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11 10:11:10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要求技能型人才具有更高的素质。因此,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如何搞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方法现代考试制度近年来,各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提出了“订单式”“三明治”“2+1”等模式,这对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要求技能型人才具有更高的素质。因此,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如何搞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工学结合的界定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1.现代性

工学结合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这两个现代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们必须以各种方式交替地去参加教育和生产劳动这两个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过程,以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这种交替的最基本形式可归结为两种:一是以就业后的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二是以就业前半工半读等形式为主的工学结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

2.职业性

工学结合从它的萌芽时期开始就带有浓厚的职业性导向。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掌握未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3.市场性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它的市场化运作,主要体现在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相结合这一特色上。这种市场化运作使它冲破了传统教育封闭的教育模式,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工”的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受劳动力市场的支配,市场的需求情况对学生的工作选择和职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4.大众性

工学结合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它是在社会对职业教育不断提高的需求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形成这一需求的深层次原因是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人们的生存和求职愿望,而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则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必然结果。现代职业教育不但要培养心智健全的人,而且要培养社会职业的合格从业者。因此,工学结合对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关注,正是它大众性特。

三、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实训)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实训)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学科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科学、规范及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影响到能力培养的效果。在教学组织和实施手段上应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基本教学策略,通过各种贴近现实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要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理论教学在强调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突出应用,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现场演示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即重点加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实训)教室,是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等于一体,为了便于教学,对各专业教室进行了全面调整,按专业相对集中的原则重新进行了布置。购置、自制了大量的教学设备,在各个专业教室都能够进行多媒体教学,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出了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教师在专业教室上课可以边讲边练,使学生在模拟工厂的环境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对照实物学习构造原理,又可以进行实际动手训练。教学方法直观、灵活,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例如,在数控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围绕某一种典型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把教学与生产制造结合起来,营造一种教学工厂式的教学氛围,师生双方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4.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制度

考试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综合素质能力,它包括表达能力、鉴别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和考风考纪等诸多方面。这些素质能力,考生经过考场的历练,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要体现“能力测试”,对考试命题就提出了较高要求,考题要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考试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考核;在实验课上分组操作完后,要进行个人独立考核,评定实验成绩;在实训课上要进行阶段性考核,并对学生在各个阶段进行独立考核记录,根据每个学生的考核记录,及时了解其各种技能掌握状况,从而开展针对性训练。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学年动员和要求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如中级电工、中级车工、中级钳工等技能证。2009年我校中级电工考证通过率98%,2010年中级电工考证通过率97%,2011年中级电工考证通过率98%,其他考证通过率95%。上述数字证明了我校在深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5.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学生的素质现状,适合一体化教学

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同学听得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顺其自然,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多给学生自己动力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2)一体化教学能推动校本教材的改革

目前职业学校有些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市场严重脱节或滞后,而且实用性不强,而一体化教学凸显了形象思维教学,这就要求教材的侧重点要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大胆舍弃一些烦琐冗长的理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学校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

(3)一体化教学是“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所以,只有更多地给学生自己做的机会,他们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在一体化教室上课,任课教师可以一边讲授基本理论,一边通过实验手段演示工作原理,然后让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吸收消化,使同学们在生动、活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

(4)一体化教学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形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化。在一体化教室上课,就具有科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就能很好地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跃跃欲试。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采用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质疑为切入点,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5)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理论是这样讲的,而实习又练的是其他的,出现理论与实践互不影响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一体化教学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忱,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8,(1).

\[3\]胡大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10).

\[4\]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5\]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6\]郁正堂.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上一篇:学前教育中语言的教学策略分析 下一篇:幼儿语言学习有效性的提升策略