容;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老人,利用文字材料补充,让其阅读[4]。反复多次与病人交谈,用提问的形式督促病人记忆,对文化程度不高、医学知识贫乏、防病治病意识薄、对干预治疗依从性差的病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点,向其及家属反复强化健康教育内容,让家属掌握后指导病人。指导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就餐前后要注意漱口,食欲减退时,指导病人合理营养改善养状况,提高对放化疗的耐受性。嘱其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的软食,为增加热量和维生素,可加鲜奶、蜂蜜等。便秘时,应多食富含维生素A、C、E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同时鼓励其多饮水、适量运动,养定时排便的习惯。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对各种操作前、中、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处理措施等及时告知病人,使病人既懂得护理安全识,又获得知情权,同时也避免病人遇事恐慌不安。化疗期间应告知病人血管保护的方法,预防并发症的措施,药物付作用及处理对策。对病人自我形象的改变,可善意地、婉转地告知病人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均可逐渐恢复,脱发者可假发来修饰头部,以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

3.3. 健康教育对疾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护士通过与病人交谈中, 使病人明白健康教育的意义,理解健康教育是一种无偿的服务,充实病人精神、文化生活,如组织病人看报纸、看电视、下棋、打麻将、练气功、打太极拳,均有利于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了解病人的家庭关系及经济状况,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努力为病人提供质优价廉的药品和优质的服务,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病人对疾病治疗依从性提高了,可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还要细致做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使住院费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0.

[2]康瑞.健康宣教对食道癌适形放疗的影响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04,17(12):864.

[3]钟华荪,王育珊,邝星驰,等.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调查与分析[J].南方护理杂志,1999,2:27-28.

[4]杨金秋,姜小鹰.老年健康教育方法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2):1564-1565.

作者介绍:谭孟仁,本科,副主任护师。

上一篇:影响初孕妇妊娠糖尿病和产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 下一篇:快而优地做好外伤急诊摄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